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总爱发脾气?家长们说出这6句话就后悔了

 小蓝笔 2019-06-13

周末和姐妹聚会的时候,总会谈到各自的孩子。

小晴说她的女儿欣欣似乎进入了叛逆期,动不动就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最初还会耐心地哄她,慢慢地耐心消磨殆尽了,前几天还在气头上说了句“再哭就把你赶出门”,孩子被吓到了不哭了,但好像跟她不那么亲了……说出这句话她都后悔死了。

小敏也有同感,她的儿子有什么要求家长不答应的就发脾气,有时还拍桌子、打人。想让他冷静下来,只能哄着他,答应他的要求。小小年纪就懂得感情勒索,太担心了!

唉,这应该是很多家长都在担忧的事情吧……

其实发脾气也好,哭闹也好,都是孩子常见的一个表达和发泄的途径,通常都是为了吸引爸妈注意,或者需求没被满足。为了让孩子冷静下来,你可以好好劝他,也可以冷处理,但绝对不能说出这些让你事后非常后悔的话:

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

苦口婆心地说过很多不能做的事情,孩子还是犯了,还发脾气的时候,情绪已经主导了全部的意识,此时根本不是说教和训诫的好时机。家长如果在这时给他管束规则,只会让孩子觉得你不能体会他的感受。

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

用一句俚语来说,就是“拉屎不出赖地硬”。当孩子遇到挫折,如果为了安抚情绪,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将他的行为归咎外界,这种做法会让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失去从错误中反省学习的机会,容易养成遇到挫折只会怪别人的恶习。

不哭,就带你去吃麦当劳!

又比如“我买玩具给你就是了,别难过了!”,孩子如果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而哭闹,用这种哄劝、贿赂的方法让他冷静,满足他的需求,短暂来说可能有效,但长期以往反而会让孩子学会了情感勒索。

不乖就把你赶出门!

虽说“严父出孝子”,严厉的确是好事,但对于这种恐吓和威胁性质的话,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对家长有所疏远,甚至会使孩子采取自我破坏和被动的攻击行为当成报复。

你再闹啊!干脆把我气死好了!

这种“踢皮球”的方法,在生活中很常见,其实在与孩子相处中也不知不觉发生。孩子闹脾气,家长觉得烦了,然后回以愤怒,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发脾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还会深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你这个爱哭鬼!惹人厌!

不经意间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会默默影响孩子的自我认识,有可能在将来形成自卑、不自信的性格。

孩子总爱发脾气?家长们说出这6句话就后悔了

避免说上述6句话,又该如何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呢?

曾经看过一组漫画,爸爸在悠闲地看着报纸,孩子边晃着椅子边吃冰激凌。冰激凌掉了,孩子伤心得哭了起来,爸爸认为不过是冰激凌掉了而已,安慰他,不听,爸爸有点怒了,便教训他不应该在椅子上晃来晃去。孩子觉得更委屈了,爸爸想让他赶紧安静下来,答应他再买一个,可惜为时已晚,孩子已经完全丧失了理智,躺在地上耍赖,爸爸也崩溃了,心想这孩子该揍了……

当孩子闹脾气的时候,不妨按照下面三个步骤来解决:

步骤一:理解、接纳他的情绪

家长首先要自己冷静下来,换位思考,从心底里愿意接纳他的情绪。当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就会慢慢冷静下来。但要明确,接纳情绪不代表可以接纳他的行为,要让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觉都是可以被接纳的,但是不当的行为必须被规范。

步骤二:询问和厘清闹脾气的原因

响应孩子的感受,比如跟他说:“看你哭得这么伤心,一定个很难过,对不对?”让孩子觉得自己获得了重视和理解。

之后用开放式的提问,比如“今天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协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厘清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步骤三:引导孩子思考解决方案

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引起他哭闹的事情,并且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比如,孩子因为玩具被人弄坏了而生气,你可以告诉他:“玩具被人弄坏了,你觉得很生气,。但是你哭也不能让玩具恢复原状是吗?我们一起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好吗?”

如果把这三个步骤用于上述的漫画,其实这件事可以这么解决:

①爸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在他的冰激凌掉地上之后,对他表示同情,因为这是他最爱的冰激凌啊!

②孩子便会认为自己得到了重视和理解,悲伤情绪就不会加重,还会思考该如何改善目前的情况。

③此时爸爸再给他买个冰激凌,并趁机让孩子明白吃冰激凌的时候不要晃椅子,孩子便会容易接受得多。

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