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二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gzzxy 2019-06-15

手太阳小肠经,十二经络之一,手三阳经之一,与手少阴心经相表里,上接手少阴心经于小指,下接足太阳膀胱经于目内眦。其经脉分布于手小指的尺侧、上肢外侧后缘、肩后及肩胛部、颈部、面颊、目外眦、耳中、目内眦。小肠经络脉、经脉分别与心经内外相连,经筋分布于外部。本经首穴是少泽,末穴是听宫,左右各19穴。

【循行路线】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绕肩胛部,交肩上,会于大椎穴,折向前行入缺盆,深入胸腔,络心,沿食道,向下穿过膈肌,到达胃部,下行,属小肠。

分支:从缺盆出来,沿颈部上行到面颊,至目外眦后,退行进入耳中(听宫穴)。

分支:从面颊部分出,向上行于目下,至目内眦(睛明穴),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联系脏腑】

手太阳小肠经属于小肠,络于心,与耳有联系。

【主治病症】

本经异常就表现为下列病症:咽喉痛,颔下肿不能回顾,肩部牵拉样疼痛,上臂痛如折断。

本经穴主治“液”方面所发生的病症:耳聋,眼睛发黄,面颊肿,颈部、颔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侧后边疼痛。

【主要穴位】


1、少泽

作用:清心开窍,泄热利咽,活络通乳。

主治:①热病,中风,昏迷。②乳汁少,乳痈。③咽喉肿痛,目翳头痛。

类别:井穴


2、前谷

作用:疏风清热,活络通乳。

主治:①手指麻木。②发热,头痛,耳鸣。③小便短赤。

类别:荥(yíng)穴


3、后溪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

主治:①头项强痛,疟疾,腰骶痛,手指及肘擘挛急。②癫狂,痫证。③耳聋,目赤。④盗汗。

类别:输穴,八脉交会穴通督脉


4、腕骨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

主治:①黄疸,消渴。②腰腿痛,指挛腕痛,无力握物。③头项强痛,耳鸣,目翳。

类别:原穴


5、阳谷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

主治:颈项痛,手腕痛,热病。

类别:经穴


6、养老

作用:疏经活络,散风明目。

主治:①目视不明。②肩、背、肘、臂痠痛,急性腰痛。

类别:郄(xì)穴


7、支正

作用:疏风清热,通经活络,清心宁神。

主治:①关节松弛无力,肘部酸痛不用。②皮肤赘生小疣。

类别:络穴


8、小海

作用: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散风清热。

主治:①肘臂疼痛。②癫痫。

类别:合穴


9、臑俞(nào shū)

作用:舒筋利节,通络散结,散寒祛风。

主治:①肩臂疼痛。②瘰疬。

类别:手、足太阳、阳维脉、阳跷脉交会穴

10、颧髎(liáo)

作用:疏经活络,清热祛风。

主治:①口眼歪斜,眼睑润动。②牙痛,颊肿。

类别:手少阳、太阳经交会穴


11、听宫

作用:聪耳开窍,清心宁神。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②牙痛,牙关不利。

类别:手、足少阳、手太阳经交会穴。

【日常保健】

手太阳小肠经活跃时间为:未时(下午13~15时)宜少动促消化

这个时间段,小肠把没能量的水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则上输送于脾,所以这是人一天内营养调整的时机。在这个时间段就不要做太过于剧烈的运动,让小肠好好消化,才能促进营养的吸收。

另外,小肠对人的记忆有很大的作用。俗话说“肠肥脑满”,这已在现代医学中得到验证。人体内的肠系膜细胞占据了人体记忆的一部分,人一旦过于肥胖,记忆力就有可能减退。医生建议,动物内脏或太肥腻的食物要少吃。

【子午流注对应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