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李可染再传弟子赵明东写意山水画的笔墨与意境

 春天最美 2019-06-11

山水画从唐朝开始逐渐成为中国书画艺术的主流分支,到了五代南北宋时期,山水画继承六朝、隋唐时人物与自然融合的传统田园牧歌式的宁静特征,表现出了道家的“仙界”以及佛家的“禅境”,在这一时期儒家“世外桃源”的意境成为山水画的主要特征,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主基调。明清之后,从画面上看,山水画展现的是辽阔虚空的宇宙以及罕有人迹的山水,但画家真正要表达的恰恰是空阔昂然的群山中潜伏着的盎然生机,流淌着的生命之泉。这种自然与精神融合及物我两存的山水画意境延续至今,影响了包括赵明东在内的一大批山水画艺术家,不同的是,他们为当代山水画增添了全新的时代精神意蕴。

作为山水画泰斗李可染先生的再传弟子,赵明东擅画花卉、山水,尤以写意山水被人称道,日渐成为当代中国画坛备受推崇的名家。他是中国名人名家书画院院士,另外还担任中国书画名人协会常务理事及中国(香港)李可染国画研究院院长。其代表作多次被中国美术馆、钓鱼台国宾馆、国家领导人及外国政要收藏。

自幼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赵明东酷爱诗画,并逐渐展露出极高的艺术天赋以及敏锐的艺术捕捉力。学习绘画时,曾先后师从辽宁营口市美术协会主席董泽先生、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大家阎正先生、辽宁瓦房店市美协主席兼秘书长杜平先生。2016年拜中国当代十大山水画家之一的路怀中老师为师,成为了李可染先生的再传弟子。在众恩师的精心指导下,赵明东刻苦研习,国画技艺日益精进。此外,他多次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寻觅美景奇峰,为日后的艺术创新积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经过数十年的艺术沉淀,赵明东创作时在李可染山水画精髓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艺术思想和人文理念,形成了具有全新时代精神的写意山水画风格。

师尊李可染先生1964年创作的《万山红遍》是成就其在中国近现代画坛地位的里程碑式作品。该画题材取自毛泽东“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诗意而成,作品使用了大量的朱砂上色,看上去满目红色,意境非凡,2015年拍卖会上更是以1.84亿元的天价成交。作为万山红遍的传人,赵明东使用李氏山水技法创作而成的《秋山寻幽》与《万山红遍》有异曲同工之妙。《秋山寻幽》中,除了使用平时惯用的淡墨画法,赵明东加入了红色元素,用红色来表现秋色,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这种色调的强烈对比,奏响了红白黑三色交响曲,营造出另一种崭新的审美境界,使得墨色映衬下的朱砂红鲜艳浓烈却又沉稳凝重。山间又有白色祥云缭绕,一条细窄的瀑布自山顶飞流直下,极具动态之美,给静默的山脉平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作品《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则营造出一种悠然超脱的道家意境。远处山脉连绵,云雾缭绕。近处水墨松树古朴而生机勃勃,岸边草地青绿,山石奇特。左侧半坡上一间小亭隐于树下,不远处是一匹歇脚的马儿,宁静安详之感扑面而来。右侧江面宽广,大片的留白展现出江水清澈宁静,一叶扁舟在江上缓缓靠岸,寓意万里无波,一帆风顺。画家下笔时笔锋酣畅,自成一格,不同于宋元时期细腻勾描的重峦叠嶂,也不同于明清文人画的山水写意,是一种具有现代意识、介于意象和写实之间的大写意艺术新图式,在宏大叙事当中呈现出细腻、精妙和纯美隽永之美。

南朝刘宋宗炳的《画山水序》写道,画山水要“应目会心”,以达到“万趣融其神思”之目的。在赵明东的写意山水画作品中,自然风貌和笔情墨趣味便是如此相融相生,营造出旷远、纯净、平和的精神境界,体现出的“物我为一”的意境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精神世界——适意、恬淡、平和、清静。所有这些正是赵明东无愧于“当代富有才华和灵性的艺术大家”称谓的原因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