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朝的摊丁入亩和耗羡归公等新政在乾隆朝是如何被延续的?

 天亲馆 2019-06-11

明明去年刚消灭了一批蝗虫,今年又来一批,证明适于蝗虫生长的环境还是客观存在着,相对去年,只不过换了一批蝗虫而已,明清都一样,很难摆脱这种桎梏。大明的王公贵族、缙绅地主的过度贪婪造成了土地兼并严重,更要命的是他们还能合理避税,不但合理避税,还把税额转嫁给本就已经快跑光的农民阶层,天怒人怨,所以到了明末清初之际,这些土地拥有者受到了清算。

不管类似追赃助饷的目的是为什么,反正李自成和张献忠就把这些(统称为地主吧),把这些地主折腾得鸡飞狗跳,甚至大多数鸡和狗连扑腾的机会都没给留,直接就弄死了,李自成进入北京的屠杀量,单日最高纪录是500多人,别管当官的还是经商的或者地主甚至包括大街上的无辜胖子,只要有钱,又没被选中“入朝”辅佐李自成的,基本上下场都一样,京官大概2000人,打死一半还多,剩下的也都是半死或者打残的,这还只是京官,没算京官家属,没算王公贵族大户人家。即便是农民军没去的地方,也多有聚众效仿之举,一时之间打土豪,分田地形成时代风尚。

为什么说这些呢?明王朝土地兼并利益集团的彻底瓦解,本来对大清入主中原后的统治和税改是有利的,但是大清的功臣们也同样需要封赏,其他不说,土地是必须的,所以圈地运动如火如荼的上演了20多年,从多尔衮开始就一直不知收敛,到鳌拜擅权的时候,差不多已经圈无可圈,好地都没了,所以才有了鳌拜的换地“诉求”。

那么农民兄弟就面临三种选择,第一种,按勋贵们的要求,土地被强征,自己给勋贵干活以求生存,补偿款你就做梦吧,朝廷说补偿,但那东西谁也没见过。第二种,逃跑,没地可种我拿什么交税,人头税的成分并没有完全剔除。第三种,造反,反正活不下去了,谁要我钱,我要谁命。

还有一点就是大清统治日趋稳定,人口增长是必然的,但是可耕种土地可不会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加,无地可种,或者即便有地可种的情况下,打个简单的比方,100人种一亩地,一亩地的产出是基本恒定的,100人拿什么去交税呢?这里还不提其他侵占方式。所以康熙帝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虽然有益于减轻底层农民的负担,但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由雍正元年开始,雍正帝接受大臣建议,开始试行摊丁入亩,简单说就是把人头税摊入田税,各地实施方案可能有些出入,比如按亩按米按银,别管怎么分摊,总之是丁赋地税一体化,捆绑上了生产资源。这样一来,加上康熙朝打下的底子,百姓的负担轻了,清廷的税收稳定了,属于双赢局面,当然,在肯定效果的同时,我们都知道,这并不能完美解决问题,某些省份因为分摊不均反而让底层百姓无形中承受了更重的负担,民众自然要请愿甚至反抗,富户们呢,也纠集一群人去衙门闹事,借以表达自己身负“重税”的不满,所以某些省、县就发生了奇怪的现象,摊丁入亩是老百姓不乐意,地主也痛恨非常,里外不是人。

看来什么时代的地主都很精明,他们又想到了妙招,最终把税负转嫁给佃户甚至长工,所以就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要知道,自顺治朝到康熙年间,人口就几乎增长了一半还多,承平日久人口飞涨,可人丁却减少了,啥原因呢?不堪重负,都跑去四川了。清廷也纳闷呢,没遭啥灾,为啥都逃难去四川呢,还不就是税的问题。

到了乾隆年间,已经有人去外蒙古种地了,更可怕的是,不用流放,还有人去宁古塔种地o(╥﹏╥)o,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乾隆朝,摊丁入亩还在延续,但是由此而引发的流民现象已经堪称为“灾”了。所以可以说摊丁入亩最终不是很成功。

