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七年》:除了父母的阶层,还有什么在决定命运?

 博采简纳 2019-06-14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创业史》

今天,西瓜君想给大家推荐一部“永远无法复制的”影片:《人生七年》。

纪录片简介: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开始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这部纪录片记录到了他们56岁那年的大半人生。

一部纪录片里,演绎了人生百态,揭示了“命运”的一角面纱。

看完这部影片你会发现一个残酷的社会真相:

富人孩子仍是富人,穷人孩子仍是穷人。

唯一突破自己阶层的孩子,是依靠“教育”的力量。

下面请欣赏一段三分钟的片段剪辑:

暂停 00:00 / 02:49 直播 高清 倍速 全屏 到腾讯视频观看此视频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
  • 《人生七年》爱情版精彩剪辑
  • 两岁宝宝将自己反锁屋内,家长急疯!民警成功救援
  • 农民儿子考上牛津大学,改变命运成为名教授
  • 人的命运是成长背景决定的吗?
  • 人间世:太残酷!年轻爸爸一次又一次情绪失控!
  • 家长扮人贩子20分钟骗走46个孩子:防拐,家长一定要知道
  • 13岁女孩月经疼痛难忍,来到医院一检查,母亲脸都青了
  • 世界最小女孩1岁后停止生长 15岁身高59厘米
  • 出轨的结局是什么?丈夫坦言:我依然爱她
  • 三个7岁小女孩讨论恋爱和结婚的八卦,太可爱了
  • 富的越富穷的越穷?听完这段话心态平和了
  • 优步对英国出租车司机影响多大?一年收入减少三分之一
  • 丈夫说自己注重健康,妻子一个动作就彻底拆台
  • 美国13岁女孩被称“天才画家” 8岁时画作已经如此逆天

如今综艺节目里,"真人秀"盛行。

真人秀吸引人的原因,就在于“真实”。

看多了“宫斗剧”、“古装戏”;“现场直播”、“没有剧本”的真人秀,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然而,再真实的真人秀,也终究是精心设计的虚拟场景。

真实的人生,比电视里呈现的更残酷。

耗费半个世纪取材、拍摄、制作,

这部纪录片的价值,就在于通过记录14个孩子的人生轨迹,管中窥豹,呈现了英国社会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

60年代到90年代的英国,社会福利和教育水平都在逐渐改善,然而阶层文化在英国根深蒂固。

“教育公平”,即便在英国也只是传说。

任何人都拥有向申请就读剑桥大学大权力,

但是“教育资源”和“成长环境”这两道门槛,早已在这些孩子成长过程中,就把一些人拒之门外。

这部影片为我们揭示了三个残酷的事实:

1.阶层壁垒的确存在,眼界和视野将决定格局

2.教育是家庭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3.决定命运的关键:教育

以下为《人生七年》的故事详情:

1

阶层壁垒的确存在,眼界和视野将决定格局

14位被选中的孩子来自英国不同阶层,在节目一开始导演就做出了预判:每个孩子的社会阶级将决定了他们的未来。

“我们把这些孩子们聚到一起,因为我们想在2000年时看看英格兰的一个缩影,2000年时的工人和主管,现在都只有七岁。”

在中国,因为历史原因我们对“阶层”讳莫如深。

然而在英国,阶层文化被认为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人们热衷于根据个人的社会阶级、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以及相对应的富有程度,来划分所处的社会阶层。

在六七十年代,英国阶层划分很简单,“富人”、“中产”、“穷人”。

父母阶层的不同,直接导致孩子的三个方面天差地别:

1.接受教育的水平

2.生活习惯

3.追求理想的眼界和能力

影片中,上层阶级的富家三兄弟:

在私立学校读书的三人,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他们每天有着规律的作息,明确知道自己会上哪所中学,进入牛津剑桥然后成为社会精英。

7岁的查尔斯、安德鲁、约翰

当富家三兄弟每天阅读《金融报》、《观察家》、《泰晤士报》。

伦敦东区的工人阶级三姐妹:

这三个女孩在伦敦的同一所小学上学,虽然需要上舞蹈课,但是其实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的自由活动,老师并不会管她们。

7岁的女孩子们,会凑在一起谈论喜欢的男孩,兴高采烈地讨论以后要生几个孩子,幻想未来生活的景象。

7岁的Jackie, Sue, Lynn

穷人区贫民窟长大的孩子:

有人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人希望能有机会见到自己的爸爸,还有人希望能够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

童年的尼古拉斯天真烂漫

孤儿院长大的保罗

西蒙是片中唯一的少数族裔,父亲是黑人,母亲是白人从小在孤儿院长大

虽然7岁的孩子大部分都天真浪漫,但从第一部纪录片开始,就已经感受到了不同阶级间深刻的差异。

第一集纪录片过后,人们已经意识到原生家庭的差异影响。

原生家庭所处的阶层,影响着这些孩子们对于未来的想象,并在之后持续影响他们的选择。

阶层界限的存在已经毋庸置疑,接下来人们希望知道,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随着教育水平和社会福利的改变,社会流动性真的会随之提高和改变么?

