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孩子坐扶梯,5个危险点千万要注意!

 清风明月tbm5q1 2019-06-13

乘坐扶梯,您还在“左行右立”吗?关于这个话题,真的是三五不时就要吵一吵、争一争。有人觉得左行右立方便他人,比较有秩序;而有的人则觉得这样会加剧高峰期的拥堵。上海地铁近日给出了官方定论,彻底否决“左行右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了解新版《自动扶梯乘梯须知》

今年4月,上海地铁发布并张贴了新版的《自动扶梯乘梯须知》,仔细阅读不难发现,曾经一度倡导的“左行右立”正式被废止,取而代之的则是“禁止在乘梯时行走和奔跑”这一新增条项。

八项禁止

四项注意

禁止行走或奔跑

禁止使用手推车

避免夹住衣服

禁止依靠

禁止头和身体伸到扶梯带外

必须握住扶手带

禁止玩耍

禁止运输笨重物品

伴随行动不便人员乘梯

禁止反方向站立

禁止在出入口附近停留

遇险按停

全国多个地区

都已不再提倡“左行右立”

“左行右立”曾是备受推广的文明行为,但近几年我国多地已纷纷表态不再鼓励这种行为。

▶ 香港:香港早前提倡“左行右立”,是因为作为老的地铁城市只有电梯,旁边没有楼梯,为了给赶时间的行人和特殊情况留出通道,才会如此倡导。自2010年,香港已不再提倡这一行为,而代之以“握扶手、企定定”的宣传标语。

▶ 北京:北京西站也在北京铁路局微信公众号上明确表示,不建议旅客在乘坐扶梯时“左行右立”,而是希望旅客“站稳、扶好”。

▶ 上海:因为扶梯台阶过大,行走不安全,上海轨道交通不再强调“左行右立”,一些原先张贴在扶梯上倡导这一行为的贴纸已被移除。
▶ 南京:南京地铁2016年在官微发声:“不提倡乘坐扶梯左行右立”。
▶ 台北:基于安全和效率的考虑,台北捷运公司目前也不再宣传此措施,然而大部分乘客均已养成“左行右立”的搭乘习惯。

为何不提倡“左行右立”

而改为“站稳扶好”?

原因一

台阶宽又深,易踏空绊倒 

相较于公共场所的普通楼梯来说,电梯设计的梯级高度和通常的楼梯高度存在高度差,又宽又深的阶面,对于孩子和腿脚不便的老人来说,在上面行走多有不便,往往都让人迈不开步子。若是硬要行走,也很容易踏空或被绊倒,着实不太安全。

原因二

速度快,容易带倒他人 

另外,商场里面电梯的速度,一般来讲是0.5米/秒,而地铁里的电梯速度则更快一点,大约为0.65~0.7米/秒,属于“高速电梯”。如果有人匆忙上下,一旦摔倒或发生紧急情况,很容易“带倒一大片”,特别是拖着行李赶时间的乘客,挤碰到扶梯上其他乘客导致意外发生,更容易造成危险。 

原因三

扶梯磨损严重 

根据此前的统计数据显示,约95%的扶梯右侧梯级链明显比左侧磨损严重,导致梯级轻微倾斜,梯级两侧挡板及梳齿板磨损加剧,也就是说,“左行右立”确实会导致扶梯局部部件承受过多的疲劳冲击,缩短设备寿命,使得扶梯频繁故障。

虽然按照规定,电梯需要每个月都要保养至少两次,但由此带来的机械疲劳磨损并不一定都能通过保养解决,所以很可能将会涉及部件更换、报废,影响使用寿命。  

谨防扶梯五个“危险点”

围裙板和梯级间隙处

这个地方容易夹脚,按照国家规定,左右裙板与梯级间的间隙之和不得超过7毫米。

扶手带

扶手带在运动,如果将手指伸入缝隙处,很容易被夹。另外,扶手带与地面夹角也可能对小孩造成伤害。

梯级与地面结合处

这个缝隙在电扶梯出厂时也应符合国家要求,但电扶梯运行一段时间后,如果维护不及时,这个缝隙可能会变大,凉鞋的底就有可能被卷进缝隙里,甚至可能夹断脚趾。

“三角区”