清廷的初衷当然是好的,减轻底层负担,巩固王廷统治,其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新生代蝗虫们照样有办法把税银的负担转嫁给百姓,这个问题还是一如前明,土地兼并和百姓负担问题都没有解决。

所以摊丁入亩虽然被乾隆帝延续了下来,但是任务目标失败,而且造成大量流民,人口统计和妥善安置方面,也给清廷带来了极重的工作负担。

耗羡归公也是明朝一直没有处理好的问题,还是清承明制,清廷接手这套方法以后,觉得倒霉是集体的,朝廷倒霉,官员倒霉,百姓更倒霉,铸银损耗有的地方甚至多收五成还多,难不成这散银子都是混着煤球做出来的不成,就这么蒸发了,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大到地方办公费用,常驻军营修葺,驿站挑费,小到官吏们的工作餐和师爷使用费等等,哪位官员能甘心自己承担,谁家也不是开矿的,还不是得从火耗里出,不出没法干活,还没法活命,官员收入低呀,所以康熙帝即便立了规矩也没法执行,他自己也不敢强令执行,尤其是边远省县,火耗更是出奇的高,税收少,那火耗比例就得增加,才能应付各项费用支出和官员养命钱,所以越是穷困地区的百姓承担的税金反而越重。

到了雍正二年,就越玩越不像话了,雍正帝最初是散养王爷,社会融入度比康熙帝要高得多,对这些猫腻清楚的很,所以决定下手整顿,不管不行了---以州县为单位多收的火耗,多被地方官员孝敬给上司,上司没有直接收钱的便利,但是因为下属可以贪污火耗,所以贪心不足不停索要,要到下属所留火耗银都不够支用,捉襟见肘,而上司收了贿赂自然要袒护下属这条财路,不光火耗问题,连带着其他贪污受贿甚至违法乱纪问题也都帮着隐瞒,真把下属办了,万一他狗急跳墙把自己咬了,那就麻烦了,这不就成了祸乱朝纲了么,雍正帝自然无法容忍。

提到耗羡归公,自然也要提到养廉银制度,高比例的火耗比例,涉及了明清两代官僚俸禄偏低的问题,所以火耗银子,其中有一部分,也用于官员的生活费用和日常开支。

清兵入关,并不是一下子就变成了太平盛世,内忧外乱同样不少,打仗就是打钱,有部分资源费用,是要各地方督抚,筹措交付部队使用,但因为筹措时间的问题,往往并不能及时将所需的资源按时提供到位,所以就能挪用府库银两,大军回师的时候,还要再给一次,有时候军队沿路累计所得,反而比正项所得还要多,军费所需耗用,可不是闹着玩的,各地官员只知道应付差事,银子花出去了,应计入哪项费用支出却根本不知道,一笔糊涂账,所以造成了地方财政亏空。而各地官员为了应付这种亏空,自然就将亏空的数额摊到了火耗银上。

顺治年间对于这种耗羡的增加,大多不予批准,所以造成地方财政赤字,数目越来越大。

而雍正皇帝认为,火耗银并不是不可以存在,但是,随意性太强,这一点无疑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雍正皇帝决定,将州县官员任意克扣的耗羡银两归为政府的正式财政收入,在政府收入以后,再将其使用到官员养廉银、公用费用等方面,这样既解决了官员收入偏低的问题,也解决了地方支出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各府库亏空的问题,还减少了任意加派,贪污腐败的问题,当然,百姓的负担也相应降低。

即便这样,耗羡银的征收比例,各地往往不同,而官员们给出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入不付出,如果耗羡银的征收比率过低,势必造成各种公务难以办理,这就给中央政府的政令下达设置了难题。

