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年纪大了,都渴望有个老伴陪着,渴望有个幸福的晚年。 可是近年来,黄昏恋老人失财又伤心的案例屡见不鲜,不少老年人在寻觅伴侣的过程中被对方蒙蔽,上当受骗。 昨天,沈河区64岁张女士向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伤心经历。 1 一见钟情 首次见面她给对方2000元 张女士3年前丧偶。为了让她走出丧偶之痛,子女希望她能找个老伴过好余生。 去年12月,张女士来到婚介机构,交了50元钱登记了信息。想不到第二天就接到一个自称“王强”的男子的电话。王强说他65岁,也是3年前丧偶,非常孤独,渴望找个经历相似的异性过好余生。两人在电话中谈得很投缘,相约在张女士家楼下饭店见面。 王强1米7左右的个头,微胖,比较能聊。张女士对他印象很好。王强说,自己家境好,两个孩子,一个在清华大学工作,一个做生意有自己的企业,自己的亲姐姐是从医院退休的。 在饭桌上,王强表示对张女士很认可,愿意和她深入交往,并答应给张女士买衣服、靴子,张女士很高兴。 随后,王强说姐姐家孩子要结婚了,张女士一听,自己应该随礼,就拿出2000元给王强。王强收下了。 2 人财两空 相处1月损失2万和金镯子 两个人交往一个月,张女士提出要到王强家看看,王强说自己是知识分子家庭,很在乎礼节。等给张女士买完新衣服,装扮一下后再请她到家里去。 一天,在张女士的家里,王强接到了儿子打来的电话,说急用钱要投资,需要借10万元钱。 王强给两个朋友打电话,借到了8万元。他问张女士手里有钱吗?张女士说有2万元,随后张女士带着王强来到位于南湖地区的一家银行取出了2万元,交给了王强。 第二天,张女士突然觉得王强身份可疑,借钱给他有风险,于是就给王强打电话,电话能打通,可是没人接。张女士又发现自己手腕上价值2万多元的金镯子不见了。随后,她报了警。 3 设计找人 对方虽然回信了却没见面 张女士很上火,考虑再三,决定好好查查王强的背景。她先来到电信公司去给王强的手机交电话费,发现手机的主人是一名女性的名字。随后,张女士又调取了当时她和王强在银行取钱时的监控录像。 今年6月,张女士想出一个办法,她让一个女性朋友以谈恋爱的名义给王强发短信,王强果然回信了,两人相约6月4日见面。可是当天王强却没来。 4 幡然醒悟 相处前了解对方真实身份 张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64岁了,本想找个老伴好好过日子,没想到感情没了,钱物也没了。处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害怕孤独,希望找个伴,可是我却没有核查对方的身份,结果上当了。” 张女士说,一定要引以为戒的是,处在黄昏恋的人不能在不了解对方身份的情况下,有经济交往。 5 黄昏恋要冷静,初期不要太深情感 沈阳婚恋家庭师宋明锦说,进入黄昏恋的群体需要谨慎。骗子、婚托抓住了老年人害怕孤独、急于找一个条件好的异性的心理特点行骗。许多单身老人迫于世俗观念,特别是高龄老人,儿孙满堂家庭和睦,不愿意公开自己恋爱的经历,担心亲朋好友不理解,于是悄悄地相处,但由于判断力不够,很容易被骗。 老年人在黄昏恋初期一定要对对方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有个基本了解。尽量避免亲密接触,在没有确定关系时不要有更多的金钱来往。选择婚恋中介,一定要到正规的有相关资质的机构去登记,不能选择流动的婚恋机构。 对对方的“身份认证”很重要,身份证、家庭状况、人际交往情况要了解,交往的速度要放慢,要把握好节奏。老年人谈恋爱时一定要冷静、理性,尤其是初期,情感不要投入太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