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名句典故详解: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阳关残雪 2019-06-13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名句的诞生

水是眼波横1,山是眉峰聚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3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4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卜算子

完全读懂名句

1﹒眼波横:词人在此以水波譬喻女子的瞳眸流动似水,波光粼粼脉脉含情。2﹒眉峰聚:古人常以山峰比喻女子的眉毛抟聚匀净。3﹒盈盈:象征美好貌,此处亦引申为含情脉脉貌。4﹒君:指鲍浩然,王观以此词赠别友人鲍浩然。

清澈江水宛似女子眼眸中流动之水波,团簇的山峦宛若她额前轻蹙之眉峰。若问官人何处去?当然是眉眼脉脉含情的佳人所在处。

我才刚刚送春归去,如今又送你离开。你若去到南方赶上春,一定要和春团聚。

词人背景小常识

王观(生卒年不详),字通叟,江苏如皋人,于北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及第,曾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翰林学士等职。吴曾于《能改斋漫录》记载王观担任翰林学士时曾奉诏写《清平乐》,描写宫廷生活之种种,高太后认为其文亵渎了神宗,因而被解职。罢职之后,王观于是自号逐客。王观的词多学柳永,作品风趣近人,时有奇想,王灼于《碧鸡漫志》评王观词为“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卜算子》即是新鲜俏皮、毫不落俗套的代表作。

名句的故事

王观《卜算子》是首看似平易近人、实则韵味深沉的一阕送别词,尤其是开头名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处处充满着双关义涵。王观以山水为景,白描入情,乍看是比拟江南秀丽山水,但其中又余味犹存、耐人寻味,仿佛远方伫立着一位痴心等待良人归来的妇人,眼波流转、眉头轻颦。因此下文点出“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即是佳人所在处。词中第一部分抒情写人;下文则是书写到季节,暮春时节春归去,友人也归返上路,呼吁对方要惜春,此处的“春”也是双关语,除单指季节之外,也引申有要人珍惜生命中宝贵的事物、时光。

经由王观的这阕词,我们可以想象其友人鲍浩然是于暮春时节启程,浙东地方有位佳人望穿秋水等候他的归返,这位佳人的身份在此我们并无法确定,可能是鲍浩然的妻妾或爱人。无论如何这种与亲人离别,原只是当时文人宦游中的经常事,但经由王观巧妙的笔墨撰写,我们看到了一位凭门等候良人的妇女,以及归心似箭的游人,借由眼波横、眉峰聚之譬喻,成就了这篇毫不落俗套的名句。王观于《卜算子》中通篇以平易近人的事物为喻且予以转化,比喻新颖、文意含蓄又富涵深义。《唐宋词鉴赏集》即评:“这首小词正是用它所表现的真挚感情打动读者的心弦的。”也是王观现存16首词中最著名的一首。

历久弥新说名句

王观于《卜算子》中采取女性之眉眼为喻,并非独创,这种文学写法可追溯至汉代。汉人刘歆于《西京杂记》中曾记载当时才女卓文君,“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形容文君体态之美。汉代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佳话,是典型的才子佳人之故事。卓文君认识司马相如时是一位年轻守寡的少妇,当时司马相如还只是个落魄的穷文才,司马相如写下著名的《凤求凰》,让卓文君完全无法抵抗,但碍于富豪卓父的反对,两人只好私奔,在街上卖酒为生。后来还是因为卓父认为太过丢脸才给予经济救助,司马相如因而得以专心读书,后来进入到朝廷殿堂担任要职。

稍后的宋代文人仇远,撷取王观“眼波横、眉峰聚”的写法,他于《薄幸》写道:“眼波横秀。乍睡起、茸窗倦绣。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描述一位失宠的女性乍醒慵懒的模样,握着凌乱的发丝,眼波水光流转,凭栏远望,想着那位薄情郎。仇远或许对于王观词相当倾心,他于《合欢带》也写道:“酒力难禁花易软,聚眉峰、点点清愁。”描述一段男女的风流情事,由生涩、欲语还休到携手同归、合欢嗔娇。仇远将王观“眉峰聚”的倒装句改写为“聚眉峰”,王观言“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正面似言山水之秀丽,背后也朦胧突出女性身影,仇远则更进一步,直接以“眼波横”、“聚眉峰”呈现女性娇弱的气质。

类似“眼波横、眉峰聚”的说法,也可改为“眉如远山”、“眼如秋水”等成语,同样不失其韵味。早年李敖撷取这种以女性眉眼的比喻方式,为民歌《忘了我是谁》撰词:“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看了之后心里跳,忘了我是谁。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看的时候心里跳,看过以后眼泪垂。不看你的眼,不看你的眉。不看你也爱上你,忘了我是谁。”听了这首歌,是否也会让人惊讶李敖年少时也有这份痴迷与柔情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