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里的蜂腰桥与独得善终的小红和贾芸之间有什么联系?

 写乎 2020-09-14

作者必看采用即有稿酬,每月6000元等着您:《阅读悦读》作者奖励标准(2019年第一版)和征稿选题

作者:依依

(小红)

大观园上演着一幕幕情爱悲剧。知己知心的“木石前盟”,被扼杀了,富禄尊贵的“金玉良缘”破灭了。“金陵十二钗”的人生是毁灭的,重帘绣幕的贵族之家是没落的。可谓“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贾芸小红这对夫妇独得善终。

一、《红楼梦》的蜂腰桥

蜂腰桥,是大观园一座桥的名字。

蜂腰桥,读来小巧、精致,但要说清楚还是颇费一番周折的。

大观园工程告竣,为使园中花柳山水生色,贾政一行欲在游览时,虚合其意拟些匾联。如此,认识蜂腰桥,就得随贾政一行人等从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怡红院迷路探曲折》慢慢游去。

“……贾政先秉正看门。”只见门雅、墙雅。“遂名开门,……”迎面一带翠嶂在前,前望,白石崚嶒,其中微露羊肠小径。我们也就此沿着小径游去。

贾政是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的。

洞口,有镜面般一块白石。宝玉题匾“曲径通幽”。进入石洞,渐向北行(脂批:后文所以云进贾母卧房后之角门,是诸钗日相来往之境也。后文又云、诸钗所居之处,只在西北一带,最近贾母卧室之后,皆从此“北”字而来),有山有石,有池有楼,有桥有亭,有花有草。这里就是“沁芳”一带。

更至北一路行矣,见数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这里即“有凤来仪”。此处,贾政发“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之慨。

转过山怀中,在一碣石,宝玉题写“稻香村”。此地,勾起贾政归农之意。

转过山坡,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涧,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此地乃“蓼汀花溆”是也。

二、蜂腰桥乃大观园之要路

一行人等欲进港洞,无奈座船尚没造成,贾政一行皆从上盘道进去。

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萦纡。池边两行垂柳,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真无一些尘土。柳阴中忽露出一条折带朱栏板桥来。记着此处,因为后文写芦雪庵时,再提蜂腰板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诸路可通”乃一关键。由此一句,可推测下文诸钗于大观园中来往皆由此处。

度桥,见清凉瓦舍,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来至“蘅芷清芬”。此处,竟一株花木皆无,只有许多异草。贾政叹“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这里是宝钗蘅芜院。

贾政一行游至富丽正殿——蓬来仙境,经“沁芳闸”来到“红香绿玉”, 即后文宝玉“怡红园“。

此时,贾政一行人等游了十之五六。逛了半日,一来有事,再则担心贾母记挂宝玉,游览暂告一段。

三、朱栏板桥与蜂腰板桥

贾元春省亲之后,想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便想让家中那些能诗会赋的姊妹进去居住。

到了第四十九回《白雪红梅园林集景 割腥啖膻闺阁野趣》时,大观园比先时热闹多了。李纨为首,余者迎春、探春、惜春、宝钗、湘云、李纹、李绮、宝琴、岫烟,再添上凤姐和宝玉,一共十三人。此时,园内花摇绣带,柳拂香风,更比前番热闹异常。

这日,巧遇下雪,李纨想在芦雪庵让大家凑个社,一来给宝琴等人接风,二来又可以作诗。到了第二天,搓绵扯絮的雪下个不止,宝玉在芦雪庵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弯,“只见蜂腰板桥上一个人打着伞走来……”。

这里所说的蜂腰板桥,其实就是贾政游览时写到的“忽见柳阴中露出的一条折带朱栏板桥来(脂批:……后文写芦雪广则曰蜂腰板槗,都施之得宜,非一幅死稿也。另:这里的“广”同“庵”)。 因“非一幅死稿也”,可知“朱栏板桥”是“蜂腰桥”无疑。“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从脂批,可看出“蜂腰板桥”看似小巧、精致,但却是大观园之点睛之处,即咽喉要路。

四、蜂腰桥上四目传情

我们再看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小红,原名林红玉,因避讳宝玉黛玉所以才改名。《红楼梦》中,小红属金陵十二钗又副钗。他出场不多,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看凤姐评价:“生的干净俏丽,说话知趣。”其实小红说话何止是“知趣”,他能把凤姐咐吩四五门子的一大堆“爷爷”、“奶奶”,伶牙俐齿地交待清楚,这更是一种智慧。

