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实力说话 主流中高端PC处理器全测试

 CHIP中文版 2020-08-12

CPU哪家强?

感觉说话还是数据说话,

CHIP选择后者。

数字的比较是最简单的,如技术规格,也如测试成绩。然而“好”的产品如何定义,却是有基本定义的。如CPU的好是完成同一项任务的时间更短,而不是简单的频率或者核心数量。无论多少次“频率高好”还是“核心多好”的争论,都不如跑起来!是驴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一言不合跑个分看看。

关于测试产品

不贪心的说,我们的希望是全部!更精确地说,主流桌面平台,尽可能每个价位段、每个品牌对应的产品都能够覆盖。低功耗平台、高性能的专业平台,将在后续的阶段逐渐增加,请大家拭目以待。

为了实现“全覆盖”这一目标,我们不仅增加了预算,而且延后了项目的执行时间。4月初,英特尔已经完成了9代酷睿的产品迭代,AMD Ryzen 2000系列正值壮年,正是火星撞地球的时候。

以上价格采集自京东,时间为41日。

按照此前的计划,原本Ryzen Threadripper 2920X并不在本次测试范围,毕竟它是专业平台的产品,对手是Core X系列产品。但奈何主流Ryzen系列产品太“便宜”,Ryzen 7 2800X又不见踪影,就只有矬子里面拔将军,用2920X顶上5000元价位段产品。这一顶,可就顶出个大窟窿,钞票哗哗哗的花,哪里是一颗CPU的事情呀!不过,相关测试成及稍后仍然会放出。

英特尔Z370、AMD X470等两个最新的芯片组,华硕ROG同档次和功能的主板,力求两个平台零差距。非K系列的酷睿盒装CPU都配有对应散热需求的风扇,Ryzen也都标配散热风扇,不过为了保持一致,包括K系列酷睿产品在内,一律使用相同的猫头鹰NH-D15散热器。

Ryzen Threadripper果然是另一个世界的产品,不只最低的2920X CPU较最接近它的2700X价格几近翻番,主板和散热器更是贵得肉痛。

显示卡、SSD别说啦,选好的,准备钞票就是了。

而内存,不仅是烧钱的问题,还有烧脑的问题。前后花了8000多块,就为了弄清“谁”的性能更好。DDR4-3600,是非常奢侈的产品,DDR4-4133更是,钱花到了,可不要浪费其价值哟!

关于系统平台

豪华马车为谁开?豪华主板,到位;双通道内存,到位;极品显示卡,到位;极速存储,到位,就等最强“大脑”现身了。

在BIOS方面,CHIP进行了有趣的对比:购买到的产品原始版本与最新版本,使用的都是对应平台最好的CPU。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相关数据细节。

英文版64位Windows 10 Pro 1809平台,显示卡驱动为425.31WHQL版。

关于测试软件

Bapco最新版本的SYSmark 2018,v1.0.1.48 Patch 1。

为什么选它?因为CHIP编辑都笨呀!不会小手一抖,3分钟数据到手,也不会测试不累,贵在免费。我们用10个小时运行这套测试软件,它用复杂的仿真脚本串联数十款零售版大型商业软件,模仿在3个不同应用场景下,统计电脑系统完成某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

工作效率、创造力、响应性等三个不同的测试场景,分别仿真日常办公应用、音视图内容创意工作及完整项目执行等典型应用,侧重点分别是密集事务性处理、高负载的多媒体编辑输出,以及多类应用跳转、嵌入和调用。

简单描述来说,3个场景,对CPU测试来说,分别侧重突发性能表现、全核心高负载多媒体处理、数据吞吐应用相应时间等维度。

使用零售(完整)版商业软件进行测试的最大好处就是功能完整,与实际使用体验一致,不好的当然就是每个都正版所要花销的费用问题啦!

关于公平与不公

本次测试所选取的内存支持XMP 2.0超频配置方案,DDR4-3600的运行频率需要开启此参数方能获得,否则就是最基础的DDR4-2166产品。

由于SYSmark 2018测试软件运行脚本复杂、涉及软件繁杂、运行负载高且可变、运行时间长,因此它也是天然的兼容性、可靠性验证工具。根据该软件的设定,要完整的运行3遍近10小时测试,才有可能自动获得最终测试成绩,而这个“可能”性就在于每次运行测试的成绩不能有偏差。简单来说,即便3次测试都通过了,SYSmark 2018还会验证3组成绩是否一致,任一数据的波动量超过限定,这10个小时就白干了!这种测试逻辑特别适合检测CPU自动超频和散热水平。

