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美能达F一度点测光表在区域曝光法的使用作者:殷继红
美能达F一度点测光表在区域曝光法的使用 作者:殷继红 十年没怎么玩相机,最近进了朋友的摄影群,聊摄影聊到到两只测光表,也想起多年前很多论坛有些发帖子需要说明书,或者某些影友说起有说明书也不太明白如何用这美能达表,导致很多人购进后又转手卖掉,写点个人使用经验在这,觉得有用的就拿去,觉得没用就跳过。 个人觉得这是当世两三块经典的测光表之一,亚当斯没使用它是因为那时代没有它。 宾得数字表和美能达F曾经都拥有,后来出掉了宾得,保留下这美能达F;两只相较,美能达这只有三点优势,第一是可以闪光灯点测;第二是0.1EV值递进,精度更高;第三是电池仓里有个误差调节钮,使用久了产生误差,可以调整准确。 宾得表在进行区域的置于落方面的操作时十分简洁有效,镜头筒上直接旋转,测得数值往箭头左边旋转一级EV值,得到四区;测得数值往箭头右边旋转一级EV值,得到六区;其余区域依次类推。 下图是宾得一度点测光表: 美能达F表,很多人没觉得它跟区域法有啥联系,其实它在区域曝光法的测光推算方面也是便捷直观的。 以下用图示说明我的用法,与美能达说明书有较大区别: 外形如图,简单说下按键: off(on)电源开关键,SAH是三个优先程序键(也是曝光标准确认键); M-CLR消除记忆键,F/EV是光圈与EV值切换显示键,ISO/TIME是胶片感光度与快门时间切换显示键,RECALL重现键(近似与电脑屏幕休眠后动下鼠标唤醒那意思) AMBI/FLASH是连续光与闪光灯的切换键,上下两箭头标志键,是互易率的选择键(就是同EV值时,选择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 M是多次数据储存键, 是目镜内照明灯键,闪光灯同步插孔。 接下来细说使用。 第一行,电源开关右边有三个按键S,A,H:这是确定曝光的“确定键”,(不按确定键,测多少次都是个临时数值,不能进行到下一步的功能,比如监察评估其它亮度)美能达称S键为暗部优先,A键为平均曝光,H为亮部优先。 而我习惯上把它们称作2.5区,5区,7.5区来看待。(注:安塞尔说有效区域是2至8区范围,丰富纹理的重要区域为3至7区范围,我想美能达的设计师是取了个折中,2.5至7.5区为设计的程序化区域置与落的标准值。) 区域曝光法落实到拍摄前操作上,是个“置于落”的过程,我们来看看这块表的具体操作。 S键:测取你想置于2.5区的暗部物体亮度,按S键会把测得值降低曝光2.5级,实际上等于区域曝光法的2.5区的“置”已经完成。然后可以继续测取其它亮度,监测落到什么分区上,由此决定黑白胶片是否需要做出显影的调整。(彩色片虽不能进行显影调整,但你可以监察高光部位是否超出胶片宽容度,由此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拍摄曝光数据的调整。) 图例,测取一个暗部数值的亮度,得到7.3EV值,此时上面区域表已经显示了F4.03的相应位置了,曝光组合为F4.03快门8分之1秒。
区域表上刚才f4.03显示的竖线右边,f11那里多显示出来一道竖线,这f11这里就是用于拍摄数据五区,往右数数f4.03那道竖线正处于2.5区。下一行曝光组合数据也变成了f11.0与快门1/8秒;而且注意看f11数字旁多了个星号,这是曝光键已确定的标志,以及正在使用的模式S标记。有了曝光量确定的型号标志之后,才可以监察其它亮度值在区域的位置。 接下来对着测光目镜,选取一个画面里很亮的高光点测量,目镜里显示4.5,意思是比5区的亮度高出4.5级,松开手指来看外面显示屏如下图:
如图,换了等量的曝光组合后,F8.00与1/15秒,先前的f11五区与f4.03移动到了f8.00与f2.84位置了,但其互相相差2.5级的关系并没变;这时候表格显示出刚才显不出的测光数值了,位置在f32与f45之间,由5区位置f8数过来,确实是位于9.5区处,我们知道这个亮度在相纸上接近相纸最高白色,没有纹理,我本身测取的就是个高光用于演示;再次测取一个亮部我希望表现出丰富纹理的亮度数值,看看它的亮度落于区域的何处,由此来决定是否需要对胶片的显影做出调整(注意这时的操作就是美能达说明书所说的亮度监察,它并没有啥独立的监察按钮的。) 如上图,这次测得的高光亮度,落到了7.5区(五区f8数过来2.5级)。 这个暗部优先模式用于区域曝光法的“置于落”过程完毕,得到数值说明,胶片显影按N显影即可。 黑白摄影大家都明白,按暗部决定曝光,按亮部决定显影,用S模式更适合于严谨的黑白胶片摄影。 再来简略说下A模式,美能达叫做平均模式,就是暗部亮部各测一个数值(中途需要按M记忆储存钮),按A键,得到取中的平均值,这个模式对于大光比远超胶片宽容度的,有时亮暗部两者都顾不到; 对于A平均模式,我要重点提示下,大家把它当区域曝光法的五区按键,这样更容易理解与使用。操作时,测取接近18%灰度的物体(或直接测取柯达灰板),只测取一个数值,此时按平均还是它,等于五区确认键确认了,接下来就可进行其余多点亮度监察评估。 再说说H模式,美能达叫亮部优先键,而我叫它区域7.5区键,这样共容易理解。这里有个问题,既然暗部优先就可进行区域曝光法的“置于落”的操作了,为何还多此一举,搞个高光模式呢? 我以为这是为彩色胶片准备的,尤其是彩色反转胶片,大家知道,彩色片最好进行标准显影冲洗流程,改变冲洗条件,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偏色;在大光比超出胶片宽容度情况下,宁愿牺牲暗部细节,也不愿牺牲亮部细节,这样才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所以彩色的操作,是优先考虑亮部的亮度与色彩准确,这是一个反向的“置于落”的操作过程,画面里其余暗部也可用测光表进行监察评估,对曝光情况造成的区域级别落到相纸上的效果,做到心里有数,在不可进行显影调整的情况下,做出符合自己预期的拍摄曝光量的取舍。 最后闪光灯的测光操作是相通的,就不重复多说了。 附图:电池仓里的误差调整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