当然,在描写小红为数不多的章节里,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小红跳跃的野心。就像晴雯所说的,小红一心想“爬上高枝”; 而宝钗看小红则是:“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爬高枝、有野心才是人生常态。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贾府二等丫鬟,小红竟有“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喟叹,不能不令人对他刮目相看。

我们再认真看宝玉与小红第一次正式谋面。

宝玉正想吃茶,可偏偏那一刻房内无人。自己拿了碗正要倒茶去,听背后有人说话:“二爷仔细烫了手,让我们来倒。”紧接着下文连用六个“一面”,似工笔勾勒一般,清淅而有层次勾画出小红倒茶与宝玉喝茶画面。宝玉再打量小红:“穿着半新不旧的衣裳,倒是一头黑鬒鬒的好头发,挽着个(髟+赞),容长脸面,细巧身材,却十分俏丽甜净。”从书中文字描写,可看出小红无论是做事还是长相,都可以说是一个干净、爽利之人。

更可叹的是,小红在追求爱情时表现的果敢和谋略。他那种冲破

封建束缚,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的勇气,着实令人佩服。

下面我们具体看蜂腰桥怎样成就小红与贾芸爱情。

如果说,一方手帕为小红与贾芸起了牵线作用,那么为他们搭建爱情桥梁的是“蜂腰桥”。

这天,廊下五嫂子儿子贾芸来大观园种树,小红最先打听到……这里红玉刚走至蜂腰桥门前,只见那边坠儿引着贾芸来(脂批:妙!不说红玉不走,亦不说红玉走。只说“刚走到”三字,可知红玉有私心矣,若说出必定不走,必定走,则文字死板,亦且棱角过露,非写女儿之笔也)。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把眼向红玉一溜;那红玉只装着和坠儿说话,也把眼去一溜贾芸:四目相对时,红玉不觉脸红了,一扭身往蘅芜院去了。

蜂腰桥完成心灵交会。我读到这段文字,脑子里就先呈现的画面:找到蜜源的蜜蜂,正来来回回跳着八字舞;既而,眼前浮现出一群“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小儿女过蜂腰桥,在大观园在穿花度柳;最后,定格的是小红、贾芸“蜂腰桥”上眉目传情一幕。

我们再看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冡飞燕泣残红》。联系上下文,可判断滴翠亭就是前十七回贾政一行游览时的“沁芳”一带。宝玉曾于亭上题联“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题联中一“翠”一“香”,无不与滴翠亭相关联。

这天,在滴翠亭前,宝钗赏春扑蝶,正好听到小红与坠儿的谈话(在整部小说中,宝钗给读者的印象是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他很少显露如此少女本色)。直白讲,滴翠亭,小红通过坠儿与贾芸私传信物。根据前文贾政游览路线,我们大抵明白滴翠亭应该在潇湘馆与怡红院之间,两地间以翠烟桥连接。转过山怀是稻香村,而蜂腰板桥又架起了稻香村与蘅芜院的桥梁。

从以上内容分析,小红无论私下传递信物也好,还是与贾芸四目传情也罢,总绕不开蜂腰板桥、翠烟桥及滴翠亭一带。

五、狱神庙里感恩人

《红楼梦》堪称半部绝妙悲剧。这样一部不全璧之书,给读者留下十足遗憾。胡适先生曾推论雪芹未完的书稿,推得五六事。其中一条是:原稿有小红、茜雪在狱神庙的“一大回文字”。在甲戌本及戚本遗失之残稿条目中也曾有“茜雪与小红在狱神庙一回有‘慰宝玉’”。足见,胡先生推论完全正确。那么,也就进一步证明了小红与贾芸在贾府人等落难之后,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过宝玉与凤姐的。

换言之,蜂腰板桥上这对有情人,更是一对知恩图报之人。

细细想来,围绕“悲金悼玉”的爱情婚姻非剧,《红楼梦》写元妃奇死宫中,迎春被折磨而死,探春远嫁他乡,惜春出家为尼,总是“原应叹息”的命运。史湘云“云散高唐,水涸湘江”,李纨终身守寡,妙玉“终陷淖泥中”。“心比天高,身居下贱”的晴雯,被抱恨夭亡,司棋撞墙自尽……

只有小红……

大观园,生活着一群活跃的生命的精灵。园中花红柳绿,亭台楼阁,穿梭其间的是蜂腰猿背,鹤势猿形的一群小女儿。可惜远望倩影,大多变成太虚幻境一个个幻影,消失的毫无踪迹,只有那那点“小红”在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依依,中学文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