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好家庭管教

 我的七彩石 2019-06-12

一、孩子为什么需要管教

孩子为什么需要管教呢?因为人自出生以来,在我们开始的阶段,是几乎没有什么理智和自制的,但是欲望却越来越强、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孩子慢慢长大,他的欲望成长速度超过了理智和自制的成长。这个时候,他的知识和生命的经验几乎是没有的,就是他没有能力判断哪些事物是有害、哪些又有益的,或者即便知道——他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左右自己的行为。

加上我们人类社会的文明化,对人的行为要求越来越高,人要具备适应这种高要求的环境也需要进行复杂的教化——那么,这个阶段,就需要外界也就是家庭施以教育;而这个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初始阶段,为了帮助无知孩子养成有益的习惯(他当然是不愿意的),在很多方面就需要用强力约束或驱动他——这便是管教的必要性。

二、家庭管教需要一定的强力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家庭管教”有几个天然属性:

1、孩子的欲望没有理智作为基础,因此绝大部分所求会呈现出有害的特性。在人对世界的认识还不成熟的时候,他的欲望(或好奇)成长却很快,因此他的动机主要是受到这种原始本能的驱使;他不断索求,而这些追求却绝大部分有害,因为他没有判断的能力。比如我在乡下生活的经历,就是常常看见两三岁的孩子在地上爬,并且毫无顾忌地抓起地上的鸡粪塞进嘴里;这种情形下,他好奇和解饿的力量远远超过了谨慎和自律的力量。

2、出于同样的于本能,他会回避一切短期痛苦(哪怕长期来看很有利)的事;同时会追求一切短期享受(哪怕长期来看很有害)的事。比如我们知道从小跑步对孩子长远很有利,但是他不管,他不愿意做,因为会立即带来直接的痛苦;比如常吃肯德基、喝可乐长期有害,但他不管,他想要,因为可以立即带来享受。

3、基于以上两点,家庭管教的目的是让孩子做长期有利于他的事,由于这种事短期往往带有痛苦,因此出于本能和理智的不足,他必然抵抗——所以,这也决定了家庭管教必然带有强力的根本属性。

4、家庭管教有对抗性。那么说到这里,我们家长朋友们首先就应该要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家庭管教包含了用强力约束或驱动孩子行为的内在要求。通俗讲,不是孩子想干嘛就干嘛,想要啥就要啥,不想咋地就由他——这不是管教,这是放任。由此,我们就要理解:家庭管教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决定了施教者和孩子之间是无可避免的会有对抗,至少是在管教的时候必然会出现;有时候,还有可能是非常激烈的对抗;包括精神和身体上的——直截了当地说,是施教者和孩子全面的对抗。所以,我常把对儿子的管教想象成是我们父子之间某种形式的战争,这是不无道理的;说到后面你们会更加理解我这个定性。

三、要理解管教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当然,这种对抗从实力对比来说,家长当然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但是问题的复杂性恰恰在这里:这种战争不是以消灭对方为目标的。如果是的话是不是就太简单了?(笑)战争的目的是要以一种引导加强迫的综合方式,让孩子变得更加强大、更有利于他自己——而且,更要命的,是还要让孩子对自己心存感恩......这天底下应该没有比这更难打的战争了吧?

所以这件事要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我们要知道他的难点和关键在什么地方,是要仔细研究的。这是一场家长不能输的战争。

输了会怎样?战败的结果那绝对是“丧权辱国”的:失去作为家长的尊严、地位和权利——甚至彻底失去孩子!最严重的恐怕是:也许你会后悔生了他......

当然,打赢的话获得的回报也是丰厚的:一个远超他人的优秀孩子,不仅能力强大而且还懂得孝顺感恩——如此,自己既可以在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事业上也会有一个强大且天然的助手,现实生活还可以免除一切后顾之忧......所谓“人生最大的成功”也不过如此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强调一句话:家庭管教事关重大,影响深远,不可不慎之、重之。

四、管教孩子要先统一家庭成员意见

如果当你(爸爸)要处罚孩子的一个错误时,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过来阻止,你怎么完成这个事?所以,一定要事先统一家庭成员的意见。我的建议是,在孩子出生之前最好就召开专门的家庭会议,就这个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

除了统一意见,还要做好分工。我认为最好的模式是:1、爸爸负责“硬的一手”,就是负责必要时的处罚。2、妈妈负责“软的一手”,就是负责孩子被处罚前的教育和之后的引导、化解。3、那么老人负责什么?我认为就目前一般家庭的状况来讲,他们能做到不阻止、不干预以及事后不“抹黑”,那就很好了。就是说管教孩子的主要任务要爸爸妈妈来承担,这个事是不能对老人要求太多的。

