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之气:解秘气功

 国术传承摘录馆 2019-06-15

 气功心理解密

       气功是人类直接在“气”物质层次上表现出来的实践功夫。那么,“气”究竟是什么样的物质存在呢?当然“气”物质与空气不可以混淆,这里,我们在“气”字上标以引号,就是把“气”与空气的气相区别。中国古代发现宇宙间存在着一种“气”的物质,而这种“气”是组成世界万物的最精微的物质。值得骄傲的是,早在数千年前,中国人不仅明确地指出了“气”的存在,而且在对“气”的本质和性能的充分悟解基础上,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这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无与伦比的。对一些似乎迷茫的人体和宇宙的某些超常现象,西方人通常习惯于称之为“神秘”。但是在中国传统科学体系下,却能得到较为科学的解释,并在技术上予以某种掌握。中国的这一体系,有其严格的数理和哲学基础,由此产生了天文、地理、农业、体育、军事、医学、艺术等众多的文化传统。可以这样说,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对“气”物质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掌握,中国始终处在领先的地位。那么,“气”是一种什么客观存在呢?如何发现这种物质的存在呢?可以肯定,“气”不是我们日常所经验的物质存在,它也不遵守我们已知的现代科学定律。“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存在形式,必须要有特殊的实践活动才能发现它和掌握它。“气”有另外的科学规律,而这些规律是我们从现代教科书上找不到的,必须回到中国传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去,寻找其根据和解释。

        《周易大传》成书于战国末期。其《系辞》中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是古代学者对物质二种存在形式的肯定和划分,是具有经典意义的科学定义。后世有很多学者注释。其中宋·张载注为:“形而上者是指无形体者,形而下者是指有形体者。”

中医理论公认:“气化论”是中医理论的支柱之一,指有形体的物质可以转化为“气”这种无形体的物质。《灵枢·决气》中有一段对“气化”现象的描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我们很难设想,这种“雾露”的存在是精神,它是中医理论的物质基础。事实上,气功实践者懂得,气功修练到一定程度,人体是可以“观见”“气”的,“气”确是呈现“雾露”状的。当然.无论把“形而上者”理解为精神,还是理解为“形而下”物质的规律,确是无形的,从字面上逻辑推理来看,似乎可以解释得通。但是不是经典的所指呢?是不是事实呢?这不是一种口头争论的观点问题,而是用实践来检验的事实问题。

一个中医实践者,如果抛弃对“气”物质的承认以及对“气机”(人体内“气”物质运动状态的描述)的分析,抛弃中药“气化”后的药性及其对“气机”调整的作用,抛弃针刺中的“得气”并且沿着经络的传导,那就不能成其为中医了。中医理论的整体架设,都是立足于“气化”物质。所谓药性,是在“气化”物质层次上的用语,在分子结构上决然找不到踪迹。因此,中西医在体系上的结合,在现阶段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还没有找到架设在两大医学体系之间的桥梁。

一个气功实践者,无时无刻不在跟“气”直接打交道。这种气功的实践,发现“气”不但不是简单的客观存在,而且“气”的内部具有动态的结构和复杂的层次。气功的功夫或气功调动的人体本能,正是利用“气”的结构和层次,利用“气”的内部规律,而控制产生的;“气”组成万物(主要是自然运动)并不是机械的堆积,而是不受形质限制的自主运动。与天地组成动态的系统。人体内的“气”组成了自组织的系统,其运动还受天地间易变的“气”所动态的感应和牵动;人体存在着的生命潜力,智慧潜力和功能潜力、可以用“气”去打通相应的“关窍”,从深层调发出来,如此等等。

气功实践从内部组织和控制世界的角度,得到许多在通常实践中所得不到的有用知识,甚至是从机械观和理性所注定发现不了的人体奥秘和宇宙奥秘。中国功夫,正是依据这些通常难以发现的原理,利用“气”这种物质及其深含其中的性能,产生技击抗暴、祛病延年、布气治疗、明心见性等一系列独俱中国特色的人体功能。古代所谓“内视反听”,正是“内视”于无形的“气”,“反听”于无形的“气”,从而打开了利用人体能力从内部去洞察宇宙奥秘的坦途。

