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道 识道 悟道----7

 温情海洋 2019-06-15

         道家同道教有南北之别,春秋时期老子创立道家,东汉时期张道陵创立道教,道家以道为本,阐明有无,虚实的辩证之理;道教以道为天,宣扬静守抱一,无为长生的思想。

        春秋老子立道家之说,定文化大道于一,一分天下,而道可道,名非名,用则无名万物之宗,有名万物之母,不患有名无名之真,患于私名之巧立。用则弱用,以循于天道,用强则反,反类其犬,悄然若流光,用虚无之理,详解于天道阴阳;时至战国,私利心纷起,假于文化者,若过江之鲫,好长生之帝王,给与假文化者之土壤,实现自己私利,实则歪解道之根本,假于黄老之名,以长生不老为诱惑,混世于私利。而黄老者,道之本,非私利曲解之末,更不单一是个长生,而是大道归一存真之根所在。

       西汉立,只宣扬黄帝之道,不宣扬老子,东汉桓帝好老子,后才宣扬老子,  而后之张道陵借黄老之名,创立道教,道教确立初期思想文化不充分,托道家文化之典籍,强会于道教之源;直到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展才逐步健全,宗教经典,制度,礼仪已经完备。有《三洞经书目录》,分类出道家,道教之分,而道家文化典籍,定于先期,而后时道教典籍,所以明于道教,确立以《太平经》,《上清大洞真经》,《灵宝经》,《黄庭经》为典籍,以崇尚鬼神文化上为寄托,进行的宗教活动,更确切的是一种神仙道。此时道教下文化,是一种虚静,抱一,长生的修行,修心炼性,养气炼丹的内修真功;以后虽分化初不同派别,实则认知不同造成,方向基本一致,既归于一,不需再分为上;同时,因为道教的长生理论,影响了医家的发展,造成后世人认知医家长生守静的错误思想,违背医家以阴阳五行为本的医家大道,后世学者不可不察,方可不陷入后人复哀后人矣的循环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