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薛宝钗 · 她是天然生性空无的人 | 顾城

 逍遥302 2019-06-16



宝钗屋子一片雪白。她是天然生性空无的人,并不在“找”和“执”中参透看破。她一件件事都做的合适,是因为并无所求。林黛玉敬她妒她,除了姻缘之故以外,更主要的是,这是一个她无能为力的世界。

林黛玉心性之强,达到女儿的顶点。她知道湘云、探春都不如她,至于宝琴,更是视之若无,所以很好;但对于宝钗一直心怀恐惧,这个恐惧是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她无法明白宝钗的心之所在。宝钗生为女儿身,却并无多少女儿性。

林黛玉不会嫉妒袭人,但是她较上了宝钗。真性情之间的关系并不都是友好,经常是非常残酷的。

宝钗的空和宝玉有所不同,她空而无我,她知道生活毫无意义,所以不会执留,也不会为失败而伤心;但是她又知道这就是全部的意义,所以做一点女红,或安慰母亲,照顾别人。她知道空无,却不会像宝玉一样移情于空无,因为她生性平和,空到了无情可移。她永远不会出家,死,或成为神秘主义者,那都是自怜自艾之人的道路。她会生活下去,成为生活本身。

她与生活唯一的不同,是她还看得到虚空和走进虚空的人看见的幻影。也只有她,听清了宝玉最后的不祥之言。

宝钗无妄想,亦无理想,亦不会破灭,又啥都明白,自可过太平日子。

她无求无喜,却一切有度,不是无可奈何的折中,确是一种天然的“合适”。这“合适”的法则举世无例,所以也不拘泥。所做大体是公正,名分上的事情自去做,但也无私。对针尖麦芒的黛玉她意外爱护,赠诗送药。小心眼的人读此多以为是她笼络伎俩,其实不然。宝钗还是知人品性,清浊。她看黛玉倒是较宝玉为重。其实她又何尝看得上宝玉。

薛宝钗根本的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另外一个方面,她的屋子里一片雪白,什么都没有。实际上她是最早悟到这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人了。她不是通过痛苦和思考悟到的,而是天性如此。家里破产,哥哥被抓了,趁有活口,劝她妈妈问问他还欠了别人多少钱,都没钱了,她也无所谓。她是真正无所谓的人,可是她一切事都做,一切都要做的合适。她不求目的,只有合适,这就是中庸之道。

这种合适又很微妙:这个人应对这个事,它合适;他们俩之间这样做合适,它是随机应变的,又是先验的。这个合适蕴涵在她的所有内里外在中间。实际上她根本看不上贾宝玉,但她也无所谓。

她是无所求的人,所以你不能以市俗经验推想她的动机,为什么要什么,她就像“月映万川”,只是现象罢了。

薛宝钗天然的悟,有一事可以说明。贾宝玉早先看戏,鲁智深有句唱词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当即宝玉就落下泪来,黛玉就吃了一惊。宝钗于是说:“坏了,这个人悟了”黛玉说:“哪的事啊,看我问他一问。”黛玉就问了他两句话,宝玉一呆就答不上来,也就不想这件事了。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世界与自己没有关系。那么实际上,宝钗说“坏了”的时候,就已经在前面等着他了。

中国只有两次描画了人间的天国,一个是陶渊明的桃花源,一个是红楼梦的大观园。

在《红楼梦》里,人无论好坏,只论清浊,其中的女儿性恰恰体现了中国人对于人性和谐的最高梦想。男性化的醒悟往往在于领悟自身的虚幻,将人归于天。而女儿是水做的,无须这种领悟,她们是天化的人,自身就是天上无尘的花朵,在显示冥冥之时,上天也不能不欣赏自己的创作。

我认为《红楼梦》之所以这么漂亮,不在于它仅仅是写好了一个什么故事,或表达了哲学观念,而在于它体现出中国精神一个特别美妙的地方。

这个美妙的部分在西方文学里本来是个绝望的部分,就是浮士德说的“真美呵,你停下来吧”,但是就消失了的那个部分。它不停下来,因为执之者失。这时中国就采取一个什么办法呢?——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处相望不相闻。

任万物自生,如天观世。每个生命的美丽都不去驾驭,自现而自隐,自灭而自生。黛玉和宝玉,爱的那么深切,也没有说,我爱你,一点也没有。它就是两个心的显示过程。

 附相关阅读:蒋勋谈冷香丸的隐喻  

《红楼梦》好看,有时候不一定是从文学的角度,一般读者看到第七回,也可能忽然对薛宝钗用的一种药产生了兴趣与好奇,这一味药叫作“冷香丸”。

宝钗生病,在家静养,管家周瑞的老婆去看她,问起这个“病”。宝钗说:从小这病,请多少医生看,吃了多少药,都无效。后来多亏一个和尚,专治无名病症,说是她从娘胎里带了热毒,普通药治不好,就开了一个“海上仙方”,制作了神奇的“冷香丸”。

