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妙至极!“涵泳”:鲜为人知的读书方法,充满东方智慧,曾国藩非常推崇

 舒心逢源 2019-06-16

汪钰元作品

Jun.

15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作者 | 李荣东

《论语》里说,孔夫子闻韶乐,激动得“三月不知肉味”,大赞其“尽美矣,又尽善也”;《列子·汤问》中描写战国时卖唱的女子韩娥歌声优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刘鹗在《老残游记》里写听王小五唱书,“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舒服,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些文字描写的,都是听者被“乐味”迷住后的感受。

乐有“乐味”,书也有“书味”。鲁迅小时候读书之所谓之“三味书屋”,什么叫“三味”?古人云,经如米饭,史如肴馔,子如调味之料,是为“三味”。书中之味还远不止于此,值得回味处,皆可谓“有味”。

闻歌、听书求其“味”,读书亦求其“味”。无论是听者还是读者,都期望从音乐中、从书籍中寻找令人回味之处,领略个中妙处。这就是好乐曲百听不倦,好文章百读不厌的道理。

读书之味由何而来?有人讲究情调和氛围,“雪夜闭门读禁书”、“红袖添香夜读书”;有人喜欢和友人探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人讲究下苦功夫,“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而我最喜爱、最推崇的,是古人所说的“涵泳”之道。

“涵泳”一词中,“涵”字的解释是“沉浸”,“泳”自然就是指游于水中。所谓“涵泳”,就是要把读书当作生命的一部分,沉浸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致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他把“涵泳”作为读书的一种重要方法提出。

清代曾国藩的解释更是生动而透彻,他说:“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中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枝,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渤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流’之句,苏轼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者之一快也。

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也就是说,只有反复诵读、细细品味,如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全身心地沉浸书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的确,读书如果不解其中味,囫囵吞枣,又和蛀书虫有什么区别?

书中那丝丝缕缕、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味”,如同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不静心细品,又如何得其味?倘若读书一味求快,便难以品尝其味。而倘若只为应付什么而读,就更索然无味了。只有结合自己的学问造诣,联系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对文章反复咀嚼与思考、推敲与联想、探究与质疑、回味与感悟,才能最终“深得其味”。

“沉浸浓郁,含英咀华”。读书令人练达性灵,使媚俗不再,浮躁不再。无论密邃旧学抑或深沉新知,好书就如同支支利箭,射向读书者心灵的垢陋,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终令读书人脸红心颤,羞愧难言,进而悟得世间道理,冲破世网尘牢、名缰利锁的困扰,心灵为之净化,灵魂为之升华。

读书,若不是沉浸其中,又怎能在书中寻到知识之外、境遇之外、宠辱之外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进入心无羁绊、回归本性的境界?

“读书之味,愈久愈深”。读书入忘我之境,如与哲人智者对话,其情融融,其乐陶陶。读到妙处,如同海水渐退方见石,浓雾散去方见山,此时你领略到的就是真正的“书中之味”。

☀本文选自《秘书工作》,作者:李荣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