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侧入路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果儿核书库 2019-06-13

体位及术前准备

  • 可选择全麻、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麻醉;

  • 侧卧位,骨突部垫软垫保护,患肢在后,健侧在前;

  • 患侧大腿根部上止血带。

切口体表投影

  • 使用Marker笔自外踝尖上方1.5cm开始,在腓骨后缘至跟腱前缘中点处开始,沿腓骨向下至足底皮肤与足背皮肤交界处,然后弧形转向前方,止于第五趾骨基底部,远端切口略向上。

手术入路

  • 跟骨时松质骨,血供较为丰富,很少出现缺血坏死,因此为了保护皮瓣的血供,应全层切开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直至跟骨骨膜下,不做分层解剖。

  • 在翻转皮瓣时,紧贴跟骨外侧骨面剥离软组织,亦可将跟骨表面的骨膜剥离,一起随皮瓣翻转。

  • 不显露腓骨肌腱和腓肠神经,而是将其同皮瓣翻向近端;在跟骨一侧切断跟腓韧带、跟距韧带,显露跟骨外侧面。

  • 使用No-touch技术,沿皮瓣的对角线,在腓骨、距骨、骰骨上打入克氏针并折弯固定皮瓣;避免使用拉钩显露,反复调整拉钩位置并大力牵引有可能进一步破坏皮瓣血供。

  • 近端向上切开关节囊显露距下关节,向远端分离显露跟骰关节。

骨折的复位与内固定

  • 跟骨骨折复位是以载距突骨块为模板,从前至后,从内至外以此复位,在内侧骨块复位前,不要试图进行其他部位的骨折复位。

  • 首先翻开或临时取出外侧壁的骨折块,显露跟骨体和关节面骨折块,根据术前CT结果判断关节面是否有继发骨折线,将碎骨块临时取出,清理凝血块和无法复位的碎屑。

恢复跟骨的高度,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协助恢复跟骨的高度:

  • 将剥离子插入“原发骨折线”即跟骨结节骨块与载距突骨块之间,向下、向内撬拨跟骨结节骨块,恢复跟骨结节骨块和载距突骨块的位置。

  • 也可以在跟骨结节骨块,从外向内置入一枚粗的克氏针或Schanz螺钉,作为摇杆,向后、向下牵引恢复跟骨长度,同时可以矫正跟骨的内翻畸形。

  • 临时固定:当跟骨结节骨块和载距突骨块位置恢复,自跟骨结节内侧,从后下向前上置入2枚克氏针,将跟骨结节骨块固定在载距突骨块上,克氏针的位置要避免阻挡下一步的固定。

  • 注意跟骨的轴线:取侧卧位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跟骨倾向于发生内翻,因此在复位和固定时一定要时刻留意跟骨的轴线,预防并及时纠正跟骨内翻。

  • 注意跟骨的宽度:透视跟骨周围,观察内侧壁复位情况;同时在轴位上,可以观察到跟骨的宽度,如果跟骨宽度增加,往往意味着跟骨的长度尚未完全恢复。

  • 距下后关节面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先复位跟骨内壁骨折,然后再进行关节面骨折的复位和固定。

  • 对Sanders Ⅱ型骨折,可以用剥离子向上撬拨,抬起被压缩的关节面,将关节面骨块同载距突骨块恢复正常解剖关系,克氏针临时固定;

  • 对Sanders Ⅲ型及以上类型的骨折,采取从内向外复位的顺序,在直视下复位骨折块,每复位一层,斜行置入克氏针临时固定,在完成最终复位后,置入2枚克氏针穿过所有的关节面骨块,完成复位;

  • 如果固定于载距突较为困难,也可用克氏针将复位的骨块临时固定于距骨;

  • 采取Broden位透视,确定关节面的复位情况。

前方关节面的复位和固定:

  • 注意恢复Gissane角,重建前后跟骨骨折块的关系,若其他骨折块复位良好,该步骤将较为容易;

  • 透视侧位,确定Gissane角已经恢复。

外侧骨折片的复位和固定:

  • 根据骨折压缩、骨质缺损情况决定是否植骨;

  • 最终将外侧骨折片覆盖于其他骨折片上,该骨块的复位和固定靠跟骨钢板的压迫作用完成;

  • 在最终固定前,应再次透视,确定跟骨的高度、长度、宽度以及力线均已回复。

跟骨骨折的最终固定:

  • 尽管跟骨钢板的外形各不相同,但设计理念基本一致,都是将螺钉置于骨小梁密度较高的区域,并通过压迫作用固定外侧壁骨块;同时跟骨钢板采用薄型设计,避免了医源性增加跟骨的宽度。

  • 近年来退出了跟骨锁定钢板,用于固定粉碎性跟骨骨折和骨质疏松跟骨骨折。

  • 固定的要点如应解剖部分所讲,应将螺钉尽量置于骨小梁致密的区域,包括:载距突、距跟后关节软骨下骨、Gissane角下方、跟骨前外侧、跟骰关节软骨下骨等部位;

