分享

张佳羽:毕业答辩

 ZENGERICH 2019-06-11
大学四年,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终于到了!感觉很神圣,也很“围剿”,六个重量级人物堂上端坐,十二只眼睛齐刷刷扫我一人。

  “紧张吗?”

  “不紧张。”

  “为什么不紧张?”

  这是答辩题吗?好像不是。我的论文是纵论纸媒在当下电子媒体蜂拥而上的浪潮中如何突围。不搭界啊!傻笑着望“判官”,需要解释吗?

  需要。

  我之前的充分准备,没有这类跑偏题的假设。自负地认为,有关“突围论”,随便问,难不住我,面前无蜀道,只有通罗马。嚯,一上场,就遭遇非套路出牌,大道不走行小路,来个应变能力测验。

  我是谁?能生惧吗?不能。直呼脑洞:芝麻开门!瞬间语出惊人,大言如雷:“我有四个得益于。”

  “请讲。”他们凝神静听。

  “一、得益于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积累。这些知识,既有系统性、全面性,也有开拓性、蝶变性。我有专业知识垫底,所以不紧张。”

  “判官”点头。

  “二、得益于大学四年丰富多彩的大赛锻炼。我先后参加过六场写作大赛、五场主持人大赛、四场体育大赛、两场表演大赛、一场公益大赛,赛赛情景不一样,让我变得有胆有谋。”

  “判官”欣赏地点头。

  “三、得益于大学四年的博览群书。看文学、哲学、通史、科技、社会伦理、美学、自然法则、太空探秘,等等。它们貌似互无关联,实则互为支撑,能将单薄的自己架构得厚实起来。”

  “判官”眸子生亮地点头。

  继续。

  我有些微慌。真是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撞大运要撞出满头包了。一口结论“四个得益于”,属于舌走秀,未经大脑细数。我很排斥动不动老三段,三个方面,ABC,甲乙丙,首先其次最后,凡事不过三。我就过了,喜鹊穿上燕尾服,显得与众不同。

  可说罢“三个得益于”,图穷匕首见?匕首在哪里?备了三桌饭,来了四桌客人,另一桌饭在哪里?

  我不能自毁逻辑,说是“四个得益于”,却降格入俗,卡于三,不见后文。

  我不能自个掌嘴,牙不疼,手不痒,偏要负荆在背,扇肿脸,难充胖子。

  四个就是四个,第四个千呼万唤,难道非要“天子呼来不上船”?我不能栽,开场最忌逆帆风,出师不利。

  四是啥?“判官”期待着。

  现场在读秒,嚓,嚓,别“嚓”了,突然,我灵性大开,敲敲胸,自个就是四!

  “四、得益于大学四年自塑'金身’的初步完成。求学为了啥?探索为了啥?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了自塑,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自信、灵智、敢闯、有为的人。我做到了!”

  掌声响起。

  “判官”频频点头。

  乌拉!我为自己的“不紧张”作了很好的诠释,虽非答辩题,显然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开头的一段,成功的一半,我隐隐感到,自己会轻松获胜。

  因为,我太有才了……四年大学没白上,该给予的给予了,不该给予的也给予了,变得强大以后,还有什么困难,能阻挡我的脚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