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美毕设作品展 | 37件优秀照明作品大赏!

 元导 2019-06-13

又到一年毕业季!5月29日起,为期半个月的2019届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拔尖人才实验班毕业作品展&照明艺术设计本科毕业作品展在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坦克库大厅举行。

灯光不只是一种艺术介质,也是一种艺术的语言方式。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照明艺术设计永远站在以人为本的出发点上,用光去捕捉生活美好的瞬间,用光去照亮人性每一个角落。学生们试图在不同空间中,使光与其他物的碰撞中点燃我们的激情,唤起人们的思考。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川美学子的世界,感受TA们满腔的热情、开放多元的理念,富有创造力的大脑和充满表现力的双手......

展览时间:2019年5月29日-2019年6月14日

展览地点: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坦克库

四川美术学院2019届

拔尖人才实验班毕业作品展

1

流光——皇冠大扶梯照明艺术设计

作者:冯滔

设计理念:作品将山势起落的典型视觉元素符号提炼为折线构成的形式,力求展示山城文化的记忆。为了更加突出皇冠大扶梯的大落差空间体验,作品以仿生蜘蛛织网的形式虚拟成为一个深渊洞穴的视觉空间,营造出既现代又神秘的视觉体验效果。

2

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与提升——

团结路天桥光艺术设计方案

作者:言璐

设计理念:设计作品名称叫做“火日”,灵感来源于埃利亚松的“双重落日”,灯光色彩营造出来的氛围触动了我。在生活中,我认为最能打动我的光艺术作品就是落日,色调很好看,它总能给我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凝聚了力量,承载着生活的美好。因此我在天桥上搭建了一个偏心圆装置,选用红色玻璃材质,在天桥四个出入口的两侧设置了橙色方柱套在红色玻璃上,运用灯光营造的氛围来模拟日落。

3

ERT曾家岩地下通道照明设计

作者:李雯

设计理念:该项目是打造一条以梦幻、星空、重庆为主题的地下通道。由于项目选址位于三峡博物馆、市政府和人民大礼堂交接处,来往市民和儿童较多,本着以科普为主、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的目的,在大门入口电梯天花处以投影的方式,向孩子们科普十二星座、银河星系以及太阳系、地球的形成,让市民和孩子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自然的魅力,热爱科学,热爱重庆。

4

城市交通空间照明艺术设计——

团结路口天桥照明设计

作者:喻媛媛

设计理念:作品设计意图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使照明效果与周围环境相结合,突出天桥的结构美。以杨家坪环道人行天桥为例,参照大量存在的、经济型天桥的各部位构件,根据其特点和造型,每个部位设计出三到五种照明效果和安装方式,并且选择满足功能需求的结构化灯具,通过重新组合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其次对未建天桥的灯光设计提供参考,可根据周围环境进行不同选择,融入城市空间。

5

黄桷坪地区城市空间光艺术美学设计

作者:张渊 刘亮 汤红银

设计理念:装置是由烟囱、钢架、基座和多媒体视频组成。烟囱模型是参照九龙电厂烟囱形象,钢架表现的是抽象化的周边建筑环境。我们采用多媒体投影的形式为饱经风霜的“烟囱”进行涂鸦,用投光的方式为钢架“染色”,意在为单调的工业形象加上艺术化的比拟,以点、线、面的结合着重突出装置的构成感。

艺术和工业的碰撞,是我们这次创作的灵感来源。我们以此装置凸显与地域文化的联系,使艺术成为城市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

6

城市地下交通空间照明艺术——

直港大道地下通道照明设计

作者:刘霞

设计理念:作品设计在墙面用灯光营造出竹篮打水的氛围。人们通过地下通道时,墙面与天花不规则的形态透出波光粼粼的光影,墙面互动装置给地下通道这个场所赋予新的功能。透明亚克力板贴上镜面膜,内部藏入灯光表达出的重庆码头文化的剪影——来一场与码头文化的相遇。

7

《逐光碎片》——

Random pieces of light

作者:程婷婷

设计理念:箱有小孔,彷佛若有光,当眼睛凑近箱孔向箱内望去,几何的材料、镜面的拼接、镭射的四处折射把将观者拉向另一个维度,那是cd里的奇幻之旅与蒸汽波的碰撞。一个小孔便是一个梦境,是对光的追溯,是作者对于光学设计独特的把控和表达。请你进入我的梦。

