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读懂、利用初中数学教材目录?让你少刷几百套题!(初三学生必深读)

 浅nharnyll9eu0 2019-06-13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上海市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目录,如何读懂数学目录,以及如何利用好数学目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

沪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点击可看大图)

大家看到这张表格,想到的可能是这表格对学生没什么用,只是经常放在书本首页的一个摆设罢了,有什么值得去研究它呢?如果您这样想,不但外行,而且大错特错了。

初中数学的教材目录,不但非常重要,而且对老师教学和学生成绩影响很深。读懂、利用好,至少有以下3点好处:

1、目录的首要作用,在于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框架和体系。清楚框架体系之后的好处是:

不管我们学到什么地方,及时地打开目录看一看,就清楚自己学到哪儿了,前面学了多少,后面还有多少要学。有利于学习计划的安排,尤其是从中考准备,初中四年的长远角度看,计划的重要性更大。

这就好比,我们平时读一本书时,不可能或者极少情况下能一次性一口气把一本书读完,那么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读到中间,时间隔得久了,估计前面的已经忘的差不多了,而且读到后面,脑子里也开始混乱了。但我们能在每一次接着读的时候,先看看目录,自己读到哪儿了,这样就不会出现上述的问题。

很简单的例子,到了初三的学生,你问他,你们初中数学都学了那些内容?一脸懵逼。一会说函数,一会儿说三角形、四边形,一会又说方程,完全无章法。

如果真正梳理清楚了,大脑里会清楚,初中四年都学了那些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之间是如何逻辑关联和知识衔接的。

例如,我们常说:x , y,是什么?是数,代数。那x+y呢?是式,对吧?!那x+y=1呢?是等式。两个等式,用大括号括起来是什么?方程。那y=x+1呢?一元一次函数。那y=x²+2x+1呢?一元二次函数。

现在来看看,后面的一元二次函数和一元一次函数,怎么来的?都是在前面的数、式、方程的基础之上来的。

所以,六七年级的学习,是为了给初二初三打基础。尤其是给初三的综合类知识学习打基础的。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同学到了初三时,说自己二次函数不懂,或者二次函数与几何放在一起,就蒙了。

这也就更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学生在面对中考真题和一二模考试的最后3道压轴题——数形结合题时,总是手足无措,不知所云,俗称变态难!

其实,那是因为你既没弄懂函数,没弄懂函数是因为前面的式、数没学好。而且又把几何没学好。所以很自然的,当把二次函数与几何放在一起时,数形结合,自然就懵了。

更可惜可憾的是,错了一次,后面经常错。虽然补课也补了,刷题也刷了,以前常错的地方,却还是会错。后面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以及如何解决这个大家头疼的祸根。

2、了解目录、读懂目录的第二个好处,是能解决大家长期的一个痛点:

上课时明明听懂了,但是下来做题时又不会了,考试时一紧张就更蒙了!

这个问题的根源,绝大多数程度上在于老师,而不在学生。

很简单的道理,一是老师没有讲透彻,所以学生听的朦胧如烟雨,似懂非懂。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孩子怎么可能会听不懂?

二是,老师也没搞清楚这个课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多数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总是,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甚至于有些老师,一本教案,用一辈子。

他们经常想的是怎么把课上完就好,很少或者可能根本没想过:学生最紧要的是什么问题?当然,应试!上不了好高中,将来怎么考好大学,学好专业?甚至连高中都上不了,一切免谈!

那就很明确了:考试怎么考,学生就要怎么学!考试怎么考,学生怎么学,老师就要怎么教!

而这个问题,想清楚不难,但是要落实就难了,因为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教研,去做真题分析,去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整个学习动态。

那么这又跟目录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先来看看,教材的编排组织方式,有两种:

一是,螺旋式。就是指,教材里的内容,前面出现过的,后面会反复重复出现,目的是为了达到巩固和强化的作用。

二是,直线式。就是指,教材的内容,前面出现过的,后面不再重复出现。例如大学的教程,多是此类的。知识是一个版块一个版块很明晰的。

我们再来看看,沪教版的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先看六年级的,黄色方框部分,是代数部分。蓝色椭圆部分,是几何知识。

