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特点 苹果树落叶后,幼树主干或较幼嫩的枝条上常会出现许多半月形的疱疹状突起,仔细挑开疱疹的表皮,可以见到整齐排列着七八粒黄白色的卵,这就是大青叶蝉产的卵块。第2年春天卵孵出若虫后撑破树表皮,造成许多的半月形伤口,危害严重时使枝条失水、干枯。幼树和苗木受害后易被风吹干,冬季易遭受冻害,这是西北地区苹果幼树“抽条”的原因之一。 大青叶蝉危害状 形态特征 大青叶蝉雌成虫体长9.4~10.1mm,头宽2.4~2.7mm;雄成虫体长7.2~8.3mm,头宽2.3~2.5mm。头部正面淡褐色,两颊微青,在颊区近唇基缝处左右各有1个小黑斑;触角窝上方、两单眼之间有1对黑斑。复眼绿色。前胸背板淡黄绿色,后半部深青绿色。小盾片淡黄绿色,中间横刻痕较短,不伸达边缘。前翅绿色,带有青蓝色泽;前缘淡白,端部透明,翅脉为青黄色,具有狭窄的淡黑色边缘。后翅烟黑色、半透明。腹部背面蓝黑色,两侧及末节为橙黄带有烟黑色,胸、腹部腹面及足为橙黄色。 大青叶蝉成虫 大青叶蝉卵为白色微黄,长卵圆形,长1.6mm、宽0.4mm,中间微弯曲,一端稍细,表面光滑。 大青叶蝉卵 发生习性 该虫1年发生3代,以卵在苹果树枝条或苗木的表皮下越冬。次年苹果树萌动至开花前卵孵化出若虫,若虫迁移到附近的杂草或蔬菜上为害。第1、2代主要为害玉米、高粱、麦类及杂草,第3代为害晚秋作物如薯类、豆类等,这些作物收获后又转移到白菜、萝卜上为害,10月中下旬成虫飞到苹果树上产卵越冬。夏卵期9~15d,越冬卵期长达5个月。 防治技术 (1)农业及物理防治 幼树果园不要间作白菜、萝卜、胡萝卜、甘薯等多汁晚熟作物,如间作应在9月底以前收获,切断大青叶蝉向果树转移的桥梁。幼树果园在成虫产卵前进行树干涂白,涂白剂配方: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2份、食盐1~2份、黏土2份、水36~40份,加少量杀虫剂。成虫在树干产卵后用木棍擀树干表面,压死虫卵。成虫发生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化学防治 幼树果园或山地果园,在虫量发生较多时,于10月上中旬成虫产卵前及时喷药防治成虫,喷药1次即可,并注意喷洒果园周围及果园内杂草。常用药剂有: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等。 大青叶蝉防治技术图谱 声 明:本文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闫文涛、仇贵生、岳强、张怀江、孙丽娜等,感谢果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对《中国果树》的大力支持。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和网站如需转载,须在正文前注明来源:中国果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