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想孩子长大变成“啃老族”,出现这些坏习惯时,家长要警惕

 幽幽田野 2019-06-14

“啃老族”在当今社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有关数据显示,早在2009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中就有多达16.51万人选择“啃老”。

楼下的田大姐在小区里经营着一家便利店,人勤快又善于聊天,所以她店里的生意总是强于其他几家。

田大姐本以为自己起早贪黑的生活,能在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得到缓解,没想到儿子找了几份工作都嫌辛苦,高不成低不就,索性不再求职,天天宅在家中玩游戏。

田大姐劝也劝了,骂也骂了,都无济于事。儿子一句“你不是说,家里的一切都是给我的吗,那我还工作啥”把田大姐气得血压直线上升,可最终也只能作罢,任由他去。

为什么有的年轻人能心安理得的当巨婴,毕业多年仍然在家啃老呢?这些“啃老族”是确实无法融入社会,独立生存,还是好吃懒做,习惯当妈宝?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何为“啃老族”?

一、何为“啃老族”?

1.并非中国独有

“啃老族”是专指一些既不升学也没工作,终日里无所事事的一群年轻人。“啃老族”不是中国独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英国,缩写为NEET。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啃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2.缺乏生存技能

舒林从上小学起,就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每天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也不需要帮忙做家务,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

在父母的极度呵护下,舒林也没有辜负他们望子成龙的期望,顺利考入了名牌大学。为了能让儿子安心读书,他的妈妈辞去了工作,和舒林一起来到几千公里外的城市,专职照顾他的日常起居。

大学毕业后,舒林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一家上市公司留用,可实习期才三天,他竟然愤怒地辞职了,原因是同事笑话他竟然不知道冲茶需要用开水。接下来的两年当中,舒林因各种原因换了七八家公司,平均时间不超过两个月。最后,舒林和妈妈回到老家,不愿再继续工作。

啃老的孩子往往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未曾体验到生活的不易,过于呵护让他们不愿多付出努力,缺乏生存技能。

3.不愿承担责任

有句话很多人都听过: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啃老族”轻松、自由、散漫的生活状态和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折射出他们不愿承担责任的思想根源。当啃老成为常态,不仅是对父母的不尽孝,更对自己的人生不尽责。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们也愈加重视育儿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那么,家长该如何在孩子幼年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防“啃老”于未然呢?

二、不想孩子“啃老”,这些坏习惯家长要警惕

1.不理解父母的付出

单亲妈妈雯雯是某品牌的销售导购,为了扛起养育孩子的重担,她起早贪黑的忙碌,每个月都能拿到业绩第一的奖励。但陪伴的缺失让她心生愧疚,所以对女儿有求必应。

慢慢的,女儿养成了喜欢什么妈妈就必须给她买什么的坏习惯,雯雯要是不能满足,她就生气撒泼,哭闹打滚。让雯雯生气的是,女儿得到想要的玩具后,没两天就不喜欢了,再也不玩不看。雯雯曾试图给女儿讲述生活的辛苦,可女儿却说:“这些玩具是你不能陪我的补偿。”

苏格拉底的弟子色诺芬曾反问世人: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

大多数父母都是倾其所有的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殊不知,若孩子不能体验父母的辛劳,又怎能珍惜和感恩拥有的一切呢。所以,在适当的时机让孩子去体验生活的不易,也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教育。

2.缺少对金钱的认知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太小了对钱没什么概念,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就是孩子,不需要知道钱的事儿,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事实上,在孩子年幼时培养他们的消费观念,让他们对金钱有正确的认识,将更好地约束和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培养孩子的消费观念,并不是要告诉孩子这个东西有多贵,那个东西咱买不起,而是应侧重教育孩子,生活中所需的很多东西,都是金钱购买的,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适度消费。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可能会伴随他们一生,但依赖不等同啃老,当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现孩子有过度依赖的状况时,就要警惕起来,帮孩子回到正确的轨道上去。

三、父母如何帮孩子改正问题,培养其独立自主

1.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

朋友们都说闺蜜美美是个“事儿妈”,这里的“事儿”不是说她啰嗦,而是形容她有做不完的活儿。

美美的一天是这样的:做好早饭喊女儿洗漱吃饭,给女儿选衣服穿鞋子,送女儿去幼儿园后赶到超市买新鲜水果蔬菜,回家收拾房间洗衣服、准备晚饭,晚上陪女儿写作业、画画,睡前洗漱完毕了讲故事……她不仅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也把5岁半的女儿养成了扣子都不会系的奶瓶娃。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人对未来产生的某种意识,将影响其制定某种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所以,父母对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将是他们未来能自食其力的基础保障。

2.创造孩子锻炼的机会

有些家长就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除了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外,还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公益类、勤工俭学类的活动。

比如:引导孩子将不需要的玩具、读过的绘本等物品整理归类,送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或在小区内“摆摊”;让孩子参与绘画、手工等作品的公益捐助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孩子一起收集废旧纸箱,既可以当做手工材料,还可以让孩子挣得零用钱……

儿童心理学发现,孩子从3岁开始,就已经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了,喜欢自己独立去完成很多事情。家长不要认为孩子太小,还不适合锻炼,家长需要做的是规避风险,尽力去帮助孩子成长,让他们能有独自面对未来的准备。

各位家长朋友们,您在生活当中是否不由自主的培养了“妈宝”呢?您对自己的孩子将来是否会啃老有过什么顾虑吗?您对“啃老”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大家与逗儿妈妈一起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