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真实的光绪皇帝:软弱是假象,脾气很暴躁,暴毙前长年

 风吟楼 2019-06-12

光绪皇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样的,4岁继位38岁去世,在位34年空留一生叹息,一生都是软弱无能。确实,光绪从登基的那一刻,似乎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成为傀儡皇帝。

同情弱者,是每一个人的本性,长久以来光绪也是人们同情的对象。查阅资料,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光绪大婚后亲政表现出两个极端,有时候精神抖擞,要努力处理朝政;有时候则无精打采,整日意志消沉。

翻看光绪老师翁同龢的日记,字里行间我们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原来那个清秀文弱的皇帝,有着完全相反的一面:暴躁、偏执、骄纵、目空一切。早在光绪12岁时,翁同龢就发现了这个学生的性格异常。

比如光绪九年三月十五日,光绪在后殿里突然大发脾气,原因不详,在生气中光绪用手拍打钟表上的玻璃,碎玻璃将手扎得鲜血淋漓;六月二十日,光绪又生气了,还把太监的脸都打破了。

如果暴躁的性格,让人不寒而栗,正如翁同龢在日记中写道,“圣性如此,令人恐惧。”光绪是皇帝,只要一发脾气就无数人俯首在他面前。对那些太监宫女们来说,抬头看一眼皇上,都是令人生畏的事情。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每当回想童年,我脑子中便浮起了一层黄色,轿子、椅垫子、窗帘等等,无一不是黄色。要知道这些黄色只能自己拥有,从小就让我形成了唯吾独尊的意识。”

末代皇帝溥仪尚且如此,光绪更是如此。畸形的生长环境,健全的人格始终没有完全发育起来,许多心理特征仍然停在了儿童阶段。这样的结果就是:光绪成年后仍然变现出如同儿童一样的缺乏耐心、又十分固执,一旦要有所需求就希望能立刻得到满足。

不仅如此,当光绪自我意识觉醒后,势必希望能有所作为,可大权被慈禧太后牢牢掌控,这让他苦恼不已。根据光绪本人口述的病史记录《病原》中记载,光绪遗精已经有20多年,临死前一年每月很多次,冬天较为严重,可见光绪体质很不好。

身体的抱恙,让光绪更加苦闷,把怒火发在了御医们身上,“屡服汤药,寸效全无”、“名医伎俩,仅止如此,实在可叹!”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暴毙,临死光绪的病症是这样的:胸闷气短,咳嗽不断,大便不通,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全身疲倦乏力。到了傍晚时,肢体发冷,牙关紧闭,进入昏迷状态,不久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