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同北魏墓被盗严重,但墓中有样“诡异”的宝贝却揭示墓主身份

 历史解密坊 2019-06-13

山西大同,在历史上,这个城市与北魏有着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从2005年起,考古人员对大同的北魏墓葬陆续开展考古挖掘。其中有一座墓葬被盗掘严重,基本上已经找不到任何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可是,考古人员却还是从盗墓者遗留下来的“宝贝”,找到了揭示墓主人身份的线索。那么,这件被盗墓者遗忘的“诡异”的宝贝,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呢?它又如何提示墓主人的身份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历史上,北朝的历史加一起也不足二百年,而北魏定都大同的平城,就有近一百年的时间。而在山西大同,就留下了无数北魏文化遗产。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多少年来,考古人员陆续在大同的地下,发掘了大批北魏时期的古墓。在这些北魏时期的古墓中,位于山西大同沙岭的7号北魏墓葬很有代表性。2005年7月2日,考古人员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7号墓位于墓群的北部,坐东朝西,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但却已经破坏严重,墓顶早已没了踪影,而且,木质葬具可以辨认的,只有几段木棺的侧板,还有棺底的一些用于防潮的木炭,在墓室的东部,考古人员找到两段骨头,经过鉴定,是殉葬的牛的腿骨。除此之外,连墓主人的骨架都没有发现。墓主人是男是女?是大小还是小孩子?考古人员找不到一丝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线索。照这样看来,7号墓注定是个谜,连墓主人的身份,怕是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了。

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考古人员却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在墓室的四壁和甬道的顶、侧部,发现了总面积达24平方米的壁画。这些壁画以红线起稿,再用墨线勾勒,并涂有红,黑和蓝三种颜色。我们都知道,古人的墓室里的壁画内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写照,另一种,则表现了当时神灵崇拜的社会状态。7号墓的壁画中,在甬道的顶部,绘制了一幅伏羲女蜗图。在这幅伏羲女蜗图中,伏羲和女蜗头戴着花冠,两手各自袖于胸前。他们的下半身布满了鳞片,并且两条长尾还交缠在一起。这些,是典型的东方风格。可是,在一般的伏羲女蜗图像的手中,本该是手持着“规”和“矩”,在这个古墓的壁画上,却变成了一种宝珠。经过专家确认,那是摩尼宝珠。这个摩尼宝珠很有来头,本出自佛经,是典型的非本土产物。仅从这一点,考古人员就能确认,墓主人不仅身份较高,而且,还是个当时的“外国人”。

考古人员乘胜追击,又在墓室的东部,找到了一些残留的,破损严重的漆皮。当年,漆器对于盗墓者来说,远不如金银,甚至是铜器,铁器值钱。所以,漆器才被随意丢弃。今天,漆器的木胎已经糟朽,只剩下一些漆皮。考古人员将这些漆皮收集,玩起了拼图游戏。拼图的结果 ,不仅整理出一幅夫妇并坐图,还拼出一段墨写的,隶书题记。这个题记共三列,文字为:元年岁次豕韦月建中吕廿一日丁未侍中主客尚书 领太子少保平西大将军 (残缺字数不详)破多罗太夫人 殡于苐宅迄于仲秋八月将袝 于殡宫易以 慈颜之永住 无期欲 之德昊天 极 莫 岁月云。

这个题记,首先向我们证明了墓主人的死亡时间,是在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农历四月二十日,死于家中。其次,证实了墓主人的身份是破多罗太夫人。在历史上,破多罗是一个部落,属于鲜卑的别种,他们到武帝拓跋珪天兴四年左右,就迁到了山西平城。

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基本知道7号墓的主人,是鲜卑族破多罗部的一位太夫人。但是,因为资料有限,我们知道的也仅此而已。可这已经足够证实了考古的魅力,只有考古,才能从时间遗留的蛛丝马迹中,找到那些已经被淹没的历史,才能让我们了解到古人的生活竟然如此的精彩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张洪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