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天暑热太难熬,这类人群一定要注意!每天健脾化湿

 熊样熊才 2019-06-14

夏天暑热太难熬,这类人群一定要注意!每天健脾化湿

每年到夏天,老年人中暑送医的新闻就层出不穷。气温高、气压低、空气湿度大,天气“炎值”持续爆表,特别是老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低下,皮肤温度受环境气温影响大,再加上皮肤排汗的能力不强,大量的体热不得外泄,非常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有阴暑、阳暑之分,老年人是阴暑高发人群

中医认为:中暑是因为体内元气亏虚,暑邪乘虚而入,灼燔阳明、触犯心包所致,但它不能一概而论,从发病机制出发可分为阳暑和阴暑。

1、阳暑

指在烈日下暴晒或长途奔走等户外活动时导致的中暑,有起病急、发展快、危害大的特点。初期有大汗、大渴喘促、高热神昏、头疼烦躁等症,严重时可出现晕倒、肢体发凉、身软休克等症。

此时,有些人可能会说:天气太热,开空调、喝冷饮避暑就不会中暑了。恰恰相反,这样更易得阴暑,比阳暑还缠绵难愈。

2、阴暑

指夏季因气候炎热,人们采取了错误的生活、饮食方式,比如:在阴寒潮湿处纳凉、大汗后立即用冷水冲澡、吃冰镇饮食、穿梭于高温环境和低温空调场所中……均可导致暑、湿、寒邪侵袭身体,造成中暑。通常,阴暑比阳暑更厉害,它发病不像阳暑那么明显、快速,但暑热无法散出,病程更长,用药效果不明显,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常有发热恶寒、头身重痛、胸闷无汗、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关节疼、舌苔腻等症。

婴幼儿、孕产妇以及患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肺心病、糖尿病的人和身体虚弱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被称为“中暑高危人群”。

有这几个症状要小心,重症中暑会致命

暑气和湿气一样,早期鲜少有明显症状,极易被忽视,但长期停留在体内,轻则耗气伤津,扰动心神,重则疾病缠身,久治不愈!炎炎夏日,你的暑气严重吗?

1、先兆中暑

老人在中暑后,开始感到全身疲乏,四肢无力,胸闷,心悸,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口渴,大汗,体温可正常或略有升高。

此时,如果能到通风、凉爽的地方休息,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

2、轻症中暑

若症状继续发展,会出现颜面潮红,胸闷加重,皮肤灼热,并且大量出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但经过调理后,在4小时内,仍可恢复正常,称为“轻症中暑”。

3、重症中暑

如果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昏厥、昏迷或高热者,叫做“重症中暑”,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一般临床上分为3种类型。

(1)热痉挛

热痉挛,多见于在高温环境从事体力劳动而有大量出汗的人。

(2)热衰竭

热衰竭,常发于老年人及未能热适应者,起病较急,多先有眩晕、头痛、突然昏倒,严重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脏功能不全。

(3)热射病

热射病,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呼吸快而浅、意识障碍。严重者四肢和全身肌肉可有抽搐、惊厥和昏迷,出现休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夏季暑气盛行,温度高、湿度大、爱贪凉,就像给暑邪、湿邪、寒邪打开了大门,三者又纠缠不清,互为因果,最易发暑病。对所有人来说,防病治病以预防为先,除了要避暑,更要重视日常祛暑!


牢记这四招,健康平安过夏天

1、出行防晒要记牢

高温天气尽量减少室外的停留时间,外出时走阴凉处,打遮阳伞或戴遮阳帽,上午10点到下午2点最好不要出门。

2、合理科学控制室温

室内注意通风降温,超过32℃时,靠电风扇降温基本无效,建议使用空调,但温度不要调得太低,以免降低人的耐热性,预防空调病。

3、睡眠充足很重要

夏天昼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更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充分的休息,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