  • 跟骨内侧有神经及血管行走,特别是跟骨前侧及距下关节以下部分,螺钉若过长,则有可能损伤胫神经、血管,甚至拇长屈肌腱,钻孔、置入螺钉时应用另一只手在对侧仔细触摸,或应用透视确定螺钉长度。

切口关闭

腓骨长短肌腱的复位:

  • 高能量损伤造成的跟骨骨折,可能伴有腓骨肌腱支持带的断裂,从而造成腓骨肌腱半脱位甚至脱位至腓骨前方;

  • 术前通过查体、CT评估可以帮助诊断,术中完成跟骨固定后,应再度检查是否合并该损伤。

  • 当跟骨外侧壁解剖复位以后,腓骨下窝的结构随之恢复,利于腓骨肌腱复位;

  • 在切口的垂直部,向近端分离出腓骨长短肌肌腱,注意分离时保护腓肠神经,不要破坏皮瓣的完整性;

  • 将肌腱复位与腓骨沟内,使用铆钉修复至少一处支持带的解剖结构。

  • 当内固定完成后,应及时去除用作显露的克氏针,在伤口内填塞生理盐水润湿的纱布,压迫止血后松开止血带,观察出血情况,并彻底止血。

放置引流管:

  • 注意引流管端应该置于跟骨外侧,L形皮瓣下方,避免皮瓣下积液导致皮瓣漂浮、坏死;

  • 引流管自小腿肌肉软组织稍丰满处穿皮肤,通常自切口近端腓骨后方另取一出口戳出,切勿将引流管自L形切口尖端引出;

  • 引流管接负压瓶,保持负压引流。

缝合关节囊后分两层缝合伤口:

  • 皮下组织应用可吸收缝线缝合。有文献报道,皮下缝合时应用单股可吸收缝线较编织缝线在降解时反应略小。

  • 自垂直和水平部分的两端开始向中间间断缝合,此时先不打结,可以通过调整针距使L型皮瓣顶角皮下无张力。

  • 自两边至皮瓣顶角,完成所有缝合自两端向中央顺次打结,这样可保证每一针缝得结实。

  • 对于皮肤表层的缝合,有的学者推荐使用连续皮内缝合,也有的文献推荐采用Donati-Allgower改良垂直被褥式缝合法间断缝合皮肤,纱布加压包扎。

伤口负压治疗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伤口治疗中的作用:

  • 跟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出现伤口裂开或皮缘坏死时,负压吸引治疗(VSD)利于创面愈合。

  • Stannard等的研究表明,术后伤口负压吸引治疗作为常规手段,可加快伤口愈合并且解决术后的血肿等问题。

  • 负压治疗可以吸除血液、渗出液和组织间液,去除炎性因子和潜在的感染源,并且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 对于开放骨折,在术后即可应用伤口负压治疗,能有效减少术后伤口并发症。

术后处理

  • 每日换哟,保持切口干燥,观察皮瓣情况,若伤口渗出较多,可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

  • 手术3~4d后,当切口引流液持续<5ml/d,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 非负重短腿石膏功能位固定出院。

  • 术后加压包扎2周,2~3周拆线。

  • 术后3周时,穿弹力袜,行距下关节功能锻炼。

  • 术后12周可负重。

  • 术后6个月正常活动。

经验与教训

  • 皮瓣的保护:切口并发症是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严重并发症,文献报道切口皮肤坏死发生率为8.5%~10%,深部感染发生率2%;

为了减少发生率,术前、术中、术后采取一系列技巧加以保护:

  • 手术时机的判断:急诊手术通常在6h内进行,足跟外侧出现皮肤张力升高、淤血、张力性水疱是手术的禁忌症,应该延期手术至伤后10d以后(<21d),根据皱褶实验的结果判断手术时机。

  • 手术中皮瓣的游离和术野暴露:手术时应切取全层厚度的皮瓣,避免分层剥离;应用No-touch技术使用三根克氏针并折弯,协助固定皮瓣,避免反复拉钩损伤皮瓣血供。

  • 闭合伤口的技巧:分两层缝合,皮下组织应用可吸收缝线,自切口两端开始向中间间断缝合,此时切勿打结,使L形皮瓣顶角皮下无张力,再自两端逐个打结;间断缝合皮肤,纱布加压包扎。

  • 引流的技巧:引流管端置于L形皮瓣下,避免皮瓣下积液;引流管自小腿肌肉软组织稍丰满处穿出皮肤,切勿将引流管自L形切开尖端引出;引流管接负压瓶,保持负压引流。手术3~4d后,当切口引流液持续<5ml/d,可考虑拔除引流管。

  • 术后可以应用负压伤口治疗的方法,及时去除局部的血液、浆液渗出和组织间液体,去除炎性物质和潜在感染源。

关于植骨:

  • 由于后关节面下方中立三角区的存在,正常情况下即缺少骨小梁结构,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此处的骨缺损不采用常规植骨。

  • 对于严重的关节面压缩骨折,为了避免复位后位置的丢失,可以进行植骨。植骨材料可以使用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骨材料,注意人工骨材料不易过多,避免溶解、吸收过程影响伤口愈合。

文章不错,点个好看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