该区域最容易卡住儿童的脖子,商场应在此处悬挂“小心碰头”、“请监护儿童远离梯级边缘”、“请勿攀爬嬉戏”等提示牌和警示语。

上下梯级间的梳齿板

许多电扶梯每级的前端和后端都涂有一条黄线,这一部分有个关键结构件,叫梳齿板,负责上下两个梯级的啮合。国家对梳齿板齿与齿的间隙也有明确规定,要求间隔不得大于1.5毫米。当梳齿板完好无损时,这个间隙很安全;如果使用时间长了,梳齿板掉齿了,两齿间的缝隙就会增大,如果乘客脚趾刚好踩到齿间缺口,就可能夹住脚趾。

除此之外,乘坐扶梯还有几点请务必牢记:

● 上电梯前,确定电梯运行方向,避免踏反;

● 不要光脚或穿着松鞋带的鞋子乘坐扶梯;

● 穿长裙子或手拎物品乘坐扶梯时,请留意裙摆和物品,谨防被挂住;

● 进入扶梯时,不要踩在两个阶梯的交界处,以免因前后阶梯的高差而摔倒;

● 乘坐扶梯时,紧握扶手,双脚稳站在梯级内,不能靠在扶梯两边或倚在扶手上;

● 当出现突发状况时,不要紧张,大声呼救,提醒他人马上按下紧急停止按钮;

● 如不慎摔倒,应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

● 避免让儿童和老人单独乘坐电梯,严禁在电梯上嬉戏打闹。

扶梯上的遇险按钮哪里找?

乘坐扶梯时,当遭遇意外事故,或者发现他人遭到意外,迅速按下紧急停止按钮,电梯就会静止。一般说来,紧急按钮有嵌入式、凸出式等,但都为醒目的红色。紧急按钮均安装在不会被轻易触发但又容易发现的地方,通常在这样几个地方:

1

电梯入口扶手处

2

电梯内侧盖板底部

3

大型电梯中段

退休族如何带娃

安全乘坐电梯?

退休族帮着小辈带孩子不占少数,但毕竟年纪大了,孩子又生性好动、爱折腾,即使个头小小的,倘若真要外出一整天,着实是体力不支。

事例一

半年前,陈阿姨带孙子搭自动扶梯,只见她一手把着扶梯扶手,一手抱着小孙子。突然间,怀里的小孙子不安分地扭动身体吵闹,陈阿姨重心不稳致身体后仰,孩子差点脱手。“你别看孩子小,力气很大,挣扎起来根本抱不住。”回想当时一幕,陈阿姨至今感到后怕……

解决方法

▶ 使用腰凳或者婴儿背巾:市面上有许多此类婴儿用品,退休族带宝宝出行可以帮宝宝带上腰凳并佩戴好安全带,或者使用婴儿背巾将宝宝背在怀里。这样即使大人双手放开,宝宝也能安然端坐在家长的胸前,虽然夏天可能会有点炎热,但安全性是有十足的保障的!

事例二

一位妈妈跟婆婆用婴儿车推着1岁的宝宝逛商场 ,为了图省事,便推着婴儿车上了下行的手扶电梯,快到地面时 ,婴儿车被绊了一下,推车的妈妈也是一个踉跄,车身侧翻。还好当天是婆媳二人出门,宝宝是被婆婆抱在手里乘扶梯的,但想想也有点后怕,万一孩子当时就坐在车上呢?

两种方式不靠谱

● 倾斜角度保持平稳:推车在上扶梯时,往往需要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才能保持平稳,但这不仅需要家长力大无穷,而且一旦角度过大或过小,也会可能导致危险,并让车内的宝宝感到不适。

● 抱起孩子,空车上阵:家人结伴出行,一人抱娃,一人扶车,那倒还好。但倘若只身一人呢?一手抱娃,一手扶车,万一自己平衡都保持不了,极有可能就会发生危险。

解决方法

▶ 乘坐直升降梯:公共场合搭乘扶梯的人较多,而婴儿车的车身比较大,万一出现急停、人群拥挤很有可能导致车身下滑。而且婴儿车的轮子还极有可能会被扶梯踏板夹住,导致车内的婴儿随着惯性摔出去。

除了婴儿推车,退休族在推购物车买东西,乘坐平坦的自动人行步道时,也要注意安全。记得利用专用推车独有的“轮刹相嵌”设计,将推车牢牢地固定在人行步道上,才比较稳妥,具体注意事项可以点击下方视频,听专家详解 ▼

资料来源:健康报、光明日报、广东卫生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