8

《光之赏味》

作者:张思宇

设计理念:重庆是一座森林,站在高处,拨开云雾和那些繁盛高挺的“枝干”,才寻见在夹缝中生存的“灌木”。“灌木”低矮破旧隐藏颇深,是这里生长的原住民,它不锋芒毕露不光彩夺目,而新生的力量与老旧“势力”在交织碰撞,烟火气息也从中而来。我将老旧单元楼,楼梯采光花窗进行重组,通过花窗寻着光仿佛能闻到老居民区油烟机味道和一些楼道楼梯生锈的味道,微微的昏黄的是它们存在于夜晚的唯一痕迹。

9

《向上的力量》——

城市家具光艺术设计

作者:陈雨

设计理念:感悟向上的力量,坚定前行的初心。

10

遗·趣——空间中的非遗

作者:李凯玥 吴兆峰

设计理念:非遗很远?非遗很近。

本次设计的主题围绕着竹、锦鲤与飞鸟这三种中式元素延展开来,实地搭建20平方米左右的酒店卧室,通过刺绣、竹编、泥人、皮雕、书法、水墨画、青花等非遗手段运用在家具、床品等陈设品上,比如竹编吊灯、刺绣的置物架和竹制的屏风等,让非遗真正的融入到生活当中,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11

《沉浸戏剧》——夕聚

作者:黄莉翔 陈奕潭

设计理念:这次作品所做的设计是利用新型的陈设搭配手法,呈现“戏剧性”的空间,从人在不同环境和空间的不同感受入手,运用灯光与陈设品以及装置的相互搭配,沉浸式的引导体验戏剧空间,在整体调性的把握下,在和谐与不和谐的冲突与碰撞之间寻求联动以及平衡的关系。

12

找茶——未来时代商业空间设计

作者:杨彩云 张祯宏

设计理念:整个空间中使用了许多流线型的设计,它来自于滴入水中的涟漪,干净的白色和天然木材的颜色占据了整个空间,让客户更容易体验到茶道之美。随着步伐前进、靠近,视觉逐渐成为牵动触觉、嗅觉与听觉等感官的引导者,引领来客探寻茶道精神。而中间的围桌改变传统的茶饮店对座方式,让人们在品茶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地交流,让年轻人在追求高效率的当下,依旧不舍弃日常的仪式感,珍重每一个细微瞬间,不管世间潮水如何汹涌,这一点点苦涩的清香都可以用以抵抗洪流、守住本心。

13

万物生长——置物了了

作者:王秋浩 黄雨萱

设计理念:在我们的理解下,室内空间的舒适意义属性绝大部分来自于软装的实验。软装材料的组成和搭配则是人的生活体验直接主导者,材料的形式和被呈现的状态是实体也是抽象,其意义来自内部属性。

设计者把材料变成家居实体放置在被使用的空间,进而从材料到陈设物体,成为人密切不可分的生活必需品,这亦是人意识中的情绪体验、安居状态的表达。

因此我们的毕业设计这次课题是探索空生活空间中日常出现的不同材料搭配,这其中出现了许多有趣的材料装置和空间呼应。

14

伊乐摩多的光点影

作者:栗双 耿文哲

设计理念:色彩的碰撞,家具的重构,光影的错叠,一场视觉的把戏.

四川美术学院2019届

照明艺术设计本科毕业作品展

1

《峥嵘岁月》

作者:墨松

设计理念:《峥嵘岁月》以缅怀过去、展望未来为设计目的,纪念过去那不平凡的抗战岁月以及所有为自己美好未来奋斗的的年华。

2

《∞》

作者:马小钦

设计理念:无限的延伸感是现实与虚幻世界的中介,作品体现出重庆魔幻8D城市的特征。在研究光的特性的基础上,用玻璃、镜子等媒介“欺骗”人的眼睛,在技术上实现人视觉上的无限延伸感,同时映射情感上对无边界感的未知迷惘、沉思等情绪。

3

《指引——城市公共空间标识照明艺术》

作者:黎墨流

设计理念:具有导向性的“标识”是城市公共空间必备的因素之一。本件作品以“标识”为设计内容,结合本专业特点,用灯光装置的方式完成城市公共空间标识照明艺术,为城市公共空间增添趣味性与艺术性。“指引”不仅仅是指引着某条道路的方向,更是指引我们人生的方向。它既是一种标识,更是人生选择的方向。

