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故障排除 | 标本溶血

 elabman 2019-06-11

导语

在临床检测中,标本溶血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干扰,进而影响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造成标本溶血的原因有哪些?又有哪些预防解决措施呢?

1. 定义

标本溶血指血液标本在采集、处理、抗凝、储存、传输过程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异常破裂的标本,按程度分显性和隐性溶血两种。溶血严重程度可根据血清中出现的血红蛋白(红色)的量确定。严重的溶血可对相当大范围的检测项目产生影响。

(左图为正常血清,右图为溶血血清)

2. 标本溶血,应该了解什么信息?

① 溶血情况如何?是严重溶血还是轻微溶血?概率有多少?是否有拍摄溶血标本图片?

② 溶血标本的科室来源? 

③ 采血是否困难?用多长时间充盈采血管?

④ 在静脉穿刺部位是否有“刺穿”的现象?

⑤ 使用的哪种内径的静脉穿刺针针头?

⑥ 是否使用注射针和注射器采血?

⑦ 如果使用注射器采血,是否用力将血样注入采血管?

⑧ 是否使用导管/静脉导管采血?使用哪种内径的导管?

⑨ 使用导管/静脉导管采血时是否弃去开始部分血样?

⑩ 所有采血器具是否相容(即连接牢固,不会吸入空气或产生血泡沫)?

⑪ 对采血部位消毒的消毒剂在静脉穿刺前是否已经晾干?

⑫ 静脉穿刺时止血带在上臂保留多长时间? 

⑬ 血样是否曾经受热或冷冻?

⑭ 血样是通过气动管道系统运送的吗?

⑮ 这名患者的所有血样都出现溶血了吗?对同一患者不同的血样进行过比较吗?

⑯ 患者是否患有可能引起溶血的疾病?是否为危重病人或特殊患者?患者是否有服用特殊药物等?

⑰ 血样是如何混匀的(轻柔地还是用力地)?采血量是否过小?

⑱ 标本运输条件如何?离心机是否平衡?离心转速是否过高?

⑲ 是否出现采血管采血量不足的情况?或采血时提前拔针,采血量未达到额定采血量?

⑳ 是否记录产品规格、批号等详细信息,与厂家进行沟通?

(IMPROSAFE®防针刺静脉采血针)

3. 标本溶血 故障排除


标本采集因素

① 静脉穿刺困难,手部静脉脆弱且容易损伤可能引起的溶血。应选择在肘前区域的静脉,若选择在远离肘前区域的部位采血,建议用 22G 或 23G 采血针和 1-3ml 毫升的采血管,以确保附加剂的量与采血量正确配比。


② 采血针位置调整/探查不正确可能引起的溶血。采血针应平行于静脉的方向,进针角度为 30°或更小,向前或向后调整采血针位置(垂直)避免从“一侧到另一侧” 的方式探查。


③ 所使用的采血针内径可能不适合患者静脉采血引起的溶血。建议根据患者静脉、采血位置和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采血针 (血液进入采血管速度更快、力量更大,更易出现溶血)。


④ 采血管采集时耗时太长。建议采血前做好准备工作,按照静脉采血规范操作。

⑤ 采血管内采血量未达到规定的采血量,管内剩余真空造成血球破裂引起的溶血。建议使用真空度较小的采血管(如 1mL-3mL)(在较大压力下血细胞通过较小内径的针孔,可造成红细胞割裂) 。


⑥ 使用注射器进行采血,或通过注射器转装于真空采血管时,未卸下注射器针头转装标本,注射器针头狭窄通道对血细胞的挤压导致溶血;或转装血液标本时未倾斜采血管,血液快速流入管内撞击管底部导致溶血;或用力推挤注射器活塞转装血液标本。因此,需用注射器采血转装标本时,应卸下注射器针头;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使用前顺畅;不要使用大于采血量的注射器,采血完成后立即将血液注入采血管,应倾斜采血管,让血液从管壁慢速流入,将血液注入采血管时不要推活塞。


