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众号的后台留言中发现,很多朋友长期被慢性萎缩性胃炎困扰着,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二十多岁的青年。其实,我告诉大家,慢性萎缩性胃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 201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牵头开展了一项横断面调查[1],结果显示:在各型慢性胃炎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比例为 17.7%。若以中国14亿人口计算,这意味着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约有1.3亿。 患病人群这么大!患病后困扰这么多!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今天我就以一个实例讲讲,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希望已患病的朋友能够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摆脱或减轻困扰;未患病的朋友降低患病的几率。 01 实例分享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诊断后属胃痞病,即脾胃气虚证。我以益气健脾祛瘀为法治疗,采用组方: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厚朴、三七、砂仁、炙甘草等。 治疗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胃镜、病理未见不典型增生。治疗1年,症状消失,胃镜及病理提示萎缩及肠化明显改善,无不典型增生。随访4年均未见复发。 患者病征:男性,就诊时65岁,反复上腹部胀痛2年,上腹部总是隐隐胀痛,有嗳气症状,没有反酸现象,喜欢温热食物和用手抚摸揉压腹部,以此缓解腹部不适,总是乏力,舌淡红苔薄而白,脉弱。 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阳性。 病理诊断:(胃窦)中度慢性胃炎,重度萎缩,重度肠化生,轻度不典型增生,间质充血,活动性(+++),HP(++)。(胃体)轻度慢性胃炎,间质充血,活动性(++)。腹部彩超显示肝胆脾胰未见异常。 治疗6个月后复查胃镜 治疗1年后复查胃镜 治疗1年后复查病理 治疗4年后复查胃镜 治疗4年后复查病理 由此实例可以看出:应用中医疗法,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在此我也告诉大家,萎缩性胃炎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临床上我治愈的患者也不在少数。只要方药对证,配合日常饮食调护,就可以让疾病远离你。 02 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遭到长期的反复损害,导致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消失的一种疾病,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另一种叫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情较轻)。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层变薄萎缩了,而不是胃变小了! 胃壁分四层: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慢性萎缩性胃炎就是胃黏膜层的固有腺体萎缩。根据腺体萎缩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说通俗一点,萎缩性胃炎就是胃黏膜层变薄萎缩了,而不是胃变小。 03 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哪些表症 胃黏膜萎缩主要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表现为上腹胀闷,也可以有上腹隐痛、嗳气(俗称“打饱嗝”)、恶心、食量减小,少数患者可发生消瘦、贫血等情况,极少部分患者可以没有消化道症状。 ■ 上腹胀、饭后不适 常常感到难以描述的一种不舒服,有的感到饱胀,餐后明显,可有嗳气、恶心、食欲不好等。 ■ 上腹疼痛 可为隐痛、钝痛,没有规律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时一般都有一定的诱因,比如疲劳、熬夜、受凉、进食生、冷、硬、辛辣及刺激性的食物。 ■ 嗳气、恶心 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见嗳气,即一股气从胃里嗳出口中,也可有想呕吐的感觉,甚至口中伴有酸味、腐味。这是胃气上逆的表现。 但要注意,症状与胃镜检查所见和病理结果并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可能患有较严重的萎缩性胃炎;相反,萎缩性胃炎症状很明显,但是胃黏膜萎缩程度可能并不是很严重。 04 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 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常见原因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不良情绪、不良药物和抽烟等因素。 ■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粪口传播、胃口传播、母婴传播等等。其中,口口传播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因为中国人吃饭都不爱用公筷,还喜欢扎堆聚餐,一盘菜大家夹来夹去,这就给幽门螺杆菌的入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旦这桌人中有一个感染者,那么其他人就有被感染的可能。 