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绘本的受众主要是小朋友,但是其实也有一小部分的绘本故事,实际上更适合成人去阅读。比如浮生君今天想要跟大家推荐的这本《活了100万次的猫》。 ![]() 《活了100万次的猫》其实是一本在国内名气非常大的绘本故事书,也许不少读者朋友都已经读过或听说过了。不过,浮生君还是想再跟大家分享一次。因为哪怕有一位读者朋友,如果因为浮生君的分享,而认识了这本书,并能从从阅读中感觉到有所助益,那么就算达到了浮生君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了。 《活了100万次的猫》讲了一个非常简单,却值得我们再三回味的故事有一只气派的虎斑猫死了100万次,也活了100万次。 它曾经被100万人疼爱过,其中就包括了国王、水手、魔术师、小偷、孤独的老婆婆、小女孩等各种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每个人都为了它的死去而哭过。但是猫全都不喜欢他们,没有为他们掉过一滴眼泪。 直到最后一次,它成为了一只野猫,它终于成为了自己。于是,它为自己比别的同类多活了一百万次而沾沾自喜、傲慢自大,无视所有爱慕它的母猫们。 其中只有一只白猫对它不理不睬,所以最后它爱上了白猫,余生都陪伴在白猫身边,与白猫繁衍后代,平淡度日。它感到幸福快乐、心满意足。 但是当白猫衰老死亡之后,失去挚爱的虎斑猫终于崩溃大哭,最后它死在了爱人身边。 这次它终于真的死了。 《活了100万次的猫》作者,“北平的女儿”佐野洋子其人《活了100万次的猫》其实只是一本薄薄的、只有30页的绘本故事,这本书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作者是佐野洋子。
佐野洋子与中国颇有渊源。实际上,她是1938年在北平(现北京)出生的日本人,一直到6岁时,才跟随父母返回日本。虽然只在中国生活了短短的6年时间,但佐野洋子对北平的感情非常深厚,曾在晚年漂洋过海,回到北京寻旧,并自称是“北平的女儿”。 《活了100万次的猫》是佐野洋子的代表作。一切起源于30多岁时的一天,她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只活了100万次的猫,于是她抓住了这一缕灵感,一气呵成地创作了这个绘本故事。 《活了100万次的猫》的故事内核,以及有关“爱”与“被爱”的解读《活了100万次的猫》虽是四十年前的书了,却是一本浮生君百读不厌的绘本故事书。 浮生君以为,这本绘本厉害的地方在于,作者讲述的是一个幼儿园小朋友都能轻松读懂的简单故事,但却能让成年人读完都忍不住流泪。 追根究底,这是因为故事的内核是“爱”。“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文化、更不分年龄的人类共同的母题。 《活了100万次的猫》故事虽简单,但却能令读者从中感受到“爱”之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明白“爱”与“被爱”的关系,甚至领悟出何谓真正的“爱”,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给予爱、接受爱,等等。 具体而言,浮生君从《活了100万次的猫》得到了以下几点关于“爱”的体悟,分享给读者朋友们。 1、 真正的爱,从来不是为了取悦自己《活了100万次的猫》中,这只猫被100万人宠爱过,但它并没有感到快乐和幸福。为什么呢? 因为无论是国王、水手,还是小偷、小姑娘等,所有人都只是从取悦自己的角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爱猫。这样的方式不但不能令猫感到被爱,甚至有时还会给它带来致命的伤害。 比如国王做了一只精致的笼子,目的是为了打仗时也能把猫带上,结果猫在战争中被乱箭射死了。 再比如小姑娘爱猫,不舍得与猫分离,于是整天把猫背在背上,结果有一次不小心,猫被背带勒住了脖子,窒息而死。 可见,包括国王、水手、小偷、小姑娘等等的这100万人都不懂得“爱”,表面上看他们是在爱猫,实际上他们爱的都是自己。他们不过是通过爱猫这个行为,以达到满足虚荣心、摆脱孤独、自我肯定等目的,说白了就是取悦自己罢了。 在现实生活、影视剧和中外文学作品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经典名著《飘》。 ![]()
所以,真正的爱,不是占有,不是禁锢,不是束缚,不是炫耀,不是利用……从来也不是为了取悦自己。 那么,真正的爱是什么样的呢? 2、 真正的爱,是陪伴,是付出,是珍惜,是爱对方胜过爱自己《活了100万次的猫》中,当这只猫找到了真爱,当它的余生都陪在白猫身边,当它觉得爱白猫胜过爱自己,当它为了白猫的死亡而大哭不止,并最终追随爱人而去时,这只猫才真正懂得了爱。 真正的爱,不一定是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也不一定要经历聚散无常、生离死别,有可能只是一日三餐、粗茶淡饭,是生儿育女、平淡度日。 真正的爱,是陪伴,是付出,是珍惜,是为对方喜、为对方忧,是爱对方胜过爱自己。 此刻,浮生君不由得想起了前几年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一本书《平如美棠》。 ![]()
这就是真正的爱。这位饶平如老人就是一位懂得爱的人生智者。 3、 爱也有残酷的一面:当你不爱一个人时,他连呼吸都是错的《活了100万次的猫》中,也侧面刻画了“爱”的另外一面,即爱的残酷性。 故事中的这只猫,在被100万人宠爱、甚至当100万人为它而哭时,它的表现都是厌恶、冷漠。原因,一个当然就是上述说过的,别人爱的方式不对;另外一个也许才是根本原因,那就是因为这只猫根本不爱这些人啊。 陈奕迅曾在《红玫瑰》里唱过: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还有,之前有一句话在网络上非常流行,大意是:当你不爱一个人时,他连呼吸都是错的。 这两句话就是不平等的恋爱关系的真实写照。 有时候爱情根本没有道理可言,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如果真的不爱,那么对方无论做多少、做什么,其实都没有任何意义,也许只是感动了自己,对方只会无动于衷,甚至反感、厌恶。 比如《活了100万次的猫》中的这只猫。还比如这本书的作者佐野洋子自己。 佐野洋子一生两次结婚,又两次离婚。她对待爱情,就真的有点像这只猫,带点决绝的残酷。 有个故事可以隐约看出这一点: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因为自私自利可能才是人类的本性。人从出生伊始,最爱的都是自己。 必须要到他发现比起自己,他更爱另外一个人,也就是当一个人意识到,另外一个人比自己更重要之时,他才可能真正懂得爱、理解爱,也才有可能明白到,没有真正爱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