五、管教未动,“爱”字先行

我们知道,孩子两岁多以前其实是没有什么能力要求什么的,也没有能力去对抗父母什么事情;所以按我个人的经验,孩子两岁半以前,是暂时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管教的。那么这两年半做什么?爱他!这个时候,是他刚刚准备树立对世界和生命总的看法的时候;是否能够获取足够的爱,关系他对自己价值、对世界、对生命、对家庭、对亲人……对一切问题的总的态度。所以这个时候的爱的意义,远远超越管教这个范畴。

谁都爱自己的孩子,对吧?我也相信!所以这里讲的爱是指“爱的表达”:我们作为父亲有爱,这是肯定的,但有没有清晰而强烈地表达出来呢,这就不一定了,而由此产生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在这方面,我们常常因为认识的误区而吝啬于表达父爱——通俗点讲,就是我们习惯于“把爱藏在心里”。

但是我们要知道,孩子他并不具备我们大人那种细致和深刻的观察,他判断你爱和不爱没有那么高深的方法,孩子是很简单和直接的,就是通过你的语言和动作,来决定在这个事情上认为你的态度——他发现不了,也无法确认你深藏内心的东西。所以,我的观点就是:父亲要勇于用亲、拥抱,这些直接的身体接触去表达爱;几岁的孩子,对身体接触的感受要超过语言。当然语言也是一个补充,这就需要爸爸们在现实生活中见缝插针了。

如果父亲缺乏爱的表达,孩子感受不到,就会有难以弥补的遗憾和损失。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多普遍?我举一个例子:去年暑假,我带大儿子回乡下老家,他几个同学和爸爸也跟着去玩了;我就发现,这些爸爸就比较喜欢抱怨孩子不听话、对自己不理解,对管教很容易心生怨恨,不太敢处罚孩子;只要稍微对孩子严格严厉一点,孩子反弹就很大——一开始我也挺困惑的,因为我没有遇到这种问题;结果大家一起玩了几天,我心里就明白了,他们很吝啬表达对孩子的父爱:在乡下的七天里,我从未见过这几位同学爸爸抱过他们的儿子,更不用说亲了——连语言上一些亲密的交流也没有,都是直呼其名,冷冰冰的。

所以,综合以上,在孩子两岁半以前,在真正的管教实施以前,作为父亲其实是有一个很好的准备期的。在这个时期里,孩子破坏性很小,也很可爱,是表达父爱、建立父子亲密关系的绝佳时机——如此,也可以为将来的管教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孩子对父亲爱接收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父亲的信任和好感,这些都会直接决定他承受处罚的精神能力。

当然,这里要强调一点:父爱的表达不是说正式管教起来后就没有了,恰恰相反,要更加浓烈而真切,这是贯穿整个家庭管教过程中“软的一手”;这一手,可以有效消解“硬的一手”带来的破坏性。因此,软硬的两手是辩证的统一,是一件事情的两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六、精心挑选管教的时机

爸爸们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个常见的问题:习惯逮到什么问题马上就说什么问题,总是希望在第一时间急切地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当然,我们知道这种效果其实并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他的注意力和情绪是跟大人的规律不一样的;如果他的注意力不在你预设的那个点上,你说的做的不仅难以让他接受,甚至会让他有一种“很突然被莫名其妙教训”的感觉。如果这种感觉长期存在,他就会觉得你不了解他,你不懂他——他不说你的教育是错,但他认为“跟你谈不拢”,这就是叛逆的萌芽。

这种毫无准备的管教还有一个弊端:孩子犯错是常态,你总是没有给他试错的机会,没有提前预警,让他认为你过于苛刻,或者干脆认为你不喜欢他。这就是为父子关系的恶化埋下了隐患。

那么管教的时机如何选择呢?我举一个关于我小儿子的例子,他准备满三岁:

由于他爷爷奶奶带了一段时间,养成了一些不太好的习惯,因为老人比较宠溺嘛,比如不自己吃饭、吃饭时东搞西搞。刚刚回到南宁时我一一看在眼里,但是我没有马上发作;一个是老人在这里,另一个是我要观察几天,看看他到底是什么路数。

在这几天里,小儿子在饭桌上无法无天,吃一顿饭连哄带喂;饭桌上、地上到处都是掉的饭菜,这些我都忍了;同时,我还一如既往地对他好,抱他、哄他,给他买好吃的,着实好好笼络了情感,恢复了父子亲情。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即将开始的专项整治做的铺垫。