  药方材料如下:

“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听起来并不难,把这一年春夏秋冬四样花蕊采集全了,要在次年的“春分”这一天晒干,和在药末一处,一起研好。

这只是开头,接着要把这四样花蕊研成的粉末制作成药丸。药粉做成药丸需要水,所以又要采集一年四个节气的雨、露、霜、雪。宝钗的“冷香丸”如此费周章,胎里带来的“热毒”显然不好根治,作者对宝钗身体中天生的“热毒”隐喻甚深了。宝钗是不爱花的,她的母亲薛姨妈亲口说的:“宝丫头怪着呢,她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那么,《红楼梦》的作者是要用四季的花为她治病吗?而且,这四种花都是白的,白是素,白是不艳。宝钗天生的“热毒”是不够素净的心吗?她“热衷”的“毒”又是什么呢?一个少女不爱花,她究竟“爱”什么?

制作丸药的四季之水来自四个节气的雨、露、霜、雪,或许都不是晴日的明亮炫耀。然而,作者隐而又隐的暗喻,是要宝钗的天生“热毒”可以经历一年雨露霜雪的寒凉寂寞吗?宝钗究竟“热衷”什么呢?要让作者煞费苦心为她开立如此繁难的药方?

周瑞的老婆听了这药方之后,“哎呀”一声,觉得太奇异了,这不是整人吗?顺利取得花蕊,顺利在来年春分晒干,再顺利一一有了四个节气的雨、露、霜、雪,这就要耗去三年时间。周瑞老婆说了一句:“倘或雨水这日不下雨,可又怎么着呢?”宝钗告诉她,可巧一两年间花蕊雨水都有了,制作成了龙眼大小的丸药,放在旧瓷坛里,埋在花根底下,发病的时候拿出来吃一丸,“用一钱二分黄柏煎汤送下”。“黄柏”是极苦的一味药,宝钗的病医治的方法不只要“花”,要“雨露霜雪”,还要配上“苦”。

作者虚拟了这样一个药方,太耐人寻味了。冷香丸这一味药方,或许不只是要医治宝钗的“热毒”,也是《红楼梦》作者千思万想要为世人的“热毒”开的一张药方吧。薛宝钗是四大家族薛家的长女,家族是最富有的“皇商”世家。但是父亲早逝,薛姨妈带着她和一个不成材的哥哥薛蟠。家族财势盛大,京城就有好几间大店铺,南方有好几宗买卖在做。老管家还可以依旧例经营撑持,但是,必然要有一个精明干练的主人统筹监督。这个人不会是薛姨妈,也不可能是花天酒地的薛蟠,家业的管理就落在宝钗这一少女的肩膀上。

薛宝钗十五岁上下,跟母亲哥哥进京,是为了“候选”,也就是等待选入皇室做“妃嫔”“才人”“赞善”。这件事后来没有了下文,是宝钗没有选中,还是另有原因,书中没有交代。但是,宝钗极力争取上进,使寡母守住的偌大家业不致中坠,宝钗的工于心计,宝钗的圆滑,宝钗的步步为营,都有蛛丝马迹。宝钗不能依靠寡母,也无法依靠纨绔败家典型的哥哥,她必须依靠自己,她必须要“热衷”于世俗一切名利现实的把握。她的“步步为营”是不容易看出来的,王熙凤的厉害全显露在外,宝钗却内敛圆融,外面看不出“热毒”。作者在第七回安排一帖“冷香丸”的奇幻药方,才点出宝钗内在的“热毒”病根。

《红楼梦》的作者不是刻薄的作家,他不会抓到一个人物的弱点就嘲讽贬抑,极尽挖苦;相反的,《红楼梦》处处悲悯,对最微小卑屈的人物都充满体谅。《红楼梦》的作者是为“众生”写作,看到众生的无可奈何,每个人背负着不同的宿命悲剧,各自还债,各自了结。因此,“冷香丸”若只看作为宝钗一人治“热毒”的药方,或许也局限在“沾沾自喜”的小格局中。“冷香丸”是治众生“热毒”的药,我们自己也都是“众生”,有自己不容易觉察承认的“热毒”。浅显来说,追求名利,追求现世财富权力,都是“热毒”;深入来说,性欲、食欲、贪占有,贪满足,嗔怒抱怨,痴情于爱某人某物不得放手,何尝不是难治的“热毒”?

虽然如此繁难,年终岁余,还真想在来年春分试一试“冷香丸”的制作,自己用,也分享众生。

(摘自《半月选读》,并节选收录于《读者参考》10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