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院】宋朝文豪笔下的院子,美得令人窒息

 大江东去兮1 2019-06-11

原标题:【品院】宋朝文豪笔下的院子,美得令人窒息

每个中国人灵魂深处都有一个院子。院子是家,“爰居爰处,爰笑爰语”,可享天伦之乐;院内有园,“柳暗长廊合,花深小院开”,可成一方天地;院外有巷,“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可得上善邻里。泰禾新中式院落,重现中式筑居之美,满足当代新式需求,堪称完美家园。为了深究完美家园的个中妙意,我们专辟“品院”栏目,仰论天人合一筑居文化,俯察蔚为大观院落风物,以飨读者。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不论时光如何,风月依旧如常。在泰禾院子中徜徉,似乎感受到了穿越万古而来的那些吟咏声音。遥想当年,我们的祖先前辈,也是在一座座上察天候,下接地气的院子中,浅唱低吟,对月起舞,凭栏静思。

世事变幻无常,但院子中的喜怒哀乐情思,亘古不变。尤其是在庭院文化开始集大成的宋朝,苏轼、欧阳修、王安石、晏殊、陆游、晏几道、李清照,等等,这些现在妇孺皆知的大文豪们,写下了无数庭院诗词佳作,他们所写的,是宋朝的院落,也是今天的泰禾院子;泰禾院子中的美景,也是宋朝时候的雅意,筑居情趣一脉相通。

因此,我们不妨想象,那么多传世名作,便是先贤们跨越时空而来,在泰禾院子中写就的。一来,我们可以更近地体悟那些美好;二来,我们可以知道,这样的美好如今还能在泰禾重现。

苏轼笔下的院子:绿水人家绕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春景》

绘画:伊晗

这一年,苏轼快六十岁了。

他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蛮荒之地:惠州。那时的惠州,比现在的大西北还要偏远,一般来说,翻越南岭进入广东之前,大部分人已经做好了大病一场或者了此残生的准备。他的前辈、另一位文学大家韩愈就曾经在被贬到潮阳的时候,在路上留了“绝笔诗”:“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但对苏东坡来说,经过乌台诗狱之后,他已经看开了。更何况,到了惠州之后,他在白鹤峰下筑了新院,“购地数亩,筑屋二十间。“此心安处是吾乡”,他在惠州继续吟咏风月,也不失逍遥。

东坡并不知道,他所筑的房子,千百年来会成为胜迹;而今日,泰禾在仅仅百里之外也如同他当年一样,量地筑居,建了深圳院子。他也大概没想到,自己在惠州时用笔写下的美景和生活情趣,会在多年后,成为附近院子共同的记忆。

《蝶恋花·春景》就是东坡在惠州期间所作。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家?“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庭中有花树,空中有飞燕,下有绕家的绿水。这样的美景中,“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聊以自慰便顺理成章地托出。这也将是泰禾深圳院子的真实描写。

后半部分更妙,写尽了“墙”在院子建筑中的妙处。“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墙里秋千摇动,佳人浅笑,引得墙外行人驻足遐想。如果只是当面见了,并不会有太多稀奇,却因为一堵院墙的“隔”,生出了充满无限可能性的美好想象。

中国园林建筑常常讲究这种“隔断”的妙用,总要使你心中无法马上把一片区域全部看完,而是凭借着连绵不断如抽丝的声音、巧局、光线,一步步引人入胜,从而使人在建筑中享受最为淋漓尽致的美。

苏轼的老师、同是北宋文豪的欧阳修也曾写过:“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蝴蝶翻飞来去,有时伴随蜜蜂而来,有时伴着飞絮过墙而去,审美的期待总是在实现与未现至间切换。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最是令人心动,苏轼客居南方,也就在院子里凭借着丰富的庭院情趣,度过晚年时光。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但每一处,他都写了不少庭院诗词,毕竟那是安身立命之处。其中广为人知的有:“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现夜间院子之乐。“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柳丝搭在玉阑干。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绘院子桃李微雨之美。“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抒落红伤春之绪。喜怒哀乐,各各不同。

