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aj6688 2019-06-13

  王亦敏老师退休前的最后一堂课上,几个学生含着眼泪上台,要抱一抱王老师。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退休前最后一堂课,看着这些孩子们,王亦敏忍不住落了泪。

  下课铃响起,学生们上台和老师拥抱在一起。

  退休前最后一课,王亦敏叮嘱学生拍毕业照时叫上她。

  王亦敏的学生做了一盆手工花,准备送给老师。

  学生们来办公室看望老师,王亦敏请他们吃刚上市的余姚杨梅,这是她的徒弟送给她的。

  王亦敏老师1977年参加高考,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教书,一晃30多年了。校园卡陪伴她多年,如今她将和这位“老伙伴”告别。

  离开办公室前,王亦敏老师将这些年上课用过的扩音器一个个收拾好。

  王亦敏在办公室和学生聊天,她说真想看看他们毕业后的样子。

  记者樊卓婧文

  记者戚颢严龙摄

  2019年高考结束,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的王亦敏老师就要退休了。6月10日,她给该校数字影视专业的高一学生上了退休前的最后一课。黑板上今年高考全国(III)卷作文题目中的这句话,表达了她心中的千言万语。

  1977年高考恢复,她考上大学,从此改变命运。做了三十七年零六个月的语文老师后,她在最后这堂课上和孩子们分享了这些年的心得感触。她说,“一考定终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不久前,教育部正式批准首批十五所职业技术学院升级为本科“职业大学”,孩子们实现梦想的路,会越来越宽。

  知识改变命运

  1977年恢复的高考,是王亦敏人生的转折点。

  她出生在三江口附近,和义路旁边的战船街。母校离家就隔着一条马路,以前叫永丰路小学,后来变成了宁波市第十六中学。

  她读小学是1966年,高中毕业是1976年。那特殊的十年里,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别无选择地绕开大学紧闭的门,直奔工厂和农村。

  高中毕业后,王亦敏在工地上做小工,每天传递砖瓦、推手拉车、拎水泥桶。平淡而艰辛的生活像砖块一样日日叠加。

  高考恢复的消息是夏天传来的,在萧山建设兵团的哥哥赶回来,把在竹梯上递砖的王亦敏喊下来:“人家都在复习考大学,侬咋还来做小工?”

  那时宁波粉末冶金厂已经决定把王亦敏招进去“坐办公室”,可是哥哥特意风尘仆仆地赶回来:“你为什么不去考大学?到底怎么想的啊!”

  她看着他亮晶晶的眼睛和脑门上的汗珠,一时间愣住了。

  怎么想?从小到大,这一代人的学习和工作都是被“安排”的。老师说,我们是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大家都习惯了这种“安排”,可是突然有一天,时代告诉你,有一个机会可以选择变成自己梦想的样子——你怎么想?

  她当然想试一试!

  预考淘汰了一大片,“裸考”的她居然通过了,拿到了高考准考证。那张小小的、粉红色的纸片摊在手心,又轻又薄,却承载着沉甸甸的希望。

  经过昏天黑地起早贪黑的复习,以及时而踌躇满志时而又患得患失的纠结之后,王亦敏在当时城隍庙附近的十一中参加了共和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冬天举行的高考。

  那一年参加高考的570万学子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军人,有教师,还有许多孩子的爹妈。包括王亦敏在内,有27万人考上了大学。一场考试,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和中国的当下。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也影响了她的一生。

  一个“志愿”,未必就是一辈子

  第一年,谁也不知道志愿应该怎么填。大家想当然地认为,肯定是第一志愿先录取一批,其中成绩好可以进第二志愿,更优秀的进第三志愿,应该从低填到高。

  一阵兵荒马乱之后,王亦敏第一志愿填了浙江省师范学院宁波分校中文系,这是当时宁波唯一的本科,第二志愿填了杭州大学政治系,第三志愿是复旦大学新闻系。她心心念念想读复旦,可最后还是被第一志愿录取。

  当时班上30多人,毕业后被分到了教育战线的各个岗位。王亦敏回到母校十六中做语文老师,她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情景。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排排学生的那一刻,时光仿佛倒流。她清了清嗓子:“我是你们的师姐,五六年前我也坐在这里,不知道未来在哪儿。但现在我知道了,我相信你们只要努力,一定能和我一样考上大学,实现理想……”

  第一堂课就这么开始了。朗读声响起时,她心里踏实安定,好像整个世界都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好像自己天生属于这里。

