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出来的乡村旅游

 QuanLiRen2016 2019-06-13

旅游中,“吃、住、行、游、购、娱”是重要的六要素。

吃,是旅游的第一要素,也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吸引力,美食作为向旅游者传送旅游地的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已潜移默化的成为旅行途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满足味觉的享受,“千里迢迢”地赶到乡村品尝特色的乡村美食,“吃”成为了到乡村去的原动力。

一、美食,乡村旅游的第一大动力

近年来,城市人的肠胃在经历了大鱼大肉的“洗礼”之后,越来越青睐乡村美食的“生态自然”和“简单朴实”,乡村美食对游客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大家的想象。

对于乡村而言,美食旅游可以打造地方品牌、提升旅游地吸引力、带动多行业发展、增加就业甚至创业机会,却无需大规模基建,是乡村发展的有效带动力。学者萨拉等人对美国北部乡村的研究发现:美食旅游显著带动乡村和城镇的餐饮、食材、零售、住宿和交通等地方行业发展,对乡村居民收入的乘数效益为1.65,对乡村就业的乘数效益达到1.29。游客需求与乡村发展的共同推动,使得乡村美食成为拉动乡村经济、带动旅游发展的重要抓手。

不少缺乏特色自然资源的乡村,凭借着特色美食成为了人们追捧的旅游地。例如日本的十胜,就以健康美味的食品闻名全国。十胜虽然因为没有太多的“景点”——比起中国人大都熟悉的北海道的札幌、小樽、富良野并不出名,但一提起十胜,日本人却都个个兴奋无比,第一反应都是“好好吃”。

二、乡村美食的美丽何在?
1

在地性

在地性是乡村美食的唯一性所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这是本地独有的食品,在别处吃不到。

二、这是最新鲜最水灵的食物,如果您一定要把它带去外地,那只能是新鲜不再,口感全无。

三、这是当地人对美食的信誉保证,您在这里吃了,如果不好吃,我全权负责。

原料必须是地方出产,制作方法必须是地方传统工艺,采用的配料、调料甚至水都必须是本地的,还要使用地方特色的“土”器皿,才是地道的乡村美食,缺一不可。

2

“土”环境

除了独一无二的口味,乡村美景也成为了美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的不仅仅是食物,而是一种环境。可以在农家吃,坐在土炕上,感受乡村的古朴;可以在户外吃,一边吃一边欣赏着高山流水,小桥人家;还可以在特色餐厅吃,吃出不一样的体验。

而今,乡村主题餐厅也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这种创意最初是在南非开普敦法兰斯霍克,将整个餐厅布置在一片果园当中,餐厅采用玻璃材质,在就餐时,可以欣赏到窗外果园的美景。

在美国的海滩、森林、山中寻找美丽的田园,用本地产的蔬菜水果、本地散养的家畜、就近湖海江河捕捞的鱼鲜,在露天的环境中搭起一条美丽的桌椅长龙,让来宾享受在城市里无他感受到的惬意和新鲜空气,体验人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

3

乡愁的仪式感

乡村美食不仅仅满足了味觉、观感的需求,更是一种情感的满足与寄托。许多乡村都以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美食著称。兰州的拉面、北京的烤鸭、上海的糯米团、重庆的酸辣粉、武汉的热干面、宁波的汤圆、广西桂林的米粉、宁夏的手抓羊肉、西安的羊肉泡馍、河南的胡辣汤,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都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前来品尝这一道乡村美食,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乡村美食有着极强的目的性,能够十分直接、快速地带动旅游发展,但是往往缺乏持久的拉动力。

三、乡村美食如何增强持久拉力?

