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去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成都市金堂县的五凤溪,是一个千年古镇,早在汉唐时期就已经是沱江上游的重要码头。水路往来于重庆、宜宾和泸州之间,陆路往来于成都和五凤溪。五凤溪,连接起了川西、川南和川东水陆通道,可以想象,古镇当时的经济是多么繁荣昌盛。

虽然现在古镇的官名叫做五凤镇,但是人们仍然习惯叫它五凤溪。很多年前我从成都乘火车走成渝线,出发后第4个火车站就是五凤溪。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地方,居然会设置一个火车站,这说明它的地理位置有多么重要。这不,看头顶上轰轰隆隆的就是一列火车。

小镇依山傍水,镇上就只有一条几百米长的街道,从东到西,依柳溪而建。这里是东边的第一段叫做金凤街。看上去街面上依然保持了那一份喧嚣过后的悠闲和淡定,这不,一大早就有人到街边的茶馆来喝茶、或闲聊、或发呆或打瞌睡。

铁匠铺通常是古镇的标识之一,整个镇上的铁制农具和厨房用具都在这里打造。21世纪了,随着社会进步和农用机械的引入,铁匠铺生意大不如前,也开始试着卖一些杂货。

每个古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吃和叫做伴手礼的东东。这位很牛的大哥卖的是芙蓉糕,现做现卖,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味道,小镇只此一家,不买就不让拍照哦。

以前的花生都是红皮儿的,最近两年推崇黑色食品,这不,这位大爷卖的是黑花生,黑皮儿的。暖阳烘烘,大爷已经睡着了,不怕生意溜走啦?

小镇上的粽子,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白米粽子,原材料只有糯米、大米和粽叶。就是它了,咬一口,满口粽叶和稻米的清香。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去当地的农贸市场看看,巧了,这里的农贸市场还就在这条街上,这一段叫做玉凤街,其实和金风街就是一条街,玉凤街在西段,金凤街在东段,两段加一块儿200米,各占100米。嘿嘿,还两条街呢。金凤街和玉凤街之间有一个岔口,一条小路从这里往北延伸上了山坡,和成渝铁路平行,那叫小凤街。
市场上卖的都是当地出产的食材:水蜜桃、螺蛳、河蚌和鳝鱼。

老大爷说了,他卖的大豆绝对是本地大豆,不带转基因的,保证能吃到大豆味儿。在看这张照片时,发现了大爷身后地面上的植物,似曾相识,像是以前端午节人人家门前倒挂的艾叶菖蒲之类的。多年未见了。

从玉凤街再往西就是移民广场了。清康熙年间,大批移民从江西及两湖两广迁入四川,也迁到了五凤溪。移民广场就是就是这段历史的映射。这是移民广场的一角,广场北面的山坡上就是省级保护单位关圣宫。(俺悄悄地想,以前是否叫做关帝庙啊)

移民广场以南,就是流经全镇的柳溪河,柳溪上有一座风雨桥,叫做尚义桥,据说也是一座古桥吧,看上去和都江堰那座廊桥有点相似,只是规模稍小。

尚义桥头的餐馆。

广场上打着伞的女士。成都的气候特点是温润潮湿,少见蓝天,更没有烈日。即使是在盛夏,太阳也总是云遮雾罩的,最多也就能看到个朦胧的太阳,何况现在是初夏。即使如此,女士们仍然义无反顾地撑着阳伞,生怕自己被晒黑了。天哪,在成都,即使想找出一个皮肤黑一点的男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难道女士们还怕自己不够白?

咱们回过头去看看关圣宫。它建在移民广场北边的山坡上,从大门往里看,能看见整齐的梁柱和楼板,这个结构在四川的很多庙宇中都能看到。

拾级而上,刚进庙门,就能看到头顶上一排横列的木方,木方上面是楼板,楼板离地面很近,就一人高。同在四川的绵阳市境内,梓潼县的大庙山上,有一座文昌宫。文昌宫里也能见到同样的结构。这里是庙里最凉爽的地方,楼上可以有房间,住人或供菩萨。

站在关圣宫上回望广场,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从玉凤街往西直行,穿过移民广场,前面就是白凤街入口。这已经是第四只凤了。

顺着台阶往里走,马上就可以看出来,白凤街比金凤街和玉凤街整齐得多。整个街道都修葺一新。

白凤街口的一家小吃店。满桌的小吃,红绿黑白,麻辣酸香,正宗川味,既好看又好吃。

有菜就有酒,街边的酒肆。你说这是三坛酒呢,还是三缸酒。说是坛吧,这坛也太大了;说是缸吧,那口又太小。嘿嘿,反正这酒得有几百斤。谁来三碗不过岗?

小食店的糖油果子。成都人叫它糖油果子,当地人却坚持说它叫天鹅蛋,坚决反对叫糖油果子。不知天津人把它叫啥。

趁人少,来一张卤鸭店。

进入白凤街大概只往前走了几十米,到了这一段,街道又改名了,叫做梯梯街。俺感觉自从进了白凤街,一直就有向上的梯步啊。嘿嘿,好玩儿。

上了梯梯街,凭栏远眺,柳溪美景,尽收眼底。

柳溪边的茶座。

从梯梯街往回走,一直下到移民广场,再往南穿过尚义桥就到了柳溪的南岸,然后往东一拐,迎面看见一块牌子,上写“步行街”。这条“街”叫青凤街。说它是一条街已经很牵强了,最多能并排走两个人,自行车都没法骑,还煞有介事地立个牌,叫步行街。不步行还能咋地?这块牌子最搞笑,让人忍俊不禁。

路边摊上的凉粉凉面,看上去也很诱人哦。

沿着步行街往前挤,冷不丁一抬头,一桥飞架南北,成渝铁路从天而过,60年前的伟大工程。那可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哦。

一列列火车从头顶呼啸而过,半小时一班,也够忙的。

呼啸过后,又是一片宁静。柳溪的对岸就是金凤街的建筑。

青凤街走到头,就是小镇的入口,安凤古桥。安凤桥的含义是一桥安五凤。

柳溪的尽头就是沱江,安凤桥头有一块指示牌“千年古码头”,箭头就指向这里。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通车,1995年7月1日成渝高速公路通车,五凤溪水运的优势被现代化交通取代,昔日带来繁荣和富庶的千年码头,如今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小木屋。

抚今追昔,尤发古人之幽思。沧海桑田,似白驹过隙,辉煌过后重归平静。曾经的绿洲变成了沙漠,昔日的荒滩建起了高楼。所有的古镇背后都有其相似的历史,每一个古镇都有其精彩的故事。只要去了,看了,感受了,相信每个人都会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