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管病变是许多人体疾病的基础病变,你知道吗?

 肾品生活 2021-07-15

前言

血管是我们人体最丰富的组织,它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其结构及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相关各个脏器功能的好坏。人体的血管平时很苦逼,其内部要受血流的冲击力及各种成分的影响(血脂、血糖、尿酸对它的刺激),时不时还要被外来的静脉输液成分摧残一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很多疾病就始动于血管的内皮细胞,这类细胞受刺激后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诱发炎症反应并启动慢性疾病进展历程,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栓性疾病、血管炎综合症。此外,外界性因素(如高血压、局部压迫、精神因素等)也会增加整个血管的张力,随着时间的迁延就会引起血管增厚并连同所供血的脏器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损害。现在,一些基因缺陷性疾病,如多囊肾(近半数合并血管瘤)、遗传性血管发育缺陷等疾病在临床上越见越多,除了与我们诊断技术提高外,与环境、饮食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加速其病变亦有非常大的关系。但是临床上对血管病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普遍重视不够,体现在很少有人重视对血管疾病的筛查。为此专门撰文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希望以此引起大家的重视。

yuyushengdoctor

人体血管是个易损件,需要定期检测

人体中等以上血管结构与公路的路基构造基本雷同。以小动脉为例,其管壁结构分为内、中膜和外膜膜三层。内层最薄,仅有一层细胞,医学上称内皮细胞,它长期接触血液里的各种成分,除受血流冲出力影响外,血液中的一些特殊物质(大分子脂蛋白、血糖、尿酸、炎症介质、各种化学药物、照影剂....)会对其产生刺激并启动很多病理生理反应,其中一些可能触发全身性病变(如血栓、高血压、心脏及肾脏病变)。而血管中层和外层结构分别为肌肉层和弹力纤维层长期保持着一定的压力维持血压及血液流动。任何导致血管持续高压力、高流量及高灌注的诱因(如高血压、局部压迫、血管炎症等)可以引起其增厚及弹性下降,其后果不仅是血管增厚、狭窄、粥样硬化,还有可能诱发产生动脉瘤并破裂出血…….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高脂血症、高血压、长期静脉输液就如同一辆辆超载的渣土车在公路奔驰不息,其后果不难想像。所以,我们对待自己的血管应该像维护公路一样定点、定时的长期呵护,尤其是合并血管病变的高危人群,如:有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体力活动、大量饮酒等)者、有脑血管病家族史者、年龄超过50岁、合并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任意一项者、颈动脉狭窄患者、患有心律失常(房颤)的人必须定期对心脑血管结构和功能重点检查。

现实的情况是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常年高居亚太地区第一,每年新发脑卒中约有200万例,且以每年8.7%的速率迅速增长,其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脑卒中又分为缺血与出血性疾病两大类,前者指脑梗死,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和颅内动脉狭窄,它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病程多呈渐进性发展;而后者主要包括脑出血、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卒中俗称“脑中风”,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四高”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脑血管病中是常见的疾病之一是颅内动脉瘤,其特点是血管局部出现瘤样突起,血管壁变薄,所以极易破裂出血。据统计脑血管瘤破裂出血的年发生率约9/10万人口(绝大多数为未破裂动脉瘤-UIA,在其一生中都不会发生破裂),致死率及致残率高达30-45%%和50%。它的发病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血管中膜发育不良),后天与动脉硬化、高血压有关。动脉瘤发病危险因素不只是与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及动脉硬化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他遗传背影关系密切(血管瘤家族史),这些都是后天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只有早期筛查发现才能规避风险。(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