7岁的Jackie, Sue, Lynn

14岁的Jackie, Sue, Lynn

2

教育是家庭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现实比人们的设想更加残酷,要打破阶级鸿沟实现人人平等,不过是乌托邦式的想象。在这14个人中,大多数孩子的人生轨迹,就如同导演所假设地如预期发展。

上层社会的家庭给了子女们更多的人生引导,父母的界、格局、能力和人脉,直接影响了这些孩子们的人生轨迹。

在父母的引导下,虽然金钱帮助孩子有了更多了解大千世界的机会,但精神层面的耳濡目染比物质更为深远。

从小富家三兄弟就了解社会竞争,懂得合理规划。这些孩子更早掌握了出类拔萃的诀窍,一直走在求学路上的他们,有的成了律师,有的成为电视制作人,过着上层的优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

中下层的孩子们并不懂得教育的意义,打架是他们最大的娱乐,对未来没什么打算,梦想就是少挨打,不挨饿。他们随意地辍学,早早地进入社会,经历了辍学、早婚、多子、失业等等底层命运。

步入中年,那些因各种原因放弃求学的采访者,多数会感慨上学时如果好好学习,就不至于为生活所迫,延长退休,靠政府救济金为生,也会有更好的出路。

富家三兄弟之一的安德鲁,在镜头前说:“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富,但是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

面对阶级差异产生的成长壁垒,在这14人中有一位名叫Nick的幸运儿,作为所有人物中,唯一一个从底层实现阶级跨越的案例,他既是打破阶级壁垒的特例,也是教育改变人生最好的例证。

镜头前的Nick并不其他孩子那般引人注意,他出生在乡村,每天需要走3英里的路去上学,从小缺少与社会的互动显得十分害羞。

14岁时的他一直把脑袋埋起来回避镜头,厚厚的玻璃眼镜下,还满是对未来的忧愁和迷茫。

然而,教育正在逐渐让他改变。

一开始,在一本关于行星的插图绘本里,丰富的色彩和有趣的故事,唤起了Neck对科学的兴趣。

一天,正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航天知识,老师热情地鼓励Neck说:“你平时那么爱看书,一定很了解飞机的东西”。

老师不经意的话语,却让Neck感受到了信任与鼓励,从此越发痴迷各式各样的科技书籍,用心专研科学知识。他说,是这位老师的引导促使他进入了科学的大门。

21岁那年Nick顺利考入了牛津大学就读物理系。28岁时,因为英国紧缩学校经费,于是移民美国做核电研究,并来到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教书。

我们看着曾经害羞,不自信的Nick在走出牛津校门以后成为了一个充满自信,令人如沐春风的学者,见证了他从乡村小子到大学教授的转变。

当一个人接受了系统而正规的教育,拥有了知识,他的视野就会变得开阔,他拥有了更多的机会。

他可以依靠自己努力获得的教育资本”,轻松地突破本来限制他的阶层天花板,向更高的阶层流动。

龙应台曾写给自己的的儿子安德烈,告诉他读书的意义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什么是选择的权利?

皇上可以微服私访,富人可以体验多样人生,孩子可以通过“学农”体验农耕乐趣。

选择,从来是自上而下的。

而真正的底层人士,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被选择”。

《变形记》中,山里的孩子更像是被选择的“工具”

3

决定命运的关键:教育

清代有个文学家这样总结影响一个人命运的因素: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信仰,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与避凶”

自隋朝开科举后,读书考试,接受社会认可的正规教育,成为了社会阶层流动的几乎唯一大道。

教育既是维护阶层不坠的护城墙,又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登云梯。

50年后的英国,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福利水平和教育水平大大提高了,然而阶层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也划分的更细致,更牢固了。

根据BBC的调查分析,21世纪英国社会七大阶级的分类定义是:

决定一个人所处阶层的最重要因素是职业。

职业既决定了一个人的收入,又决定了一个人的“朋友圈”和知识结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