综合下来,能够正常获得SYSmark 2018测试成绩的参数配置,是可用的、可靠的,但是不同CPU这个参数却大有不同。

同样的主板、同样的SSD、同样的显示卡,再加上同样的却不同的内存:同样物理内存模块,不同的实际可用频率。整个测试中,虽然充斥着大量“K”、“X”这样的开放超频产品,但是我们并没有对它们人工超频,而其能够运行的频率,由主板根据温度等参数自行判断,确保人为干预最小。

由于内存控制器已经被完全集成到CPU中,因此内存性能与CPU息息相关。海盗船统治者铂金DDR4-3600 8GB这款内存提供3600MHz的可靠运行频率,我们同样没有刻意优化参数使其超频,即便它在部分测试品台上可以跑到4000MHz以上。而在另一方面,部分CPU无法使该内存稳定运行在3600MHz水平上,CHIP编辑不得不在它们身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整电压、时序等参数,并反复进行SYSMark 2018测试,力图让它们以最好的性能表现示人。搭配不同频率内存的CPU,能跑出什么样的测试成绩,细节对比数据将进行呈现。

公平吗?不公平,花同样的钱、买到同样的内存,却跑不到同样的频率、得不到同样的性能;同样测试,却要用更多的精力、更高的电压。公平,所有内存速度都达不到标称运行频率,除非你想要高头大马(高规格CPU)跑在羊肠小道(窄内存带宽)上。

关于测试结果

SYSmark 2018的数据代表什么,上面的说明截图已经写得非常明白。注意呀,1000代表着与2年前的产品,而且,就算放到2年前,Core i3、4GB内存、核显、128GB SATA SSD都是很基础的配置,如果这个水平都达不到,这两年算是白混了!

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但是我们总会被现实教育。最终的测试结果总体在意料之内,却会让不少人大呼“这怎么可能”,因为它和3分钟测试的结果那么的不同,而又那么的有序。

测试结果分析

数据不会说谎,只是解读数据的维度有所差异。对PC或者更具体的CPU来说,“贪多嚼不烂”这句话近乎真理。

其实人们并不喜欢听实话,而只喜欢听好听的话。这样对于冷冰冰的数据的理解,就会有不少感情色彩掺杂其中。在做数据分析时,我们会尽力排除这些干扰。

关于性能:

a

Core i及Ryzen产品的测试成绩基本随产品定位/定价/编号依次变化,呈现较好地阶梯状分布;

b

内存频率提升、带宽增加对整体性能提升有一定正面帮助,2166MHzà3600MHz约为5%;

c

从目前SYSmark2018的负载来看,频率,特别是突发单核/多核频率高,对成绩的影响更为明显;核心多的优势,在以音视频多媒体内容创建测试为主的CR项目中体现更多;

d

CR项目已经开始增加面部识别等AI测试场景,具有AI特性、引擎的产品未来将更具优势。

关于兼容性:
a

同品牌、同档次的Z390(M11H)与X470(C7H)平台,内存兼容性有着明显的差异,反应到测试中,Z390平台完全无需特殊操作,无论哪颗CPU,只要选择XMP参数即可稳定运行于3600MHz;而同样的内存模块在X470平台则因CPU的不同而可运行的频率不同,BIOS版本升级后兼容性有所改善,内存可运行于更高速度,但性能成绩不绝对有正面帮助,具体见测试成绩;

b

AMD平台的2400G与2200G内存兼容性更低,同时其低规格的PCI-E 8x扩展能力,与高性能显示卡不兼容;主板OEM厂商在PCI-E通道配置和插槽配置方面的权限较大,CPU和GPU相互负向影响性能发挥;

c

X399平台需要独立安装驱动程序,Windows Update无法获得完整功能和性能的驱动程序。

关于下一步测试

本次12款桌面主流处理器的测试,是CHIP今年一系列大型产品测试的一部分,我们将根据新产品推出情况,进一步丰富所测试的产品型号,同时类似的测试还将扩展到更多类别。如果你对其他CPU测试项目,或者其他类型产品的全对比信息感兴趣,可直接访问CHIP产品测试数据库(https://www./bestenlisten/Bestenliste-Desktop-Prozessoren--index/index/id/693)获得更多信息。提请注意的是,该数据库测试所用软硬件平台与本次测试不同,数据无直接比较性。

戳原文,直接从CHIP中文版官方网站获得更新的测试数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