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乎完美的薛宝钗,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难怪她的人缘不好

 我爱巴蒂斯图塔 2019-06-14

《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角色。她漂亮,“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她端庄典雅,“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她博学多才,从小,她的父亲就“令其读书识字”,惜春画画时,薛宝钗再次展露出她不为人知的绘画才能;她待人大方,大观园的姐妹们,谁有了难处,宝姐姐都会及时的伸出援手。

这样近乎完美的一个角色,应该是大观园中人缘最好的女子了吧?可是,我们却很少看到,有那个姐妹和薛宝钗特别亲昵,也几乎很少有谁会涉足蘅芜苑。只有一个史湘云,把宝姐姐当成亲姐姐,缠着要和宝姐姐一起住蘅芜苑,但最后还是在查抄大观园的时候,被宝姐姐招呼都不打的“扫地出门”,以至于史湘云和黛玉道:“……可恨宝姐姐和她妹妹,天天说亲道热……到今日便弃了咱们……”

姐妹们即便是薛宝钗在一起玩笑,也总是能感觉出淡淡的距离感。那么,如此近乎完美的薛宝钗,为什么偏偏人缘不好呢?其实,这只是因为,薛宝钗有一个致命的缺点。

第五十五回,王熙凤和平儿曾对贾府中的几位小姐,有过一次全面的评价:“……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再则林丫头和宝姑娘,她两个倒好,偏又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薛宝钗的为人,就是典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就是薛宝钗最大的缺点。这种人,是从骨子里透漏出来的冷漠,哪怕表面掩饰的再好,时间久了,也难免会被人看破。

当曾经救过薛蟠性命的柳湘莲,因为尤三姐自刎,而出家的时候,薛姨妈极其感慨的和薛宝钗说起此事,薛宝钗听了,“并不在意”,只是道:“俗话说的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和也是他们前世命定的……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有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

倒是她那个“呆霸王”的哥哥,不仅四处派人寻找,还哭了几次。见到母亲和妹妹时,“眼中尚有泪痕”;伙计们提起柳湘莲,他立刻皱起眉来,长吁短叹。薛蟠,比薛宝钗更有人情味。

第六十二回,贾宝玉生日,去和薛蝌吃了两杯酒回来,彼时,薛宝钗也带了薛宝琴去给薛蝌行礼。几人回到园中,一进角门,薛宝钗便立刻命婆子把角门锁了,钥匙自己拿着。对于贾宝玉的不解,薛宝钗道:“小心没过迂的。你瞧你们那边,这几日七事八事,竟没有我们这边的人,可知是这门关的有功效了……大家别走了,总有事就赖不到这边人了。”

“总有事就赖不到这边人了”——好一句“自扫门前雪”的论调。此时,薛宝钗还在帮着李纨、探春一起管家,但对于薛宝钗来说,更重要的,就是“总有事就赖不到这边人了”。只要薛家没有被牵扯到贾府中的“七事八事”之中,薛宝钗就满意了。

还有著名的“滴翠亭事件”,薛宝钗听见里面小红和坠儿说要开窗,立刻就使了个“金蝉脱壳”的法子,把偷听的责任,转移到了林黛玉身上,只是为了避免“我还没趣”。

薛宝钗虽然近乎完美,但仅仅这一个“不干己事不张口”的缺点,这种“自扫门前雪”的处事方式,就难免会让人产生距离感,也难怪,她表现的再出色,也并没有什么太贴心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