4

《砖·筑》

作者:杨镇嫣

设计理念:这次设计的作品主要是为了赞美那些默默在身后工作的建筑工人们,展现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和生活奋斗的精神和态度。作品名为《砖·筑》字面意思是水泥砖堆砌的一个建筑场景,也是“专注”的谐音。

5

《囚》

作者:王菁

设计理念:照明装置围绕着“囚”的主题展开,光带来了光明,驱走了黑暗,现代人对光的滥用,让黑夜变得与白天无异。所以,人们必须去正视光在生活中使用带来的好与坏。

6

《光顾一生》

作者:刘倩如

设计理念:一生好比一棵树,我在那儿生根发芽,在那儿历经秋冬春夏。装置以树为雏形,生出枝丫,落下镜花。作品采用互动式的体验方式,人穿梭其间,风及人为的触碰让镜片旋转摆动,反射出不同的光斑舞动,缓慢渐变的灯光或沉浸或迷离,或净澈或艳丽。这是烟火人世。

7

《塑之岩》

作者:陈杰

设计理念:作品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为不规则几何体,反映出大量塑料垃圾堆积成山的现状;下半部分为流体造型,进行体块化抽象处理,反映人们焚烧塑料垃圾的现象,以此唤起人们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8

《照明艺术改变负空间

——城市商业空间地下停车场照明艺术设计》

作者:张旭

设计理念:本设计将运用简便、经济的照明艺术设计方案来改变商业空间地下停车场“消极暗沉”的面貌,为商场及顾客打造一个富有活力的空间。

9

《艺术美化城市交通

——团结路口天桥照明艺术设计》

作者:黄显惠

设计理念:整个设计围绕重庆印象和文化特色为灵感,取“山水城桥”为主题,将天桥加入上下起伏的彩色动态智屏,以此来取代原始的栏杆增强整个桥体的艺术性。透明的灯光装置不仅没有影响原来桥内外的视野,变幻的灯光增添了绮丽的夜景效果。

10

《景观照明设计

——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

作者:陈渝

设计理念:整体围绕校园景观夜景视觉效果来设计。此设计整体灵感来源于宇宙的神秘和色彩中的冷暖对比,利用灯光的色温冷暖转换和不同光色变化给人们带来非同一般的视觉体验。

11

《黄浦区小东门D地块照明设计》

作者:陈恩达

设计理念:“自然的光”是照明设计所追寻的一种理想状态,将自然空间的光效运用到室内空间中,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重新构筑起人与自然的联系。

12

《宁波合生凯悦酒店室内照明设计》

作者:杨瑷菱

设计理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影因光而生,因物而存。影,斑驳或摇曳,触人于感官,挑人于心悬。殊不知,光亮而无形,难以触摸。故无影便也不知光;无光便也不识物。光、影、物之间,相辅相成,依附而存。传达给人以情愫体验,滋养人们的灵魂。

13

《城市交通空间照明艺术

——曾家岩城市轻轨站品质提升》

作者:杨钰洁

设计理念:在旅游交通空间中传递本土文化,以艺术化的形式在日常中增强趣味传播。“重庆十八怪”使你领略老重庆独有的味道。

14

《照明艺术制造网红景点夜景观

——轻轨李子坝沿线照明景观设计》

作者:王乙尧

设计理念:为了打造名副其实且更加别具一格的网红景点,我将用灯光串联李子坝至牛角沱沿线。在这条景观故事线上,乘坐列车的游客将有三个阶段的不同体验,即使不乘坐列车在其他观景点的游客亦能有直观的视觉感受。

15

《李子坝外观及其内景照明的艺术化改造》

作者:刘小瀚

设计理念:设计主题定为“穿越”,即穿越时间与空间之美。本次作品的室内设计和灯光设计富有科技感,整个风格趋向于简洁与协调。通过设计,李子坝轻轨站视觉上变得更加宽阔,整个灯光保持黑白与浅蓝色调,再通过小成分的其他色调使空间更为丰富。

16

《跨越52.8米的时光——皇冠大扶梯》

作者:王鹏

设计理念:作品以“赛博朋克”为设计灵感来源,用简洁、未来、通透的风格来呈现当代艺术的魅力,力求突破材质和形式的局限,构建一个充满重庆特质的公共空间。

17

《艺术改变生活——

江北石子山体育公园休闲区域照明艺术设计》

作者:熊会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