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s的“富养观”VS 小s的“节俭观”,你支持谁?

 灵魂出窍KKK 2019-06-13

最近在看《真正的朋友》,看到大s和小s因为要不要给孩子买1000块钱以上的衣服而出现了分歧,然后觉得这个问题还蛮有讨论意义的,因为父母如何给孩子花钱决定了孩子对金钱的认知和管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财富商。

小S觉得13岁的女儿还在长身体,衣服很快会变小,也没必要买那么贵的衣服,会被惯坏,所以一口拒绝了女儿的请求。

而大S却很不认可妹妹的育儿观,因为她觉得既然孩子喜欢,贵是贵点,但品质好可以穿很久,大了也还可以穿,所以她坚持要用「奖品」的形式,给侄女买单。

网上很多人都为小s的‘穷养’教育观赞不绝口,但也有一部分认为大s的教育观也没有问题,作为奖品送给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爱和关怀,同时也传递出买一件有品质的东西胜过很多件便宜的东西这样的消费观念,可以让孩子学会为品质买单,而不是专图便宜。

1、昂贵不会惯坏孩子,无底线满足才会惯坏孩子

其实大s和小s的分歧点主要在于给孩子买贵的东西是否会惯坏孩子,说白了也就是宠溺和延迟满足的区别,小s坚定的认为给孩子买贵的东西会惯坏孩子是因为她觉得孩子太容易得到一件东西,不利于孩子延迟满足能力,在前面写的文章里就提到了,这项能力是建立在被满足过的基础上的,一个从未被满足过的孩子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出健康的自控能力的,但是无底线的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也会造成孩子的欲望过载,不懂得珍惜,形成自私自利,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所以,惯坏的核心不在于父母满足孩子的东西是否昂贵,而在于父母是如何满足孩子的,是一口否决还是无底线答应。

一件昂贵的东西,必定有它的价值所在,比如对细节的打磨,和品质的把控,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形成一个好的品位和审美,一味的勤俭节约会限制孩子的见识,比如大s还曾经送了一条Tiffany项链给小s的女儿,因为她觉得一个小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叫Tiffany蓝了。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日,王国维邀请溥仪来家做客,溥仪兴致勃勃一口答应,两人会餐结束后,王国维拿出自己的收藏,让溥仪瞧瞧 ,溥仪瞧着便皱了眉,委婉地和王国维说,你这些收藏,感觉不太对劲,和皇宫中的有些不一样。

后来王国维带着这些宝贝,找了几位金石字画的专家,让他们辨别一下真假,这些专家仔细一研究,跟王国维说,溥仪说的都是对的,除了那字画,其他都是假的。

溥仪从小就生活在皇宫,可以说是在古董堆里面长大的,对古董当然是一看就知道真假了。

其实,多给孩子长长见识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见过真正好的东西,才能形成好的鉴赏力,有了好的鉴赏能力才能形成好的审美和品位。

当然,昂贵的东西也是要在父母能力范围内的,有些父母,被所谓的‘富养’洗脑,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也要满足孩子的需求,比如,去年8月就有一个新闻,讲的是一个杭州的妈妈咬咬牙花了三个月工资,送孩子去英国进行为期两周的游学。

生活中像孙女士这样的家长并不少:再苦不能苦孩子,在物质上竭尽全力满足孩子,即便囊中羞涩也不让孩子落后其他人。

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和别人攀比,滋养出膨胀的虚荣心,也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把金钱和财力的多少作为社交和处事的唯一标准,忽略品格和内涵才是衡量一个是否靠谱的重要标准。

2、永远不要让孩子有匮乏感

最近看到梅琳达.盖茨的一个访谈视频,她说,她一直努力让孩子知道他们一直被无条件爱着,所以她会主动给孩子买想要的东西,她还得出结论,孩子小气其实是因为零花钱不够。

所以,父母花钱给孩子买东西,更多的是一种爱的表达,不需要染上任何附加条件,以怕惯坏孩子为借口而一味地拒绝孩子的需求会让孩子产生内心匮乏,长大以后表现出报复性的物质满足,或者对价格表异常的敏感和在意。

还有一些父母给孩子花钱时经常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给你买了这个,就要好好学习,不然以后就再也不给你买了,

你看你,净会花钱,不懂得体谅我们,我们赚钱很辛苦的,

钱一定要省着花,赚钱很辛苦,你还不好好学习,就太对不起我们了......

所以,即便得到了这样东西,内心也会觉得有一种深深的罪恶感,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件东西,自己不够好或者不够优秀等等。

总之,该不该给孩子买1000块钱以上的衣服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不要让孩子有匮乏感,如果孩子很想要,也很喜欢,而且在自己的消费能力之内,那就像大s一样当做一件礼物送给孩子,是很好的方式,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需求被看见,被满足,和一种无条件的爱,二来也是为孩子拥有一颗充沛而丰盈的心灵做好足够的物质铺垫。

任何健康的人格都是建立在充沛和富足的心灵之上的。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父母给孩子购买东西,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的钱是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用自己努力得来的钱买一件礼物送给你是我感到很开心的一件事情,这样孩子就能懂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不劳而获或者从别人那里索取。

总之,当孩子的合理需求被充分满足之后,才不会轻易地被一点小情小义收买,面对诱惑也能泰然处之。

3、财富商该如何培养?

大s认为贵的东西一般品质好,性价比高,可以用很久,小s认为孩子小长得快,东西没必要买很贵的,不划算,其实也反映了两个人不同的消费理念,背后也折射出了两人不同的财富观。

那究竟怎样的财富观才是对孩子好呢?

我觉得,两个人的观念都有可取之处,但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理性消费。

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也就是说哪些东西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有用的,哪些是跟风或者追求流行,为需要的、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买单是对自己的投资,可以带来更多的收获,这才是真正的理性消费,为那些花里花哨,充满廉价气息的网红款买单或者单纯为了攀比买单则是冲动消费,热度一过,就只能压箱底或者放角落挨灰,然后陷入到无止境的追赶流行中,得不到任何成长和意义。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说过,如果你没有给孩子进行这些财商教育,就会有债主、奸商、警方甚至骗子代替你来进行这项教育。

所以,给孩子买一件1000多块钱的东西,表面上看是个数字,但背后却隐藏了很多的教育意义,是孩子与金钱建立友好关系,掌握驾驭金钱的能力的一个好时机,如果你现在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希望本文能带给你一些思路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财富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