比如浙江地区,各级官员,大概100多人,而所有的耗羡银仅仅14万辆。财政上捉襟见肘。而云贵地区更是入不敷出,官员们叫苦不迭,百姓的问题解决了,但官员的问题和办公经费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越是贫困地区,因为耗羡归公的问题,官员们就更加无法生存,而官员想正常生存,正常办公就要加大耗羡银比例,而普通百姓又承受不起。这让清廷也十分矛盾。

耗羡归公后的费用支出,主要是用于官员的养廉银,二是弥补历史亏空,三是地方办公费用,甚至某些地方还要包括(军属)优抚费用、修桥补路和常规兵器打造、营盘建设,修葺维护。

王廷不单要考虑百姓利益,考虑自己的官员情况也要酌情贴补,否则一旦造成各级官员无法度日,官员们还是会伸手找百姓要钱花。打个比方,比如耗羡银不够填补亏空,那么一般来说官员会把耗羡银,先补贴到自己的养廉银上,亏空无着。鉴于这种情况,雍正下令,先弥补亏空,而留一定数目给官员充作官员的生活费,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第一,先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以前历史亏空的填补,第二又要保证百姓利益不受侵害,第三,还要让官员能活得下去,不至于因为填补亏空而生活无着。其实皇帝和官员们大致都清楚,耗羡归公以后再从政府支出,这其中的办公费用占绝大部分比例。

耗羡归公的细节调整,太多太多,不做赘述,总之,清朝对耗羡归公非常重视,一直力争将耗羡归公的收取和支用,尽量透明,并且做到明细化,利国,利官,利民。

涉及题目所问,乾隆当然没有废止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而且在登基后,用自己执政期间多年的时间,又对养廉银做出相应的费用调整。比较大的改动,是将酌定,改为额定,按不同的官阶标准发放,官员们想怎么来就这么来那可不行,养廉银会越来越高。

雍正期间,在缺乏国家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大多数地方的低级官员,并没有被统筹在养廉银福利系统之内,造成生活无以为继,只能靠搜刮百姓为生。而乾隆继位后,与此制度上发生的变化就是,大小官员,都享受这份养廉银福利。朝廷大员享受这份福利,不敢再向州县收取贿赂。不必再忍受朝廷大员无耻盘剥的地方官员,可支取费用增加,改善了个人收入和办公支出情况。

还有一点在雍正一朝。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耗羡归公收取后。支取使用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一笔糊涂账,官员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而乾隆改变了这一乱象,要求地方,分清款项、使用项目、制定章程,并报上级领导核查。

用现在的话说,可以称之为资金使用计划。计划内的可以循例支取使用,计划外的则需要额外审批。

所以乾隆帝不单沿袭了耗羡归公的制度,还完善了各项条款。

总的来说,官僚大臣们,对耗羡归公还是比较支持。正大光明的增加了自己的俸禄收入,用朝廷的钱应对各项支出费用,把这笔资金由灰色转变为白色后,政府和官员心明眼亮,对费用的收取、支出、循例、破例都一目了然。

当然,没有一种制度,是一劳永逸的,耗羡归公也是如此。耗羡银的比例,随着日久年深,渐渐又向上攀爬,贪官污吏多次征收,耗羡之外又增耗羡,那自然养廉银子也是双份,只不过这种手段,创新意识较强,朝廷没有及时发现,加来加去几乎翻倍。

总的来说,乾隆帝在摊丁入亩和耗羡归公方面的政绩,可圈可点,其中不乏深化、细化、制度化操作,他一生最大的败笔也就是断绝民间与西国之间,在经济(国家垄断经营)、文化、学术、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沟通,至于以清廷卖些碟子卖些碗,卖些茶叶卖些布为依据,来证明乾隆帝没有闭关锁国的这种说法,我是真没工夫闲扯。不过乾隆帝虽然好大喜功,但并不是一无是处,白月光和黑鞋底都是不负责任的言论,有功有过。功大还是过大?我就不再偏题累加篇幅了,大家可以在留言区畅所欲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