  她陪着孩子们起早贪黑地努力,心思全部扑在工作上,恨不得学生个个上大学。因为那会儿她觉得,高考实在太重要了。

  “读书不是为了兴趣,是为了需要!”孩子们看到王老师板起面孔,眼睛一瞪,就知道她又要说这句话了。而指导学生填志愿时,她开始强调兴趣。因为志愿影响就业,人应该做一份自己有兴趣的工作。但她又安慰孩子,退一万步说,没有考上心中的第一志愿也不要紧,人生那么长,有的是机会改变。

  回过头来看,“志愿”真是一个很微妙的词。它看起来那么庄严那么郑重,她曾以为一个选择会决定一辈子,但事实上同一个“志愿”之后的人生千差万别。

  她的大学同班同学中,有人成为大学教授,有人成为各级领导,还有人成为法官、律师、记者、商人……像她这样一直做语文老师做到退休的极少。

  这一届大学生,其实机会是很多的。中间也有好几次别的单位想把她调走,但她思来想去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并不是因为觉悟高,而是真的喜欢教书。

  王亦敏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当年高考志愿的顺序没有填错,会不会真的上了复旦新闻系?那现在的自己又会是什么样?但人生没有如果,她相信一切是最好的安排。

  所谓成功,不就是求仁得仁么?

  “我再看看你们”

  1995年,十六中与六中合并,成为甬江职高。她的学生由普高生,变成了那些没有考上普高的学生。每一届孩子第一天来报到,王亦敏都会在旁边细细观察:有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的,有满不在乎打定主意混个文凭的,有浓妆艳抹都不正眼看老师一下的……

  她心疼这些孩子,但初中没有取得一个好成绩,并不意味着人生从此失败。每接一个新的班她都会说两句话:第一,“天生我材必有用,谁都不可以看轻自己”;第二,“我教的班,哪怕是慢班,到期末语文成绩都是考第一的,你们要不要试一试?”

  对付不想读书的孩子,王亦敏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夸,不是简单敷衍的“不错”“真棒”,而是用心地、精准地、热情洋溢地、发自肺腑地称赞。哪怕他作文写得一塌糊涂,也得找出一个词,告诉他这个词用得多么准确、生动,让你眼前一亮,让文章增色不少;告诉他这个词多么贴切、自然,能这么顺手拈来地用上真是太了不起了,太让人惊喜了!

  她看到他又兴奋、又害羞、又努力板着脸眨着眼睛,掩饰自己开心时的样子,就知道又搞定了一个。再往后,他也不好意思在她的课上睡觉聊天了,作业也按时交了。有人说他装的,可装着装着就成习惯了。

  2002年,学校第一届美术班综合高中试点,王亦敏带的班考了第一,只有一个孩子没有上本科线,第二年复读后也上了,这在职高里面简直是一个奇迹。

  还有一个厉害的学生毕业后考上了湖州师范学院,之后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路读到博士,后来还到美国做一年访问学者,现在已经是复旦大学的教授了。

  他妈妈碰到王亦敏时感慨不已,人这一辈子,有的时候真的是想不到的啊。

  当然这只是个例,在职高很多孩子是无缘名牌大学的。特别是最近几年,高考政策不断变化,职高生不占优势。但反过头来想,培养他们的目的,本来就不是为了考大学啊。

  最近几年,王亦敏感觉自己的心态在慢慢地变化。她不知道这种变化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是烘焙班的学生亲手为她做了个漂亮的生日蛋糕的时候;也许是她看到一个毕业生在南塘老街开了个小小的烧烤店,生意做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也许是她震惊于时尚设计专业的学生花好几个下午在婚纱的裙摆上手工缝上一粒粒碎钻的时候。那个学生认真地和她说:“现在还没有能力设计世界上最美的婚纱,但我可以做最酷的婚纱饰品。”眼里闪闪发光。

  这个世界上需要各种各样的人,需要院士,需要博士后,也需要把蛋糕做得很好吃、把婚纱缝得很漂亮的人。临近退休,王亦敏越来越感觉到,教育,应该允许差异,而不是一刀切地追求精英化。

  到了快离别的时候,又一次走在校园里,往事一幕幕,都在眼前。那些年她把自己绷得太紧了,她不后悔之前的全心付出,但如果重新来一次,或许不会像之前那么在意高考成绩,而会更多地和孩子们说,坚持做热爱的事,世界那么大,有的是机会。

  用什么话和孩子告别呢?王亦敏想了很多名言警句、诗词典故,最后还是用了因为进入高考作文题而变成流行语的那句话:“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她想目送他们一直向前,然后看看梦想绽放的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