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吹萧之前,需要了解一下洞箫

 岭南书馆1 2019-06-15

洞箫,常被简称做箫。是中华民族流行数千年的古老乐器。

学吹萧之前,需要了解一下洞箫

箫,也是一类乐器的总称,可以分为不少更细的种类(大家可以在网上直接搜索“洞箫”)。今天我们只涉及最常见的八孔洞箫,至于更多种类的箫(广义的箫还包含尺八等),可以在掌握了八孔洞箫之后再去学习。

这里提到“洞箫”或“箫”的时候,就是专指“八孔洞箫”。

这里有一支八孔洞箫的正反面照片:

学吹萧之前,需要了解一下洞箫

图:八孔洞箫正反面照片

我们可以看到,一支箫,其实就是一段加工后的竹竿。

竹竿一头的竹节被完全打通,我们把竹节被打通的这一头叫做箫尾。

竹竿另一头的竹节则保留着(现在也有打通的, 不过较少见),并且在保留的竹节上有个半圆的小缺口,我们把竹节保留着的这一头叫做箫头, 那个小缺口就是我们吹箫时候嘴唇对着的地方, 叫做吹口。

从箫头到箫尾,除了吹口以外,整个竹竿上一 共有十二个人工开凿的小孔。靠近箫尾的四个孔, 叫做出音孔,出音孔在演奏中不需要用指头操纵, 所以我们可以不用管。剩下的八个孔,在演奏时要用指头开闭,叫做指孔。从箫尾向箫头方向依次数过去,为一孔、二孔、三孔、四孔、五孔、六孔、七孔、八孔(八孔也叫背孔,因为这个孔与吹口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而是在与吹口相对的、竹竿的正背后)。

把箫拿起来,吹口一端对着光亮处,从箫尾望过去,就会看到,这段竹竿里面的竹节都是被打通了的,而竹竿的内壁是光滑的,打磨过的。

箫这样乐器的结构,就是这样了,简单之至。

关于箫,有几个常见的误会,这里要说一说: 一是“箫”这个字,很多人都会误写成“萧”。

不熟悉的人,写错也就写错了,如果我们学箫的人也写错,就会显得很不认真。记住,箫是竹制品,箫这个字是竹字头。

看到我们拿着箫外出,很多人都会问箫跟笛子的区别,他们往往分不清箫跟笛子。我们可以解释说,笛子是横着吹,且贴有笛膜(笛膜是用鲜芦苇杆内壁的薄衣切成的小块薄膜)助音的乐器, 其声音明亮清脆,常担任乐队的高音部(现代民族乐队也有低音大笛子);而箫是竖吹、不贴膜, 其声音柔润深沉,常担任乐队的中低音部,或作为特色乐器出现。

学吹萧之前,需要了解一下洞箫

图:笛子照片

还有一个很意外的现象,太多的人在看到真实的箫之后,会慨叹于箫的实际长度比他们想象的要长得多,这大概是受了国画中常见的“仕女品箫图”中视觉比例的影响吧。箫的形制历经变迁, 演变到今天,其一般长度在 85cm 左右,与历史上曾经的形制有所不同,是可以理解的。当然, 人们的意外,也跟目前有些制作者为了追求“九节”而把箫的尾巴留得很长不无关系,关于这一点,我们下面会谈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