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老师与桥牌的不解之缘

 吴越尽说 2019-06-12
 作者:徐宏慧

      陆善政,人称陆老师。退休前,他是一名中学数学老师,一生为教育事业奋斗。陆老师可谓“桃李满天下”,但今天不说这些,今天要说的是他的“副业”。在桥牌领域,陆老师同样是一位受人敬重的师者,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不遗余力地推广桥牌这一高雅、文明、竞技性很强的智力性娱乐项目,使其在吴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陆老师是怎样与桥牌结下不解之缘的呢?

      陆老师出生在盛泽镇,196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两年后,校园外纷纷扰扰,他则与同学在校园内潜心研究起桥牌。在校期间,他宿合的床边摞起了足有半人高的桥牌资料。

      1972年,陆老师毕业后被分配进吴江中学教书,那时他只有26岁,与学生年龄相差不大,再加上他是住宿老师,假期时,学生就爱找他玩。时间一长,他对桥牌的爱好也“传染”给了学生。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学生也喜爱上了这项娱乐活动,即使毕业后,也常找他一起打桥牌。

      一开始,他也担心打桥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但是时间一长,他发现,爱打桥牌的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毕业后在工作中的表现也很突出。经过多年观察,他深切地意识到,桥牌是一项很好的社交活动,不但可以拉近参与者之间的距离,增进他们的感情,还能活跃参与者的思维,这样好的交友和娱乐活动,为什么不推广一下?

      1987年,陆老师萌生了成立桥牌协会的想法。他与当时体委的殷建中一起找到了时任吴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于孟达。于孟达很支持他们的想法,不但同意担任第一届桥牌协会的会长,还帮助他们筹到了3000元活动经费。

      1988年,吴江桥牌协会正式成立。协会成立之初,会员不多。那时,吴江老干部局经常邀请陆老师上门教老干部打桥牌,一段时间过后,有不少老干部痴迷上桥牌。时任老干部局副局长的吕菊泉,也是从那时学会了打桥牌,并且“一发不可收”,不但从外行变成内行,还担任了吴江桥牌协会第二届、第三届会长。陆老师本人也担任吴江桥牌协会第一届、第二届秘书长,后来又担任了协会副会长、顾问等职,许多事他都热心参与。

      为普及桥牌活动,陆老师和吕菊泉时常东奔西走,培养了众多桥牌爱好者。比如目前吴江区桥牌协会总教练沈明辉,就是在陆老师和吕菊泉的引领下学会了桥牌。这些年来,陆老师还经常为吴江中学和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选修桥牌课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陆老师还积极参与每年暑假期间举办的“园丁杯”桥牌比赛,并多次夺得冠军。退休后,他也常参加苏州市区及周边市区举办的桥牌赛事,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众多牌友之中,陆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原吴江市委书记徐明。虽然徐明的工作很忙,但他也是个桥牌迷,吴江的桥牌比赛,他经常“上阵参战”,多年来,他与陆老师成了老朋友。现在徐明已经调离吴江,但仍牵挂着吴江的桥牌事业。

      陆老师是中国桥牌协会的会员,目前,吴江籍的中国桥牌协会会员已有100余人,桥牌活动室也是遍地开花。陆老师最爱去的是吴江区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的桥牌活动室,和陆老师一起打桥牌的退休老师倪嫦娥说:“学了桥牌,老有所乐,不孤单,思维敏捷,防痴呆。”回忆起过去,陆老师由衷感慨:正是守住了年轻时的一份初心,才让自己晚年生活充实快乐。

      2019-06-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