欧阳修写院子:一个字,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谈起写庭院的古诗词,最无法绕过的一句,恐怕就是“庭院深深深几许”了。不但到现在仍然广为人诵,千年来更有无数大家高士,争相仿写。欧阳修凭借着对这一个“深”字的运用,就足以独步古今了。

欧阳修何许人?当朝宰相,在世时就名满朝野,当之无愧的文坛改革领袖,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等评选,总无法绕过他。就连上文所说,被誉为宋词一峰的苏轼,也是多次受他提携。

如此声名显赫的大人物,一直到四十二岁,才在安徽阜阳西湖之畔买下一所院子,多年经营之后,拥有一百多间瓦房。因为有经营房屋的具体操办经验,欧阳修把庭院的“深”写得极为透彻。他一连用了三个“深”字,还抛出一个问题,“深几许”,把人一下子就带进他笔下的那个重重深院。

如果用今天的建筑来比拟,恐怕只有泰禾中国院子之深,能够与这一句“庭院深深深几许”契合。“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三句最可以体现如今泰禾院子系列建筑的间进文化内涵。中式古典建筑所蕴含的人文之美,随着一重重门,一道道墙,一面面帘,逐次挑开,循序渐进。主人在这样的次序中,不断安放自己的精神,客人也在这样的过程中,领略大宅高第的非凡气象。

绘画:伊晗

“深”是诸多文人描写院落时的落脚点。南宋词人陈亮说:“深院落,斗清妍。紫檀枝似流苏带,黄金鬚胜辟寒钿。”写出院深植物生长的一派盎然景致。宋朝诗人白玉蟾写道:“月横瘦影池塘浅,风递微香院落深。”将深宅大院中的幽香淡月描绘得如画一般。就连后世所传的《千字文》中,也说:“叠山理水,庭院深深”。深,俨然已是庭院的重要特色,也是重建中式筑居生活的泰禾院子,不断重构呈现的一大着力点。

神童晏殊:“梨花院落”第一人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寓意》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又是一联千古名句,与前文“墙里秋千墙外道”写乐趣、“庭院深深深几许”写院子之深静不同,这一句所提炼的“梨花院落”专写庭院风物,更体现一种具体的美感。在晏殊之后,“梨花院落”开始频繁入诗。

不仅梨花,海棠庭院、梅花院落、黄梅院落、芭蕉院落、梧桐院落等等,带着各种植物名称的院落,都是庭院诗词中重要的呈现对象。庭院讲究天人合一,重视自然与人的互动,以植物+院落的组合自然是最直接的方式。例如,“燕子池塘,黄鹂院落,海棠庭户。”(方千里《琐窗寒》)“云薄薄。人静黄梅院落。细数花期并柳约。”(刘埙《谒金门》)

苏轼是欧阳修的学生,欧阳修又是晏殊的学生,晏殊被誉为神童,十几岁便折服皇帝与群臣,后来也成为文坛政坛的领袖之一。他这一联“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尽显富贵闲人的雍容姿态,虽然“梨花”“柳絮”“月”“花”“院落”“池塘”都是在普通不过的寻常百姓家就能看到的景象,但在他笔下组合呈现出来出后,一种生活无忧、心中无事、脑中不俗的淡雅姿态就显露出来。

泰禾院子在所有的建筑群中,都搭配有不同地区合宜的珍贵植物,并凿池引水,必有池塘在院中左右,晏殊笔下的风物一应俱全,就待晏殊在院子中沉吟佳作。晏殊作品多有从容不迫的富贵气象在其中,后人可以想象出他常常于院子中信步感寻诗意的身影。

绘画:伊晗

他有另一首传世名作“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知名度更高,“无可奈何”的成语也是从此演化出来的。

情调闲雅,怀抱旷达,这是后人对晏殊的评价。早年得志的晏殊,并不用为生活奔波劳碌,早有自己安身立命的院落处所,他的高于常人的审美情趣,也是在“小园香径”不断“徘徊”中养成的。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描绘落花铺草,阑干倒影;“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一两声、三四点,写尽院子园中生机盎然的景象;“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又道出独自一人的清静寂寞。大体上,院子成就了晏殊的诗词佳作;晏殊的作品也成为了为院子注入情思的“活水源头”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