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在把疫病当炭疽在打药?先判断好再治疗,别让辛苦钱都打了水漂!

 阿弥陀佛4c1tmc 2019-06-13

今年春夏季雨水较多,柑橘疫病、炭疽、褐斑等病害高发,特别是疫病较多,它发病时期、发病症状都和炭疽十分相似,容易混淆。很多用户反馈,为什么用咪鲜胺打“炭疽”效果很差,这种时候就要警惕了,是不是误把疫病当成炭疽来治了?

炭疽病、褐斑病和疫病,是由不同种类的真菌引起,使用的治疗药剂也不相同,这三个病害危害柑橘都会产生褐色的病斑,极为相似,经常把果农们弄迷糊。

果农朋友常常把褐斑当炭疽打,把疫病也当炭疽打,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劳力,同时也错过了病害的最佳防治时间,得不偿失。

下面将带大家重新认识这三个病害,并加以区分,针对性的用药,争取一招制敌。

图2叶片症状对比 

柑橘疫病

病原:多种疫霉(低等真菌)


危害部位:1、危害枝梢果实,称为疫腐。2、危害主杆,称为裙腐。3、危害幼苗称为苗疫病。多数从叶柄发病,开水烫伤状似的。病健边界清晰,叶腐烂(高温多雨)。


发病规律:雨季、湿度较大容易发病,病部表面有白色菌丝,受害脱落的果实、树皮有腐臭味。

叶片感染

果实感染

柑橘炭疽病

病原:盘长孢状刺盘孢菌(高等真菌)


危害部位:1、危害枝梢果实以叶片为主。2、危害成熟期果实。

多数从叶尖发病,开水烫伤状似的,有轮纹状病斑。病健边界不清晰(慢性边界清晰)。叶腐干枯(慢性后期多穿孔)。

发病规律: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发病,全年均有发病机会。

炭疽叶片

炭疽果实

炭疽VS疫病

柑橘褐斑病

病原:链格孢菌(高等真菌)


危害部位:嫩叶、枝梢为主。

发病规律:已展叶,但尚未革质化的叶片最感病,一旦发病,产生褐色斑点,病斑迅速扩大,由于毒素沿着叶脉扩散,形成带尾须状的病斑。

一、危害部位和时间

1.主要危害部位的区别

炭疽病

嫩叶、嫩梢、老叶、枝梢和果实

褐斑病

嫩叶、嫩梢、花、幼果、果实

疫病

苗疫病:嫩叶、嫩梢、幼苗

裙腐病:茎基部

褐腐病:枝梢、果实

2.发病时间的区别

炭疽病

高温高湿易发病,夏秋梢期发病较重

急性炭疽病主要在春季危害梢

褐斑病

4月下旬-6月中旬,8月上旬-10月中旬为高发期

春秋梢期发病重,夏梢期发病轻

疫病

春夏两季是苗疫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幼苗

果实上褐腐病发病高峰期是9月中旬到10月中下旬

二、症状上的区别

1.枝叶上的症状区别

炭疽病

多从叶缘、叶尖端或叶柄基部腋芽处开始发病

急性炭疽病呈开水烫状,病斑边缘模糊不清晰

慢性呈淡褐色,病健交界清晰,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

褐斑病

初生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小点,有黄色晕圈,略凹陷,常有带尾须病斑,枝梢病斑相连造成枯死

疫病

(苗疫病)

多从小枝、叶柄分叉处发病,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随后逐渐扩散变褐色,幼株枯死


图3枝梢症状对比  来源:小桔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