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抚州竹编艺人用万根竹篾丝编出《清明上河图》

 zzm1008图书馆 2019-06-16

走进徐建元位于江西抚州文昌里的竹艺轩,造型各异的竹编生活用具、美不胜收的工艺作品,让人大开眼界,仿佛走进了一家小型竹编博物馆。特别是那幅竹编《清明上河图》更是令人流连忘返。

坚持不懈 执着追梦

徐建元,生于1967年,抚州市临川区罗湖镇良溪村人,七兄妹,父亲是村里颇有声望的赤脚医生。1982年,徐建元面临人生第一次选择——学习一门能够养家糊口的手艺,为今后人生奠定基础。

环顾四周,徐建元发现,村里不少人会编竹席且销售不错,徐建元很快拜一名王姓师傅为师。经过两年刻苦学习,徐建元脱颖而出,不仅技艺精湛,而且拓宽了竹席的销售渠道,带动了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竹席需求与日俱增。徐建元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市场商机,积极联系外地客商,将当地的竹席推销到全国许多地方。县里、镇里不少单位干部职工慕名上门订购,山东、湖北等外省的客商也纷至沓来,徐建元成为村里的大能人。那时村里100来户,就有200多人从事竹席编织。回忆那时的情景,徐建元津津乐道、满脸兴奋。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若干年后,随着机制竹席工艺迅速崛起,以及大量塑料制品取代传统竹木制品,不断挤占传统手工竹席的生存空间,许多手艺人生计维艰,被迫纷纷改行,或外出务工,另谋出路。市场风向突变,徐建元也未能幸免,急剧减少的订单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是随大流改行,还是继续坚守?徐建元一度陷入苦闷彷徨。有一天,徐建元在朋友店里看见一些陶制工艺品,他眼睛一亮,灵感迸发:为何不把竹篾编成工艺品,在危机中寻找生机,在困境中闯出一条新路。

徐建元原本就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他爱琢磨、肯动脑筋。早在师傅身边学徒时,就发现一个古老的竹编工具箱上依稀可辨福禄寿喜图案。这种被称为雨点编织法的工艺,使他十分着迷。经过反复揣摩,多次实践,终于成功编织出这些传统吉祥字样,以及一些花卉图案。有了先前打下的基础,徐建元便集中精力,一门心思在竹编上“绘画”,相继编出《龙凤呈祥》《双喜临门》等竹编作品,颇受顾客青睐,价格也比普通竹编高出好几倍。此后,他还创作出《百福迎奥运图》《五牛图》《虎啸山林》《八仙过海》《云游普渡图》《临川四梦》《毛主席像》《贤游仙台》《八骏图》等精品力作,其中不少作品参加了全省和全国工艺美术展,并获得多项金银铜奖,多件作品被当地博物馆收藏。

呕心沥血 勇攀高峰

艺无止境,贵在创新。虽然佳作迭出,屡获大奖,但徐建元从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他一次次尝试挑战自我,不断刷新竹编艺术新高度。

在大量竹编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竹编巨作《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其场面浩大、气势恢宏、景物繁富、构图严谨、笔法精细,可谓登峰造极、叹为观止。将这样一幅传世名画用传统竹编工艺进行再创作,不仅需要过人的胆识、缜密的构思,更需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这里有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其创作之艰辛:三年时间,其中半年剖篾、两年半编织。耗费150多根精心挑选的竹子,剖出16000多根薄如蝉翼、滑如绸缎的篾丝。画面上,数量庞大、形态各异的人物栩栩如生,城市街巷、房舍城楼、酒肆商铺、庙宇公廨、桥梁船只、树木花草……巨细无遗,生动传神,令人叫绝。

为了完成《清明上河图》,徐建元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即使除夕之夜,他仍把自己关在店里埋头编织。长年的劳累,透支了他的健康。2012年3月,徐建元病倒了。在住院期间,人虽躺在病床上,脑海里却一直浮现着《清明上河图》的万千细节、丰富图案。出院后,徐建元继续沉醉于《清明上河图》的编织,终于一气呵成地完成这幅鸿篇巨制,登上了竹编艺术又一座高峰。此作品长20.13米、宽1.1米,是目前国内最长、最大的竹编《清明上河图》。作品问世后,先后送北京、深圳、开封等地参展,受到广泛好评,并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政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2013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暨“中国(开封)首届艺术展”活动银奖。

时光荏苒。30多年的竹编生涯,徐建元付出了超常的心血和汗水,也收获了许多赞美和荣誉,但他心中仍充满着创造激情。2018年,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竣工,徐建元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文昌里主街区开设了竹艺轩,成为首批入驻文昌里的店铺。谈到为何在文昌里开设竹艺轩,徐建元说:文昌里曾经是临川老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不仅文化昌盛,商业繁荣,而且手工业发达,工匠如云。在这里开设竹艺轩,既能丰富文昌里的非遗文化,也有助于更好地宣传抚州竹编工艺,吸引年轻人加入到竹编队伍中来,让传统工艺活起来。

徐建元说得没错,许多市民和游客在游览文昌里时,正是通过参观竹艺轩里陈列的竹编工艺品,观赏徐建元现场编织,对竹编这一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可喜的是,当地一所高校还将竹艺轩定为学生学习手工艺的实践基地,目前已有多名学生在这里学习竹编工艺,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徐建元还表示,竹编生活用具环保、低碳,希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用竹编制品,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生活更美好。

(稿件原载于2019年6月12日《抚州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