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故园,最让人有归属感的当属陶诗。停云思亲友,悠然见南山,桃花源落英缤纷。 诗意难画,陶诗尤难,却有人画出来了,他就是石涛。石涛(1630一1724),清初四僧之一。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广西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明靖江王之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饱览名山大川,是以所画山水,笔法恣肆,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为清初山水画大家,画花卉也别有生趣。著有《画语录》。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共十二开,纸本,设色,每开纵27厘米,横21.3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馆。此图册没有年款,但是,从画风及创作思想上分析,应该是石涛中晚年北上南归后所作。《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体现出作者浓郁的退隐思想。在此图册的创作上,石涛和他以往常用的取景构图,石壁险峰,奇峦怪石等有所不同。画册中充满了田园趣味,构图多为丛林、茅舍、小山、孤松、岸柳、平溪、水村人家等。树木、远山多用色、墨积染法,细笔多画人物、柳枝、芦草,粗笔多勾山石、树木,刚柔并用,细微处勾皴点染,慎密严谨,定无虚下,敢于突破前人的陈法,如用赭色代皴擦山石,用石绿作米点等.这些一都是前人从未用过的方法。作者在这本画册里把自己主观心灵上悲凉凄怆的生命情调与缈暝浩茫的自然景物交融互渗,浑然无迹,不禁感慨系之。 此心安处是吾乡。微斯人,吾谁与归? 他不只画出了陶渊明的诗意,更画出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饮酒·有客常同止》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第一帧: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羲农去我久》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和郭主簿 其一》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止 酒》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副虚期。 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饮酒 青松在东园》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拟古 其五》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饮酒 清晨闻叩门》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