总之,对于“气”和气功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口头上或文字上争论不休的问题。只有实践气功,我们才可能在这一科学体系下得到真知,否则难免落于荒谬和偏见。近十年来,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对“气”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具有新学科的开拓意义。他们通过现代仪器的测量手段,已初步证实“气”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现代尚未知的一种物质存在。

基于对“气”的伟大发现,关于“气”的科学原理,统观中国古代各个学派的见解,大致有如下几个要点:

第一,物质的存在形式有二个层次:一类是“形而下者”,即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物质,划归为“器”的研究范围;一类是“形而上者”,即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体物质,划为“道”的研究范围。这两者互为补充,是辩证的统一,构成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文化体系。

我们只有承认古代对“气”的伟大发现以及由此而来的对物质二种存在形式的分类,才可能顺利剖开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脉络和体例,不至费力周旋于从“形而下”的“器”去理解“形而上”的“道”而踏步不前。这样,我们才可能真正沿着古代科学家走过的道路,借鉴现代的知识和分析方法,在伟大文明的基础上继续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东方科学,为创造新时代的中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一些严肃的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正处在一场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前夜。

第二,对于这两种层次的物质存在,传统科学认为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就是“气聚成物,物散为气”的精深发现和科学论断。这一原理,给传统科学技术注入了生机勃勃的动力。

“气聚成物,物散为气”的规律,在经典文献中有相当丰富的论述。“物散为气”的“气化论”和“气聚成物”的“物化论”,也成为中医理论的基础。“气生形”、“形归气”,“物之生,从于化”,“器散则分之”,则是用中医理论的语言来表达这一传统科学的发现和原理。

传统理论中以及气功典籍中,所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是指宇宙之中的“气”。传统科学认为“气”是常体,万物只不过是“气”的“变化之客形”,即非稳定的非常在的现象。那么“气’聚散的原因何在呢?“气”的物质运动。表现为“阴”“阳”二种辩证统一的内部规律。“阴性凝聚,阳性发散”,因此“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宋·张载)总之,不断的聚散过程则是“气”物质的内部运动及其易变规律的结果。这种“不能不”的物质过程,传统科学定义为“自然”。气功实践者,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老子关于“道法自然”的哲学命题。

稿源: 北方网摘编 编辑: 樊慧

                        人体之气:解秘气功

     很多朋友说到气不自然都会想到风行一时的气功,其实,气功不神秘

气功作为一门强身健体,益智延午的学问,多年来风行世上。人的天性之中的总想让自己更健康、更长寿、更有活力、更有朝气,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于是乎气功大行其道。然而大河东去,泥沙俱下,一些“大师”为谋衣食,瞄准了这个广阔市场,个个经过处心积虑的策划、无微不至的宜传,精刻细画的包装,粉登场……

将气功宣传成了神学、玄学,散布不可知论,发动了一场场造神运动,大敛不义之财,甚至,更可耻者,妄想动摇人民的大好河山,当然,它们不会得逞。

有人要间气功为什么以能治很多病?(有人夸大其词,说气功能治百病),其实气功非万能的灵丹妙药

古人曾说:“圣人治未病,”如果是身忠绝症的话,无论是气功还是现代利学都有可能不治

气功治病并非所谓的排病气等神奇之说,而是通过气功的锻炼便自身免疫功能增强,而使病情还渐缓解甚至痊愈。

其实质是并非气功治好你的病,而是你自己的兔疫力发挥了作用!

