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孩子的问题看背后的逻辑,反思之深思之

 朝华读书 2019-06-12

《儿童性健康教育训练营》系统课程上线后,我们新建了专门的社群来监督大家学习、听课和每天按时提交学习笔记的同时,我们每天分上下午两个时段分别提供一个小时的群内答疑和讨论。

我们的答疑才持续了短短的几天,但是这几天以来我们无论是在线还是私下都收到了很多的问题。当然大部分是关于孩子的,一小部分是关于家长自身的,尤其是妈妈们。

我回答问题的时候总喜欢刨根问底,比如我会问:

孩子出现这个行为的频率高吗?

孩子像这样有多久啦?

你是怎么样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的呢?

你采用了一些什么方式来改善孩子的这些行为呢?

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怎么样呢?

其中,我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自己跟孩子待在一起,或者你在处理孩子问题时你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呢?

往往问到最后,家长们就明白了自己到底哪些方面还可以改善。看我回答问题的同学恐怕都知道我的“套路”了,我最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亲子关系是否融洽;另一个是自身的情绪是否稳定平静。说到底,比起孩子的问题,我更关注我们家长自身的成长。

如果这两点都有待改善,那么我一定会建议家长自己先跟自己和解,先处理好跟自己的关系,再去解决其他问题。在亲子教育中,要解决小孩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我们自已的问题。因为你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很可能是你自己问题的投射。

本质上,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然后才是其他的社会角色:妈妈,女儿,儿媳,员工,老板等等。如果我们不能成为自己,那么我们在扮演其他角色的时候恐怕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是要做好我们自己谈何容易?

前段时间在一个帖子里看见了这样一段让人醍醐灌顶的话:

“你把自己等同为一个客体,一个服务性的部件:老公和孩子是主体,你是负责伺候老公孩子的客体;家庭生活是主体,你是负责维持家庭运转的一个部件。老公孩子的生活质量是你考察的主要对象,你自己的需求和成本根本没被你以一个主人公的心态作为一个独立的家庭成员来考察,而是理所当然地作为一个工具人在考虑,免费保姆加小孩看护。”

不知道有多少女性朋友还依然用这样的思维来看待自己呢?

就连前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也曾对于家庭角色的转换感到困惑。自己的老公那么优秀,身兼数职,还能抽时间健个身看看书,甚至还打算接受新的挑战去竞选一个新的职位。自己呢,全身心扑在两个女儿身上,只能做一些临时工作。有时候一家人饿着肚子等老公回家吃饭,老公却经常在最后时刻有其他事情不能回家吃饭。

对于这一点,米歇尔也跟咱们普通妈妈们一样,生气,失望,难过,甚至绝望。但是于事无补啊!最后通过婚姻咨询,米歇尔慢慢了解到:自己想去做一件事情,完全有自由去啊,没有任何人会拦着自己!

拦着自己的往往是自己对自己所谓的“家庭责任感”的思维定势。

于是她迅速接受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全职工作,日常事务该交给保姆的交给保姆,该去参加聚会就去参加,该去健身就选择在早上五点钟去。这样一来,她自己养成了跟孩子们一起早睡早起,规律作息的习惯,同时又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能跟孩子们共享天伦之乐。

就这么一个思想上的转变,生活就从围着老公孩子的日程转,变为跟着自己的节奏来,让家庭生活和其他家庭成员都跟着自己转。

在我看来,这也是一个实现自我的过程。

就在Frida老师手机直播儿童性教育系统课程的几天前,我的家里发生了一件可以说是让我痛不欲生的事情。不过,我相信听直播的家长们应该没有一个人听出来我有任何问题。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朝华读书是我所热爱的事业,而儿童性教育的课程又能真真切切地帮助到许许多多的家庭。不光是解决孩子的问题,更能解决背后隐藏的一些家庭问题。所以我能在直播前一刻,收起自己所有的坏情绪,克服重重困难,全情投入。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我从中看到了自己骨子里的一种“韧性”和坚持,也可以说是“自我”的最真实体现。心里会为发生的事情难过,同时又会为自己庆幸!因为我不但能努力解决问题,还能突出重围,实现自我价值。

就像《老人与海》里海明威说的那样:“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给打败。” 我们坚信自己,并不那么容易被打败,相反,我们拥有许许多多连自己也不易相信的潜能和可塑性。

在实现自我这条路上,我们不妨多跟自己对话,多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客观评价自己,优点,缺点,可以改善提升的点,可以自我突破的点。并努力去跳出自己原有的思维模式,跳出舒适区,你真的会发现一片崭新的天地!

以前一直以为,经历过人生的某一道坎,接下来就会是一片坦途。经过了一些事情才发现,人生会经历一道又一道坎。一道坎过完,还有一道更大的坎等着。也正是因为这一道又一道的坎,让我们学会了尽早认清人性的复杂和善恶美丑,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和心之所向。我们越早意识到自己强大的潜能和可塑性,就越能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再回到孩子的问题上,岂不是迎刃而解了吗?

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作为父母,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问题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及时反省

作为父母,当发现孩子口不择言时,我们应该警醒:问题的症结其实就出在自己身上。曾经看到一位母亲大声呵斥孩子赶快去换鞋子:“你为什么就是不肯照我的话去做?你为什么非要逼我骂人了才动?”没想到儿子很无辜地回答:“我没有要你那么大声地说话啊,明明是你自己想骂人的。”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会问家长在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自己的情绪怎么样。

2、做好榜样

如果妈妈自己是一个爱美,善良,尊重他人,自律的人,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下学会这些特质。举个简单的例子,Frida老师在准备课程的时候,都会先把情绪,神态,说话的语气语调调整到自己最佳的状态才录音。我家宝贝看到这样的我,就会有意无意地学着我的样子,面带微笑,扬起音调念一句:“成长之路,朝华相伴!”

3、正面管教

在管教孩子时,父母一定要明确指出孩子的错误,教给孩子正确的做法;避免使用粗俗的语言抨击孩子,更不可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尤其要避免使用类似“你总是……”“你从来不……”等措辞。因为在这些说法里,父母不但没有明确指出孩子到底错在哪里,还一味地暗示孩子整个人都有问题,长此以往就容易让孩子变得自暴自弃。

歌手吉姆·莫里森说:“最重要的自由是成为真正的你。”

希望我们每一个家长都是自爱、自信和拥有完整自我的人;希望孩子们都能学会爱、学会尊重、学会保护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