七年级的,看看黄色方框,代数;蓝色椭圆圈,几何。

而且,七年级的是在六年级的基础之上演化深化而来的。也就是说,七年级的以六年级的为基础,螺旋式上升。

再看看八年级的,跟六七年级的一样。也是在六七年级的基础上的加深和拓展。

很明显,这是螺旋式的教材编排组织形式。

螺旋式的教材编排组织形式,对于初中和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从思维认知发展的阶段水平上,是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思维认知特点的。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们的思维认知方式特点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学习知识需要不断重复和强化,才能达到目的。

这种教材的编排组织形式,对于语文或者英语类的学科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数学,问题就大了。

问题大就大在:学生在学校学的时候,老师是就这样按部就班的教,所以学生学完所有的知识,是零散而又搅扰在一起的。学完脑子里一锅粥,所以很正常问他们学了那些,一脸懵逼的不清楚。

但是,考试的时候,试卷是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板块一个知识板块,这样分布很明显的去考的。(之前在公众号文章发过中考数学试卷结构分析,可参看:上海中考数学常考点、重难点及考试规律简析

所以,老师教的方式、课程内容编排组织,和考试时试卷的考查形式和试卷内容编排组织,形成了很大的反差,或者说二者对于知识的组织形式很不匹配,导致了一个普遍性而又致命性的很大问题:

教 考 脱 离 

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所以,我们通过目录,搞清楚了教材的编排组织形式是螺旋式的,而考试时又是按照知识点和知识板块进行考查的,所以平时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这个意识:把知识具体到点,点与点相连,形成板块。

这样一个点一个点,一个版块一个版块,不仅有利于学习时的逐个攻破,当后面总复习出现问题时,也能快速定位到具体的点上,解决起来,既快又准!

一个点一个点,一个版块一个版块逐个攻破,对于不太喜欢或者对于数学没自信的同学,也是一个逐渐建立自信的过程。因为每解决一知识板块,或多或少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3、读懂目录,用目录的形式思维去学习和理解知识逻辑关系,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简单直白点说,第1点我们提到了,要善于利用目录,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其好处不仅在能时刻清楚自己的学习进度,以便于做好计划。更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下面:

我们通常去辅导班上课,上课的形式无非是:

一是,照着教材的进度,一起学,学校讲到哪儿,辅导机构教到哪儿。

二是,学生一去辅导机构,给大量的题,每天刷几套题,老师再讲题。

三是,机构有自己的独立讲义。老师讲课时,会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掌握程度,结合学校的教学进度,适度做出增删和调整。

三种形式的辅导班上课方式,高低之分,一目了然——第三种有独立的讲义的最好。

那么,这样的独立的讲义体系的形成,首要的是必须清楚螺旋式的教材编排组织形式与中考考试形式之间不契合的弊端,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关联,把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重新编排,按照考试的考查特点,进行知识板块化组织,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这跟目录是有关系,从目录就能看的出来。但是跟我们学习效率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关系!而且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涉及到辅导班的选择问题!

我们前面说的三种辅导班形式,第一二种肯定是不值得去的,直接pass掉!但是第三种辅导机构也不是说,只要有本独立的内部讲义,就很好很值得去。

有了独立的讲义,这才是第一步的工作。辅导班上课时,不能把一本讲义又是照本宣科地从头到尾讲完。

还有更重要的第二步是,根据考试的实际考查情形,深度钻研每一年的每一道题,进而整体掌控,总结出考试规律,也就明确了考试常考的地方在哪里,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了。

这样,在形成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再突出重点、难点,讲课时老师根据丰富的经验,再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给学生。因为重难点突出了,老师讲课轻松,学生学习也轻松。

第三步,才是给适量的题目,大规模的大量演练,提高熟悉度和应用能力。

所以,如果辅导班是与学校的教学进度一样去辅导,不是炒冷饭,就是相当于在大量无效率地重复性复习。

如果辅导班,没有前面两步的铺垫,没搞清楚知识体系和板块,也没搞清楚考试的常考点和重难点,一上来就刷题,会的你永远会,刷一两遍你就会。不会的你永远不会,刷一百遍也不会。

所以,对于辅导机构的选择,大家一定要清楚上课的思路架构和具体的操作细节。只有经过三个严格的环节:

独立体系化讲义

考试教研重点难点突出

适度大量刷题

才能既学懂了知识,又针对了考试,还提高了能力。

总之,掌握好教材的目录体系,把控好自己的进度,能利用目录的好处,提高学习的计划性,也要从教材目录发现问题,提高学习与考试的针对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