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虚药·补血药之熟地黄 | 中药知识

 鉴益堂 2019-06-13

补血药

本类药物大多甘温质润,主入心、肝经。具有补血的功效,主治血虚证,症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爪苍白,眩晕耳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月经愆期,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脉细等。有的兼能滋养肝肾,也可用治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

使用补血药常配伍补气药,即所谓“有型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补血药多滋腻黏滞,故脾虚湿阻,气滞食少者慎用。必要时,可配伍化湿、行气、消食药,以助运化。

熟地黄

出自《本草拾遗》。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经炮制加工品制成。本品气微,味甜。以块肥大、断面乌黑色、味甜者为佳。

【药性】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应用】

1.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

本品甘温质润,补阴益精以生血,“大补血虚不足”(《珍珠囊》),为治疗血虚证之要药。用治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

2.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

本品味甘滋润,入肝肾善于滋补阴血,为治疗肝肾阴虚证之要药。古人谓其“大补五脏真阴”,“大补真水”。能补肝肾,益精髓,用治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耳鸣、耳聋及消渴等;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骨蒸潮热,颧红盗汗,耳鸣遗精等。

3.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本品有补益肝肾、益精填髓作用,用治精血亏虚,须发早白;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五迟五软。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黏腻,有碍消化,凡气滞痰多,湿盛中满、食少便溏者忌服。若重用久服,宜与陈皮、砂仁等同用,以免滋腻碍胃。

【鉴别用药】鲜地黄、生地黄与熟地黄三药均能养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诸证。不同之处在于,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虽弱,但滋腻性较小,长于清热凉血,生津止渴,多用治血热阴亏属热邪较盛者;生地黄甘寒质润,清热凉血之力稍逊于鲜地黄,但养阴生津之力强于鲜地黄,滋腻性亦较小,长于治疗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发热诸证,滋阴力不及熟地黄;熟地黄甘微温,滋腻性大,入肝肾而功专补血滋阴,填精益髓,长于治疗血虚证及肝肾亏虚证。

云少 | 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