【举一例说明】:二个人同时染上了乙肝病毒,甲身体好,乙身体差,那么甲可能不发病,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乙很可能发病成为真正的乙肝病患者,这是个体之间的差异,工者之间兔疫功能的高低造成了这一情形,而兔疫功能并非一层不变,它随着身体的外部和内部条件而变化。

气功的锻炼能促进免疫功能的提高,兔疫功能很好的人连一些感曾病毒都能抵抗,所以很少生病,所以免疫功能的提高使气功有了治很多病的能力,不管你是哪种病,当然有关气功的问题太多了,这需要大家有个科学头脑,去分析一切问题。

顺便提一句,气功这个称呼不太科学,气功这个词是最近几十年方提出的,在古代称作养生术,我看叫健身术可以,气是古代的人的一种物质观。

好了,今天开始我们解析关于气论,主要以下5

1、气的概念

2、气的生成

3、气的功能

4、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5、气的分类

1、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气是五脏五腑的君王,则认为人的身体活动最长的是气

从生到死气从不停止运动,如果人体之气一且停止,人的生命就会终止,故气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物质。

脏腑之气

心有营养之动气

小肠有助消化杀毒与吸纳之气

肺有呼吸推动交换之气

大肠有下降排泄之气

肾有生育养髓之气

膀胱有泄散浊流之气

肝有升发疏泄之气

胆有聚药排毒之气

脾有升清运输之气

胃有散坚化固之气

人体有多余之气,有欠缺之气,有内气外气多不胜枚举,人体之气各不相同,各有所能;功能与效果各有所异。

2、气的生成

2A、气的来源

AA,来源于先天,胎儿在母亲腹中未出生之前,从父母身上禀受精微,禀受的精微为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所化生的气为人体的先天之气,此气自然学称作人体体基之阴气。

AB,增补于后天,人出生后,先吸母乳再食水谷(增补之土)所化之精微,精微所化之气为人体的后天之气

AC,来自自然界的外气。来自自然界的为无基之阳气,阳气来自于肺,消失于肺,自然界的阳气与体内的阴气相结合,阴阳二气均匀结合,生命就会延伸。

脏腑无外气进入即死,气聚人即生存,气散人即死亡,外界消气由肺进入人体,清洗脏腑之病毒迫使体内的浊气带走体内病毒。

但自然界的外气不可太浊,外界浊气会给人体带来多种病毒,使体内之浊气更浊

子牙曰:“清气养体,浊气生病”

2B、气生成的有关脏腑,参与气的生成的脏腑有心、小肠、肺、大肠、肝、肾、膀胱、脾胃

心生推血之气

肺有吐纳之气

肝生疏泄之气

肾生化精之气

脾生营养之气

小肠生消化之气

大肠生排浊之气

膀胱生推输浊流之气

胃生消化杂气

胆生抗毒之气

五脏之气是浊中潰气留在人体生化成人体组织,五腑之浊气为浊中之浊气与人体湘共同排出体外。

2C、气的生成过程,胎儿未出生先禀受父母的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在命门水火的作用下,上至中焦与脾胃化生的水谷(增补之土)的精微相混,再行至上焦再与肺吸入外界的清气相结合而行成杂气。

杂气形成后,在肺功能的推动下心的振动作用下,运行输布到全身

气的形成与先天之气,后天的营养之气,另外还有自然界的气有关外,还有脏腑的协助也很重要,后天脾胃对气的化生更加重要。

因胎儿离开母体时,全靠后天食物的营养精微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脏腑与肉体都是依赖后天的营养精微来生存。

脾与其它脏俯相比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先得到营养的补充。

人的体气非常浊,还得由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将体内的浊气交换后排出体外,体气之浊气来自脾胃,脾形成的为浊中清气,胃形成的气为浊中之浊气,人体之浊气多余得由肺纳入之清气调换由鼻和前后二阴排泄。

自然学认为脾胃的生化之气不足,肺的交换之气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则认为肾之精气为先天之气;脾之精微为中天(后天)之气,肺吸之外气为后天(再后天)之气。

人体三焦各管其气,各生其气,而中天之气极为重要在治病时必须先治脾胃。

又如易筋经(分内壮,外壮)九转呼吸法,九正转正功:服气、换气、调气、凝气人、闭气、导气、火气、水气、伏气(以后有时间来分享易筋洗髓功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