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实名制,你准备好了吗?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19-06-14

投稿:杜顺明

2019年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2019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而我作为一名在民营企业呆了六七年的一线管理人员感触万千。

2016年为民工工资,除夕夜才回家,老婆和1岁不到的闺女在工地等着,爹妈在家里盼着。

2017年为民工工资,除夕中午才回家,把最后一个民工安排好,然后匆匆赶回家,老婆和1岁的闺女寒冬腊月的在工地陪着,想起最是心酸。

2018年年底为解决民工工资纠纷问题,几乎每周在跑派出,所跑劳监大队。几乎天天都有一堆民工在办公室门口守着,每天最怕的是接到民工工资问题的电话。有的五六十岁的老一辈,哭哭滴滴看着心酸实在看不过去背着媳妇偷偷把工资垫着给他们发了工资。也有90后冲动的年轻小伙子吵马上要拿到钱,拿不到就要干架的。这一年是我出道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公司领导去甲方催款,而我不断安抚着兄弟们躁动的情绪和我不安的心。

作为公司中层管理者这个时候我们往往都是最难受的,一面要安抚民工的情绪一面却等着领导的回复,而自己其实也是一名农民,自己也在躁动不安中,但是不敢说还得伪装自己安慰别人。这种感觉我像只有同行最懂。

当时这个制度出来时工地上工人跟我开玩笑说“杜工这回我不去堵你办公室了有政府给我解决了”其实我何尝不是呢,你们不再堵我办公室我也可以早点回家过年了。建筑工人的实名制,从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利国利民顺应时代发展更有利于建筑业的发展,也便于在大数据的引导下调整行业的发展方向。由于新管理方法的出现,它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第一、从源头上杜绝了民工工资纠纷。

在实名制管理办法里规定,必须是经过登记的民工才能进入施工场地作业。一旦登记了以后何时上班何时下班都一清二楚,这就像工厂上下班一样。在考勤上就不会有纠纷。就避免了我们在工地上常遇到每个月底工人核对工天时都会有扯皮争议。其次同一个区域实名制肯定都是同一家平台。就会有工资发放记录,为解决纠纷提供了有依据可寻。如李某和某项目发生劳动纠纷,李某提出500元/天,那这个时候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看看李某在其他工地的工资,为解决问题提供可参考方案。

第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实名制管理办法下将岗前基本安全培训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进场前必须按照专业工种登记,施工时特种作业必须是持证人员才能作业,比如一个工地开工后在实名制平台上查不到任何教育记录以及必要的特种作业人员信息,那么说明这个项目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了,监督部门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制止,在多方监督的情况下将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同时通过平台对安全教育的监督也更加简单。

第三、施工单位选择队伍更广阔。

实名管理办法下实名制平台共享,可以寻找到更多更专业的队伍和民工,这就像有上万份民工简历摆在施工单的面前供施工单位挑选。这样促使民工队伍和个人会越来越专业,对于施工安全质量意识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四、降低企业负担及风险。

在传统模式下民工工资找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等业主拨款。常常因业主没拨款施工单位没钱发工资导致群工事件给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在实名制管理办法下规定:施工单位应当与施工企业约定实施施工人员实名制的有关内容,监督施工企业实施施工人员实名制管理的各项措施,并为施工企业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创造条件。把建筑工人的工资全部按时存入银行的特别账户。这一条将解决了民工工资资金来源问题。民工工资发不起不单单是施工单位的事情,还是建设单位的事情,而且专款专用。这一条规定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工资发放困难的局面。

农民工实名制在今年3月1日开始试行,凡是新事物必将遇到一些阻碍,也必将在磨练中成熟。根据我个人经验在农民工实行过程中会有以下几中情况:

第一、民工跟不上实名制节奏。

目前我国建筑业用工存在一种向二代民工转变的过渡期,工地上有一大部分人年纪在45~60岁之间的一代建筑工人。这部分民工大多来自山区干的都是体力活,没文化,不识字,不会玩微信,不会上网,更没有受过职业技能培训。但是这部分人技术好,实名制管理制度下需要民工有技术、有职业资格、持证上岗。如果新时期一时间有些民工不能适应管理办法,但是你有不可能不让他工作。如果一刀切必然造成很大社会问题。这部分民工问题如何解决?不能持证上岗,可能就没有施工企业敢聘用他们了,因为政策不允许,但是退休他们又没有养老保险,有的在农村已经没有土地了。这部分人的生存就业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如何让这部分人快速适应新的制度从而在工地上起到一个老带新的积极作用是我们施工单位和主管部分必须要思考也必须要解决的。

第二、怎么打卡。

实名制打卡在房建项目很好实施,都是封闭式施工,打卡进场很好管理。但是遇到市政、公路这种施工战线长由分散的怎么办。没网没电不封闭,很多工头和民工就会抵触打卡,为什么呢?浪费时间啊,比如我之前的一个市政项目用移动手机打卡,几百个人十多公里都是人,每天两个劳资员满山遍野的催着打卡效果还是不明显。有的工人为这还直接不来了。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施工管理中突破创新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同时运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去解决。

第三、用工模式的改变。

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而言用工上还是处在包工头+劳务公司的模式。包工头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后来我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行劳务分包。有了劳务公司资质才能签订劳务分包,包工头摇身一变成了劳务公司老板,或者直接挂靠一个劳务公司。

