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二哥买了相机差不多有三年半了,他一直没有用起来,这两天,在我的吐槽下和公众号流量的诱惑下,二哥终于拿起相机,开始拍照片了。第一天他去地里拍了些瓜果蔬菜;第二天他看到一群白鹭,然后,就开始吐槽镜头不行,远距离拍不到鸟,想要换镜头打鸟。我的亲哥喂,你相机放那里吃了三年灰,才摸两天就想升级镜头,这是要往败家的路上走啊。“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妥妥的就是你的未来,为了嫂子和侄子的将来,我可不能惯着你。 我对二哥说:“你至少要拍满三个月,我才会找人帮你参谋换镜头。”二哥抱怨“没东西拍”。怎么会没东西拍呢?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家人朋友全都是可以拍摄的对象。二哥这么说,完全是因为对摄影不了解,才不知道可以拍什么,于是萌生了给二哥科普一下摄影分类的知识。 原本我以为摄影分类很简单,应该没有什么争议,今天百度了一下,发现居然没有哪篇文章,对于摄影分类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说法。以我自己对摄影的了解,我更倾向于把摄影分为:风光摄影,生态摄影,人像摄影,人文摄影,静物摄影这五类。 一、风光摄影 风光摄影很好理解,就是以自然风光之美为主要题材进行拍摄的主题。 比如山水风景,草原滩涂,日出日落,星空云雾等等。 除了自然风光,也有城市风光,展示城市的建筑之美,道路之美,灯光之美,夜景之美等等。 二、生态摄影 生态摄影展现的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摄影拍摄的就是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花鸟虫鱼。二哥的镜头带有微距功能,用来拍生态再合适不过了,可以拍清楚花蕊上的花粉,叶片上的水珠(如果能拍出来水珠中的倒影就更好了),小动物身上的皮毛细节,通过拍摄生态,练习对焦、构图以及对相机的掌控。 三、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也很好理解,主要是以人物为拍摄主体进行创作,包括人像特写,环境人像,情绪人像等等。人像特写注重的是拍出人物之美;环境人像拍出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情绪人像拍摄则是为了表达一些情绪或者情感。 四、人文摄影 人文摄影是通过画面呈现出社会风貌或者人文情怀,展示的是照片背后的社会意义,是摄影人的思想和思考。我觉得,走上了人文摄影之路,就是摄影人承担摄影责任的开始。 五、静物摄影 静物摄影是我们对一些没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摆放、布光、拍摄。比如拍摄一些小物件小配饰,拍摄锅碗瓢盆书本器具,拍摄美食等等。静物摄影可以任意取材,任意摆放,任意布光,任意取景,这是表现个人对摄影理解的一种方式,也是练习摄影很好的方式。 摄影的范围很广,摄影的题材也很多,我们拍照,更多的时候需要思考我要拍什么,而不是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我拍摄。摄影技术的提升,靠的不是相机或者镜头的提升,而是自己对摄影思考的提升,没有不能拍的景,只有不会拍照的人。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