⑦ 消毒剂消毒后未完全挥发就实施采血可能引起的溶血。应待消毒剂完全风干后再实施静脉采血。


⑧ 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可能引起的溶血。血液开始进入第一管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止血带使用时间超过 1min 后应松开。


⑨ 采血后摇匀血液和抗凝剂,摇匀力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可能引起的溶血。建议掌握正确的标本摇匀方式,轻轻颠倒摇匀,上下翻转 180°,摇匀次数一般是水剂 3-5 次,喷雾态或干粉剂摇匀次数 5-8 次。


⑩ 使用干粉剂采血管时,未及时摇匀,可能产生溶解热引起的溶血。建议采血后及时轻轻颠倒摇匀 5-8 次。


⑪ 空置的采血管负压相对较大,采血初始,血液流入管底速度快,红细胞相互撞击可致破裂,临床偶见溶血。建议在采血时,倾斜采血管,让血液沿着管壁缓慢流入管壁,避免撞击破坏血细胞。


⑫ 使用导管采血,血样可能经过不同内径的管道,内径的变化可引起涡流造成细胞损伤或溶血,导管抬起或扭曲可能引起的溶血。采血前应检查所有采血器具是否连接牢固,避免吸入空气或产生血泡沫;最好使用同一厂家的产品;先采集一管血样并废弃;使用低真空度采血管(1mL-3mL);使用延长管;增大导管尺寸。


标本运输因素

① 标本在转移、运输过程中造成血样冲击或剧烈震荡导致溶血。建议采集后的标本应轻拿轻放,保证运输过程平稳。


② 标本运输为气动管道系统导致的溶血。
建议特殊标本采用手提运输标本;确保气动管道系统经过测试且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添加适当的缓冲材料吸收此类运送过程的振动,保护血样不受扰动,防止溶血;室温下标本放置 30 分钟以上完全凝固后采用气动管道系统运送标本。


标本处理因素

① 离心时,机芯未放置平稳而振动,造成机械性损伤可能引起的溶血。建议定期对离心仪器进行检查。


② 标本多次离心引起的溶血。
分离胶管标本不能二次离心,如必须进行二次离心,离心力不能超过 200g,离心时间不超过 3min。


③ 血样未盖塞储存,暴露在空气中,或有冷凝水进入血液标本引起的溶血。
建议每次开塞后及时回盖,且按照制造商的指示进行回盖操作,确保回盖到位;气温过低时,血清类采血管在开塞水浴过程中,热气遇冷后成水珠混入血样中,改变渗透压,造成血细胞破裂:建议水浴前不要打开管盖。


④ 血液曾受热或冷冻,冷冻后的细胞脆性升高而溶血。
建议血液保持在室温环境中;血液如需降温,除有特殊要求外应防止冷冻;血液如需要“冷冻” 运输,使用冰水混合物保持血液温度恒定。


⑤ 离心机因长期使用,内室温度过高导致溶血。
确保离心机内的温度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如有条件,建议采用冷冻离心机,避免溶血和分离胶油滴问题。


患者因素

①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如红细胞膜缺损)、血红蛋白病(如镰形细胞贫血症)、肝病获得性溶血疾病(如输血反应),常见引起溶血的疾病有血液病、肾脏病、胶原结缔组织病,大面积烧伤、低血磷等。建议检查患者病史,当怀疑体内溶血时咨询患者的主治医生。比较同一患者的各种血样,如果所有血样均出现溶血,可以肯定体内溶血。分析对体内溶血敏感的主要指标,如结合珠蛋白,在服药的影响消除后进行采血检测。


② 服用某些药物,引起 pH 值变化较大,容易导致溶血。
尽量避开服药后进行采血,消除服药的影响。

结语

标本溶血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临床科室在日常培训及管理中,重点预防和排除容易造成标本溶血的各项因素,避免血液标本发生溶血,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