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县令出一上联:雪压山头,哪个尖峰敢露?秀才的下联让人叫绝!

 江山携手 2019-06-14

对联是我国通俗文学中一种比较有名的文学体裁,它发轫于北宋初年,在明清两朝步入兴盛时期。对联以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等特点,受到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喜爱,它是真正做到雅俗共赏的一种文学样式。

随着对联的广泛流行,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经典脍炙人口的对联故事,广为传播。有些对联故事在令人捧腹之余,细细琢磨,别有一番滋味,让人不由得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清朝同治年间,江西武宁县有个秀才叫李大器,为人机警伶俐,爱打抱不平,专和贪官污吏作对。官吏也奈何他不得,背后叫他“李光棍”。

这一年,武宁县换了一个新县令,一上任就听说地面上有个叫李大器的秀才不好惹。县令心想:历来新官上任,都的要新官上任三把火,找个人煞煞威风,以后推行政令才能通畅无阻。既然这李秀才如此显眼,那就拿他开刀吧。

这天,县令把李大器请来,寒暄几句后,便开门见山地说:“本县听说你能言善辩,却一直蹭蹬科场,屡试不第。想必是荒废了学业,今日我出个对联,若对得住,本县敬你为上宾。如果对不出,本县将革去你的功名,乱棍打回家”。

县令也不等李秀才是否答应,就开口说道:

雪压山头,哪个尖峰敢露?

显然,此联一语双关,县官是暗示他权势很大,如“雪压山头”,你是是否还敢出头发难呢?李大器明知其意,却也毫不示弱,也妙语双关地回对道:

日穿壁孔,这根光棍难拿!

下联的字面意思说:“太阳照穿墙壁上的洞孔,露出的光线就像一根棍子,没有人能拿得住”。这也是一个双关联,意在暗示,我光棍一条混不吝,如果你要动我,可得三思了。

县官一听下联,知道李大器绝非易与之辈,泛起浑来搞不好还把自己的仕途搭进去,还是少惹为妙,只好以礼待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