2017年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期刊的文章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2.2%[2]。 ■ 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种类 · 饮食不规律 三餐不定时、不吃早餐、饥一顿饱一顿,把胃按部就班工作规律打乱,胃运转出现混乱,造成疲惫不堪的工作状态,积劳成疾。 · 暴饮暴食或饮食过寒过热 吃东西没有节制,暴饮暴食,会大大加重胃的负担,损伤胃的正常功能。此外,过凉过热的饮食也会损伤胃粘膜,过热的食物容易直接损伤胃粘膜,而寒冷的刺激则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刺激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进而刺激胃粘膜或溃疡面,使胃产生痉挛,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引起胃痛等不适。 · 过饮浓茶、咖啡、酒和过食辛辣食物 饮烈酒、浓茶、过量咖啡,过量食用辛辣食物等,均是对胃粘膜产生刺激的重要因素,过量饮用或食用会损伤胃粘膜,从而引发胃炎。 ■ 药物刺激 有的病人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等药物治疗某些疾病,这些药物可以引起胃粘膜的刺激和损伤,长期服用此类药物者应同时口服一些保护胃粘膜的药物。 胃黏膜保护剂有很多,如吉法酯、替普瑞酮、铝碳酸镁制剂等都可改善胃黏膜屏障,促进胃黏膜糜烂愈合。但是具体选用哪种护胃药物,须遵医嘱。 ■ 吸烟 吸烟导致萎缩性胃炎的病例并不少见,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尼古丁能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痉挛,致黏膜缺血、缺氧,从而破坏胃黏膜完整性。二、尼古丁易使胃幽门括约肌松弛,胆汁反流,胆汁可破坏胃黏膜屏障,造成黏膜糜烂、炎症。三、吸烟能增加胃的蠕动、促进胃酸分泌增加,在胃黏膜屏障破坏的基础上,胃酸又加重了对胃黏膜的损害。 05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防治 ■ 积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不管你是否有萎缩性胃炎的症状,我都建议检查一下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胃胀胃痛等不适症状,还可以改善、治愈胃黏膜慢性活动性炎症,阻止炎症进一步发展成癌前病变及胃癌。 ■ 饮食调理 三餐按时,进食莫过快,勿暴饮暴食,少饮酒,少吃热烫、烧烤、重口、腌制和过咸等食物,这里我专门要提醒青年朋友,要少吃烧烤!烧烤的损害可不仅仅是损伤消化道粘膜,损伤脾胃这么简单。肉类在烧烤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叫苯并芘的致癌物质,这种致癌物会在体内蓄积,诱发胃癌、肠癌的风险非常高。 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尽量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或损伤的食物,如辛辣食物,腌菜、隔夜剩菜、久煮的火锅汤等高亚硝酸盐食物,及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 心理调摄 情绪导致胃病不容忽视,压力大、焦虑、抑郁等,均可能导致胃部不适。中医早有认识,“百病皆生于气”、“忧思伤脾”“恼怒伤肝”都可以导致脾失健运,胃失通降,发生胃病而致胃胀胃痛。 ■ 定期复查胃镜及病理检查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 2017 年,上海)》建议: · 病理活检有中-重度萎缩并伴有肠化生的慢性萎缩性胃炎1年左右随访1次; · 不伴有肠化生或上皮内瘤变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酌情进行内镜和病理随访; · 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并证明此标本并非来于癌旁者,根据内镜和临床情况缩短至每3个月左右随访1次; ·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立即确认,证实后行内镜下治疗或手术治疗。 ■ 萎缩性胃炎癌变过程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不必过度担心 有研究显示,萎缩性胃炎人群发展成胃癌所需时间如下: · 单纯萎缩性胃炎患者为11.6年; · 伴轻度肠上皮化生者为11.4年; · 伴轻度异型增生者为5.7年; · 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或中重度异型增生者为4.5年。 所以,萎缩性胃炎进展成为胃癌有相当一段时间,患者朋友要好好抓紧这段宝贵时间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Du Y,Bai Y,Xie P,et al; Chinese Chronic Gastritis Research group. Chronic gastritis in China: a nationalmulti-center survey [J]. BMC Gastroenterol, 2014,14: 21. [2]Hooi JKY,Lai WY,Ng WK,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Gastroenterology,2017,153 ( 2) : 420-4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