然而市场上的劳务公司基本都是空壳,我曾经认识一个包工头,在花果园大规模建设那几年他手上注册了五六个劳务公司。在实名制实施的过程中包工头或者说劳务公司扮演什么角色呢?我遇到很多项目和劳务公司签订合同的都是让民工直接和劳务公司签订。但是这样经常出现一个问题,劳务公司挪走工程款后没钱发给民工,民工没领到钱又来项目部闹。民工与施工企业是劳动关系,这样总包单位还真必须为劳务公司买单。

因此,在过去的几年里,农民工工资和承包人工资的极端事件层出不穷,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现在民工实名制出来了,但自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劳务公司或者包工头和项目签订合同了,然后也配合实名制了,你要人他分分钟给你叫到。到结算时包工头们一算账有钱赚肯定来找总包算账要钱了,亏了呢,亏了劳务老板来个不露面,工人工资你项目部还的必须发,不发不行。

就算是劳务公司按照规定发工资,签订了合同。因此,该公司的就业管理也是松散的,都是临时组建的队伍又如何谈得上专业和保障呢。就施工企业发展而言,需要训练有素,技术精湛且稳定的团队。但就目前而言,所谓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表格化管理,往往只能达到最低一级的管理层,而难贯彻到民工手里。这使得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往往难以控制的形式出现,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解决。不管是劳务公司也好,包工头也好在这种模式下民工资源还是没有掌握在施工单位手里,这就造成了施工单位离开包工头或者劳务公司就找不到工人,造成用工荒。而民工又习惯于只听包工头的安排,在工地上时常出现施工员叫不动民工,很多安全质量隐患得不到及时处理。在实名制的情况下,包工头必将受到冲击,在种情况下必然受到影响,民工实名制后会让工人意识到不改变以后真的会被淘汰。建筑业需要改变技术和专业队伍人员流动性高的现状。没有长期稳定的管理和工人队伍,施工企业就失去了产品质量保证。

实名制的实行,让民工随时与施工单位存在一种沟通渠道。取消了中间介少人,降低了双方的风险。用那句经典广告词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卖家多卖钱买家少花钱。在新的管理体系下如何处理新的民工、施工单位、劳务公司三者的关系,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也需要我们思维的转变。

第四、建筑企业规范工人管理,民工税费问题如何解决?

农民工的社保、税金等谁来交虽然该有规定说实名制费用算到安全文明措施费里,但是这个项工作隐形的费用是不少的。同时每年发工资我都会给民工说你们工资表超过5000的可能要上税,每年都要给他们做上百遍的个税普及,但是工人回复30年来都没交过税你这会跟我谈税务关我屁事啊。目前据了解贵州省内在建筑工人上个税这方面也是很模糊的,没有一个系统明确的规定。在劳务分包模式下税费问题可以全部打包给劳务公司处理,但是在民工实名制管理下,就逐渐形成施工单位自有工人用工模式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的财税如何处理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保险人员、支付基础;临时工、季节工等涉税处理;这些都需要思考,如何在新的制度下有完善的管理办法。

第五、其次就是技能培训谁来做?施工单位?

按照文件的内容我理解上这个事情是落到了施工单位头上了,但是对于培训费怎么分担,该如何落实。有句话叫铁打的项目部流水的农民工,对于民工这种大量流动不确定的情况谁又愿意去培训,培训后上岗证属于施工单位还是民工个人。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将越来越倾向于精细管理、技术专业化、组织效率和雇佣法治的道路。现有的建筑管理模式将在建筑业的发展阶段得到改善,并在产业发展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而民工实名制的实施就将民工信息处于一种透明可掌握状态,也让民工自己有一种专业化转变,从一种单纯卖劳力到一种技术性人才的转变。只有创新才有进步,才有出路。就目前形式而言实名制管理是一种大势所趋,是一种时代潮流。这种趋势必然促进了我国民工管理用工模式改变,按照我的理解在国家推动装配式建筑模式情况下又推出实名制管理办法可以预料建筑施工管理会向工厂化管理靠近,会向施工流水线模式靠近,民工会向专业化技术型人才靠近。

那么怎样去应对这种形势下的管理呢。个人觉得首先企业要重视这个管理,如果只是流于形式化不真正领会落实那么再好的制度也不能扭转局面。第二在实名制管理上成立专人岗位,加强学习,以往我们把实名制管理直接放给门卫,只要打卡就行,这种没有深度的管理对实名制而言只是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只有派专人管理落实到深度上才能真正享受实名制带来的福利,比如施工单位可建立民工信息库,可建立民工技能信息库,民工黑白名单等,这样能将民工资源牢牢掌握在手里。提升了公司建设队伍的水平。第三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贵州是大数据之都,建筑工人采用的实名制,是随着这个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建筑行业所带来的管理变革。而处在贵州地区的企业更应该将这种资源利用起来,建立于对施工中对人、材、机的精细化管理。让管理落实到每个产品、每一个操作者身上。我们不能避免这个时代的到来。但是我们可以创新,实名制管理贵州企业可以走到最前面做的更好。

当然这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传统几十年的工作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在实名制操作过程中我们施工单位要活学活用创新处理,在实名制管理下形成一套符合自己公司及项目的管理模式。


质量安全进度管理/项目管理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