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琅琊榜》之静妃对林燮的情,不能说,不可说,不必说

 昵称39295946 2019-06-13

静妃,就像封号里的“静”字,有种宁静又妥帖的气质,仿佛能让每一个靠近她的人都觉得安心又舒适。本想说“人如其名”,可我始终也不知道她的名字。

记得曾看过有人说,觉得苏哥哥他们这一辈的故事和上一辈的故事呼应得很有意思,好像风月宝鉴的正反两面,一面是风月无边,一面是森森白骨。这一辈的故事是理想,上一辈的故事是现实。

是啊是啊,所以苏哥哥以林殊的方式战死沙场,郡主守护南疆,少阁主远遁江湖,靖王登基执政。

所以林帅冤死梅岭,晋阳长公主自刎阶前,言候自此消沉偏执,而梁帝终究变成了多疑又狠辣的无情帝王。

而那个关于现实的沉重故事里,静妃大概是唯一仅存的那道光。

不耀眼,却绵长。一直守在那里,温柔恒定,静到骨子里。

所以我才常常觉得十几年前的日子那样好。几个相互扶持倚重的大人,一群明亮欢乐的孩子。大人们在前朝议事,父慈子孝,君臣和睦。孩子们跑进宫里给太奶奶请安,谈笑打闹逗太奶奶开心。

去看望宸妃娘娘,恰好王妃嫂嫂也在,于是撒娇耍赖求她们让祁王哥哥带他们几个去军营;跑去芷萝宫吃静姨的点心,顺便连午饭一起用了,出宫前还要再带走一盒茶花饼;飞马去林府比骑射,跃跃欲试地溜进演武场凑热闹,碰到冬姐掉头就跑;小殊又被罚照管小孩子,景琰牵着佛牙在旁边看热闹,豫津话太多被吊在了树上,景睿还没纠结出来怎么救他,就见他小嘴一撇,伸胳膊蹬腿地哭喊林殊哥哥欺负他……

那时候的金陵城每天都是晴朗的,那时候即使是在高高的宫墙里,也总是生机勃勃温暖鲜活的。

后来金陵城变了天。

后来宫里变成了一座机关算尽的死城。

后来那些去处只剩下一座幽僻的芷萝宫,草木疏落,鲜有客至。

而那些旧人还那些孩子,终究都不在了。

静妃总让我莫名想到梨花的意象,想到“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沉凉如水,又静若深潭。

她入宫三十余年,算不得多得宠,赤焰一案后大概处境更是不好。可她也不在乎,不怒不争,芷萝宫里养一大院子的花花草草,配药,调茶,做点心,不动声色又心思清明。

不过是过日子罢了。她实在是太聪明太透彻的人。

芷萝宫犹如冷宫时安安静静过自己的日子,君恩日隆宠冠六宫时仍旧安安静静过自己的日子。

温柔隐忍,却不是软弱可欺;愿息事宁人,却不是一味退让;有原则有底线,有坚持有风骨,有一定要做一定要管的事。聪慧又大气,这是静妃最让我喜欢和敬佩的地方。

她原本是与世无争的人,却为了偶然听到一句情丝绕,冒险想尽办法提醒郡主。

她在宫中虽难争宠却足以自保,可在景琰提出要争皇位时,仍旧波澜不惊,只叮嘱他不必担心自己,生死共担便是。摆明了是要一起搏这一把,生死置之度外。

她细心敏慧到因为一个批注猜出梅长苏身份,却又知他心意帮他隐瞒景琰。话里话外劝着景琰要厚待苏先生。

她心思玲珑到一眼看穿离间计,靖王大概是继承了他爹的智商,可惜了静妃的好基因==

她见到小殊时的激动,确认病情时的心疼,也让人为她心疼。那是她唯一一次激动唯一失态。她甚至提出让他离开,剩下的事她来完成。

而我信她能做到。因为她足够聪明,也足够坚定。

我一开始只是佩服她,起起伏伏生死凶险,永远是一副不动声色温和坦然的样子,不卑不亢,不怒不惊;唯有和小殊相认时一次失态,唯有金殿鸣冤那天和梁帝的对话有了情绪起伏。

后来才明白,所有的波澜不惊,只是因为真的不在乎。

大概深宫之中,只有真的不爱,才能走下来吧。

直到后来提起楠树,最后一块拼图落下,静妃的过去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解答。

“娘娘喜欢楠树?”

“是啊。一直都很喜欢。”她说这话的时候望着院子里的楠树出神,目光悠悠,无嗔痴,无悲喜,只有无尽的满溢的温暖笃定。

大约是想起了他。

这才是静妃令人油然生敬的地方。

她对宸妃是真正亲厚如姐妹,对小殊是真心疼爱照顾,对林府是真的感激惦念,心无杂念,至纯至善。

几十年过去,她长大,入宫,生子;他娶妻生子,建功立业,身死异乡。

少年事在跌宕的世事和漫长的时间里被打磨消耗,可她却永念如初。

她对他的心意大概从未言说。而他,不论知情与否,想必对她无意,并且态度明确。

所以她不纠缠,不嗔怪,不嫉恨,不动妄念,不求回应,坦坦荡荡。安静地过自己的日子,永远把他放在心里。

她院子里的那棵楠树,也许是入宫那年亲手种下。

后宫前朝有别,做了决定时就明白大约轻易再难相见。那就给自己最后留一点点念想。

想着那年江湖初见,他背靠青石,望着面前一棵楠树朗朗一笑的样子,那是唯一只属于他和她的一点回忆,是他和她的一点点默契。

她坦然接受各有际遇,只是永远不肯忘了他。

所有的故事都成了旧事,唯独一份惦念始终变不成旧情。

三十多年了啊,今已亭亭如盖矣。

她爱了他一辈子。最后也不过轻轻一句,一直都很喜欢。

不可说,不能说,不必说。

她也只是很喜欢楠树而已。

“多谢这位侠士仗义援手,师父和我同感恩德。不知可否赐教姓名,来日自当相报?”

“我也只是路见不平,姑娘不必挂怀。我叫……呃……石楠。梅石楠。”

……

“既如此,若你信得过我,不如我们结拜为异性兄妹,随我回金陵吧。”

“兄妹?”

“是,我虚长你几岁,若你不嫌弃,就当我是大哥。我本名林燮,家中世袭武将,梅石楠是行走江湖的化名。”

“好……林大哥”

……

“我已安排好,过几日送你入宫。一切保重,和乐瑶互相照应,有事派人传话出来。”

“多谢大哥。你和嫂嫂也多保重。”

“……总是我对不住你。多谢。”

“没什么。既然我主动提出入宫,自然是自己情愿的。”

……

“若不是有景琰,林府覆灭那天,大概我也就跟着去了”

最肯忘却古人诗

最不屑一顾是相思

今生无缘

盼君长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