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题 “劣势”决定了人生? 很久之前,第一次听说“木桶效应”的时候有种奇怪的感觉,但具体说,也说不上来。 现在突然回想起这个事情,花了点时间思考了这个问题,同时想到可以拿来做推送(这么随意?),稳赚不赔。 木桶效应 劣势起决定作用? 02 即“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大多数人应该都听说过,这个理论本身也比较简洁。 投射到生活里,也就是说:决定你怎么样的,并不是你的优势,而是你的劣势有多长。或者说:不管你的优势有多么优秀,只要你劣势也十分明显,那么优势也没什么用。 这个理解应该没问题吧。 但这个逻辑,又觉得很奇怪。 奇怪在哪? ——与常识不符啊。照正常思路,一个人的优势不仅是有利的,甚至很大程度上可能因为优势忽略劣势(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仅限某方面达到“极致”)。 在这种矛盾之下,有了“新木桶效应”。 图片表意,简洁明了。 虽然这种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优势的绝对作用,不过……问题又来了。 先不说这种理论里的木桶是不是稳定(显然不)。 即使是,也能看出随着长木板的增长,由于倾斜程度的增加,盛水量的增加速度也非常有限。对应到生活中,也就是说即使花费大量精力去加强自己的优势,获得的收益也是极低的(这还是在获得一定成果的前提下)。 这一点依然与实际生活中的思路是不统一的。 前面说了,实际生活中,优势往往比劣势更重要,为什么? 人与人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 因此只要你的优势给别人带来的利益(大多是心理上的影响)大于你的劣势带来的反面影响,那一般来说,都可以继续维持人际关系。 因为谁都知道“人无完人”这个道理,人们对普通人“普通”的定义也十分模糊,一些不是很差劲的劣势往往不会被其他人在意,即使真的糟糕透顶,那被提起的频率也低得可怜(尽管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处于聚光灯下,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引人注意,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当然了,如果有人对你很不友好,那你的任何缺点都会被放大,这确实没什么解决方法。 而优势往往会成为闪光点,让你变得与众不同,如果自己的优势足够强,那么很大程度上会掩盖自己的劣势。 结论 对于劣势,确实应该尽力去弥补以让其不那么“劣势”,但更多的,我们应该花精力去发展自己的优势。 不同于“木桶理论”,优势的作用远比其表述的要大。 决定我们的,绝不是劣势项。 另一个原因,无论如何去弥补劣势或者平衡自己的各项,最终也不过成为一个普通的“水桶”,自然是不差的,但大多数人都不甘于此。 当然,并不是说“木桶效应”就是错的,毕竟只是一个心理学效应,而且更多的是运用到管理方面(即认为每个板都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分组),确实鲜有运用到人自身的。 只是最初理解有偏差,后来萌生了这种想法,就当闲谈看看吧。 推理|解密|探索|书影 尽可能包含推理的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