保持地方美食的持续吸引力必须采取“第二曲线”的思维方式。增强美食旅游的创新性、体验性、甚至融入文化元素,强化美食的吸引力。

1、产品创新,增强美食旅游的新鲜感

在美食产品上不断创新,增加体验环节,保持美食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对游客而言,“吃”不仅仅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而渐渐成为一种休闲活动,一种丰富生活的象征,这样的美食才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历史上北京延庆柳沟的火盆原来是暖手的工具,由于生活变化太快,柳沟的火盆锅早已成了历史的陈迹。村民们集思广益进行试验,利用火盆制作出既可以放在炕上,又可以放在地上的每桌可以坐10人的新的火盆锅,恢复了传统的柳沟豆腐砂锅。随后,他们又新开发了三色豆腐:美容养颜的黄豆豆腐、滋补养肾的黑豆豆腐、清热袪火的绿豆豆腐,创出“凤凰城—火盆锅—农家三色豆腐宴”品牌。同时献上炸豆腐、冻豆腐、拌豆腐等一系列的豆腐吃法,将“火盆锅·豆腐宴”不断推向新的阶段。在品尝豆腐的同时,还可以参观豆腐的制作流程,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前来体验,还接待了韩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上千名外国客人。

2、特色活动,为美食旅游增色

通过与美食相关的活动,增加体验性和趣味性,形成长久的旅游拉动效应。通过美食活动的举办,与相关媒体合作和宣传,可以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在 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很好的口碑,同时每年举办一次,形成时尚生活固定的推广主题活动。

美食节之外,还有更多亲切的宣传方式被采用。日本十胜为了给美食做宣传,振兴局将猪肉盖饭定位为“提高十胜认知度的标志”,并设计可爱的吉祥物“猪肉包”,还任命“猪肉包”为推进股长。同时,几乎十胜的每一家农场、餐馆都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发推广。

3、当地文化融合,美食旅游的持久动力

赋予美食文化内涵,将美食、文化遗产、生活方式整合起来,旅游就不仅仅是品尝美食,更是一种完整的生活体验和精神享受。

以饮食文化为主轴,建造饮食文化博物馆、举办美食培训讲座、创办美食论坛、举办烹饪大赛等活动,还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传统手艺人才、以及评选美食形象大使等,使乡村美食旅游更加多元,有效地吸引游客的文化探索动机。文化与美食的结合,能够丰富乡村美食旅游的内涵,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增加消费深度。

此外,美食、文化、旅游三者还可以进行深度的结合与挖掘。最好能将当地的风俗、习惯,融入到美食旅游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让人们在品尝中感受到文化的气息,让文化与美食更好地共振。

我国台湾省桃园县大溪镇每年4、5月份初夏时节,全台“客家桐花季”登场,除了能够欣赏翠绿的青山、清澈的溪流与油桐落花缤纷的瑰丽景色外,在这样的好景致中,还能品尝本地文化特色的客家美食。在2010年“怀旧客家桐花宴”旅游美食纪录中,当地曾推出“油桐花精致套餐”,包括“牧童遥指杏花村”、“黄金八宝布袋鸡”和“红糟封肉桂竹笋”等闻名遐迩的文化创意菜肴,将桐花、文化结合起来,使得不少游客“闻香下马”,游赏“桐花之旅”。

4、乡村美食产业聚集,串起吃喝玩乐

成功的乡村美食旅游应该达到一定规模,形成规模效应,一般而言,以美食街的形态存在。用这条美食线路,将分散的自然景点、人文景观、特色农场、休闲设施,以及餐饮企业连接起来,集合乡镇优势资源,形成美食旅游带,合力拉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辅以美食地图、趣味美食路标、增添趣味感,提供自行车租赁业务,让游客在慢行中体会美食、美景。

乡村美食旅游,在当下人们“吃文化、吃特色、吃新鲜”的饮食风尚中应运而生,它以其美味、新鲜、朴实、亲切、天然的优势抓住了城市旅游人群的胃,留住了游客脚步。作为初始动力,美食有着门槛低、成本低、启动快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作为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就需要当地村民、政府集思广益,进一步延展美食的内涵与外延,将娱乐、活动、文化、民俗与美食紧密结合,重视宣传,提高美食的知名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美食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