终于等到他爷爷奶奶回老家,我就跟他妈妈打了招呼,准备整治小儿子,我告诉她不准干涉,只能配合。我虽然工资卡都给老婆管,每天只拿早餐钱上班,但是这种家庭管教的事,我绝对是一言九鼎的。为了唤起小儿子对严父的记忆,我找了一个机会,否决了他要玩的东西,说“不给玩这个”——当然是哭了,不理,妈妈也不给理,哭完再过来说话。这个提前的小动作,让他记忆起他爸爸的角色,记忆起爸爸是说一不二的,让他有了一个过渡的节点。

好,等到吃饭了,他照例就是在玩,不好好吃饭;手里拿着一个勺子舞来舞去;我就望着他说:你听好,你可以玩这个勺子,但是如果掉到地上,爸爸要打屁股。他开始似乎有点怕,但是很快就忘了,就不停玩手上的勺子……我就第二次提醒他,如果勺子掉到地上,一定要打屁股。他没当回事,因为他很自信自己不会掉。这臭小子也确实蛮机灵的,玩了很久没掉,我都等得烦了,但是他毕竟没有违反我说的,我不好乱打他。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他勺子舞到自己的脸,终于掉到了地上……

他妈妈一直在旁边看我们父子僵持着,这时脸一紧,她知道将要发生什么,自己跑厨房去了;我小儿子望着我,开始有一点害怕——我不为所动,心里道一声“好机会!”。

我平静但豪不犹豫地把他从座位上抱下来,让他脸朝墙壁,右手对准他屁股狠狠打了几下——他没想到我来真的,犹豫一下,然后开始哇哇大哭;我大声喝道:“到阳台去哭,哭完了再过来!”他见我如此严厉,乖乖跑到阳台,放声大哭,极尽凄惨(影帝级的);一开始还指望他妈妈救他,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没有任何人会救他。哭累了,也不敢进来,眼巴巴地望着我,我冷了他几分钟,施舍地说道:“进来吧。”

这时的小儿子,满脸投降的神色,我抓住时机,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爸爸有说过吧,吃饭不能玩勺子,掉到地上要打屁股……”他边听边点头。我加码说道:“爸爸说清楚,从今天开始,自己吃饭,认真吃饭;如果犯错,照样打屁股……”他更猛地点头,还一边复述我的话:爸爸说的话要听的……不听要打屁股的……

晚上,晚饭,他似乎又忘了我说的话;虽然可以自己吃饭,但是开始玩筷子——我没有说话,就是望着他。他奶声奶气地问我:爸爸,你在看什么呀?我说,爸爸在等着你犯错。他楞了一下,嘴巴一歪,似乎想起中午饭被打的事,想哭,但是忍住了,赶紧不玩了,继续自己吃饭……

我心里暗笑,轻轻松松,专项整治初战告捷。

总结几点:1、他对我的处罚没有大的反弹,是因为从小我对他也是非常的宠爱,各种表达,抱、亲,甚至抱住他到公园跑步、直到在我身上睡着。所以他不怀疑我打他是为他好。这种父子感情的培养,在无形中起到了很好的承压作用。2、我刚刚发现问题时,没有急于去干预,而是等待了一个最好的时机,甚至主动创造了一些有利条件。3、我给了小儿子两次预警,让他心服口服。4、我处罚他时很平静,没有带着情绪,很好地掌握了尺度和节奏,掌握了适时下台阶的时机。5、一旦我决定管教,就果断出手,不达目标绝不退缩,有效维护父亲的权威。6、一次强有力的管教之后,高密度地维护这个效果一个段时间,让他在短时间内养成新的习惯,这个成本最小。

七、做好辅助工作

这个辅助工作一方面是前面所提到的妈妈的作用:就是她要配合在事前事后都做好引导和教育,及时化解孩子的不满情绪,消解强力带来的破坏作用——但,绝不可以否定或质疑爸爸的管教,一点都不能;即便有一点点失当,也是私下商议解决,不能当孩子面说;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树立对家庭管教的敬畏心理。

另一方面也是上面提到的,爸爸开始正式管教之后,父爱不能少,还是要维持、甚至是多多益善;这两者绝不矛盾。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只有长期感受到来自父亲软硬的两面,才大大有利于他理解父亲管教的根本目的和意图所在。而当他终于明白父亲管教的良苦用心,内心对于受到处罚而生的所有不满和恐惧,都会慢慢烟消云散——对父爱的理解和对父亲权威的尊重也会由此更进一层。

如此,严格的家庭管教不仅没有让孩子反感、怨恨、叛逆——反而获得了理解、感恩、尊重,还收获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不是所有爸爸们梦寐以求的心愿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