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山靖王陵墓里发现“金箍棒”,真正的用途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坊 2019-06-15

孙悟空是神话中的人物,其手中的金箍棒更是杜撰出来的武器。可是谁也没想到,在一座古墓中,居然还真的出土了一支“金箍棒”,实在是让人大为震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河北保定市满城区有一片荒废的陵山,当地百姓传说此地埋葬着一位王爷,可究竟是哪位王爷却无人知晓。1968年5月,出于发展的需要,这里开展了一次爆破工程,没成想,这么一炸,居然真的炸出了一座古墓。

在当地文物局的保护性的发掘之下,满城汉墓终于重现世间,墓葬中不少物件都具有浓厚的西汉时期风格,再根据墓中印章文字推断,该墓墓主人正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也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位祖宗。

墓中出土的珍品数量众多,包括各种金银器,铜器,铁器,玉器,漆器等万余件。墓葬中的精品文物,除了最吸引眼球的金缕玉衣与错金博山炉外,专家们还发现了一件神奇的之物——金箍棒。
“金箍棒”整体由青铜打造,尺许长短,棒身上雕刻着复杂的花纹图案,最奇特的是,该棒两端都被施以鎏金工艺,其外表形状看起来正是一支“金箍棒”。

金箍棒的来历想必大家都清楚,它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随身兵器,是当年孙悟空在花果山称王之时,从龙宫中抢夺而来的。金箍棒原名为“定海神针”,是大禹治水时曾留在东海测量海水深度的神尺。

正是因为定海神针的大小能跟随海水深浅所变化,孙悟空才对其爱不释手,并成为自己最趁手的兵器。
在《西游记》原著中,就曾对金箍棒外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从外形来看,满城汉墓中出土的“金箍棒”似乎与《西游记》原著中金箍棒几无二致。可是话说回来,刘胜是西汉时期的王爷,他又不是孙悟空,为何要在墓中放金箍棒呢?难道他怕死后墓中有妖怪,用金箍棒辟邪?

专家们带着这个疑问,开始了对刘胜墓中“金箍棒”的研究。专家们发现,同“金箍棒”一起出土的器物还有不少,如金针、银针、铜药量、铜手术刀等,因此初步认定“金箍棒”很可能就是这些医药器具中的一种。
在研究过程中,专家们还有一个新的发现,那就是“金箍棒”的“金箍”处鎏金有些缺失,同时在顶部也有微量不明粉末。不明粉末经过化验后,被证实有中药的成分,专家们由此确定这支“金箍棒”很可能是捣药杵。
此时一个问题又摆在了眼前,汉代的捣药杵为何要鎏金呢?难道这些金饰只是为了表现主人的无比奢华吗?

其实想要解释这个问题并不难,在汉代时期,人们对金玉的重视程度超乎人们想象。汉代人认为,玉器与金器之所以贵重,不仅是因为稀有,而且还因为其具有灵性,既可以温润人体而且又能治疗多种疾病。古代中医就曾认为:“黄金有镇惊厥、安魂魄之效”。
刘胜作为当时的顶级贵族,所享受之物必然也都是最好的,其内心也肯定相信中医“金玉疗病”的理论,这一点从刘胜尸身所穿的金缕玉衣上就可略窥一二。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刘胜墓中的捣药杵才会鎏金,用以在捣药的同时将金屑均匀的落于药中,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这支满城汉墓出土的“金箍棒”被陈列在河北博物馆内,供世人参观游览。游客们在惊奇之余,无不赞叹古人的杰出工艺与无穷智慧。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