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思性养育:五步骤和十原则

 刘淑姿 2019-06-14

反思性养育的五步骤和十原则

本视频已经过Regina Pally本人同意转载,视频的中文字幕均为本公众号整理翻译,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

视频核心内容摘要:

1.反思五步骤:

  • 按下自己的暂停键(停下来,慢下来)

  • 关注当下发生了什么

  • 观察孩子和你自己的行为,并用语言来命名这些行为

  • 反思行为的意义(包括孩子和你自己的行为)

  • 根据你从以上步骤中所获得的理解来指导你对孩子的回应。

2.反思性养育的十大原则:

  • 亲子关系高于一切。无论做什么,关系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根植其中并能成长发展、开花结果的肥沃土壤;

  • 没有完美的父母,不存在“正确”、“最佳”的养育方式。养育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不用因为你没有按照某种方式就感到惊慌失措。你需要找出属于自己的答案,你最知道你的孩子需要什么。

  • 容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父母需要克制自己想要立刻解决问题的冲动,更好的状态是可以接纳、容忍一些“不明朗”的状态。例如:当你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释老师为什么今天没有叫他回答问题时,你可以诚实地告诉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跟孩子一起待在这种“未知”的状态里,而不是过快得出某个结论,或者付诸行动。

  • 同时从孩子和你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父母理解、认可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不代表你需要同意、或者屈服于他们。从孩子的视角看待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父母的同理心,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这是孩子发展自己心智能力基石。

  • 做一个充满好奇、思想开放、灵活自如的家长。不需要过于担心自己会改变想法,父母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和挑战,每种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家长只要保持好奇、开放的态度,灵活应对变化就可以做得更好。

  • 调节孩子的状态,涵容孩子的情绪,但同时要把握好边界。在共情和设限之间保持平衡。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们需要两只手臂,一只抱持感受,一只维护边界。对孩子的情绪足够敏感,并与他的情绪调谐,同时也需要设定明确的、与年龄相符的限制。孩子需要被理解,但同时也需要明确的边界让他们感觉到安全。

  • 培养孩子的胜任力和复原力。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负面的境况,而不是尽力避免或者竭尽所能代替孩子去解决问题。孩子需要从家长那里学会感受、表达、调节负面情绪(失望、悲伤、愤怒等)。

  • 保持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孩子们当然会有缺点或问题,但是研究显示,当父母更关注积极的部分时,孩子会做得更好。

  • 当关系破裂时,父母需要进行修复。在所有的关系中,愤怒和冲突都是正常的。虽然面对这些很不容易,但孩子们一般能处理好。只有当这些愤怒或冲突导致关系破裂(当孩子们感受到很孤独,被父母抛弃的感觉),才会让他们难以应付。在亲子关系中,父母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承担修复关系的职责。

  • 调整你的养育方式来适应你的孩子。一种养育策略并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孩子。请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提供适合的养育方式。父母需要放下自己内心的期待,养育你所拥有的这个孩子,而不是你所期待的那个。

Regina Pally,《反思的爱:看见自己,看见孩子》一书的作者,是一名有35年从业经历的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精神分析师。她的主要工作对象为父母、夫妻和青少年。她是非盈利组织“反思性社群中心”的创始人,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大脑神经科学、人际关系主体性、反思性养育等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