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宽行密株,起垄栽培,行间生草,现代果园建园“三板斧”

 导火线rbwjcppa 2019-06-16

宽行密株,起垄栽培,行间生草,现代果园建园“三板斧”

腾讯新闻

桢禧堂基地的三年生柑橘园

去年12月初第一次到位于广西隆安县丁当镇的桢禧堂基地时,除了“091无核沃柑”给我留下“优势品种”的印象外,还有这个基地的整体规划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宽行密株,起垄栽培,行间生草,一副现代柑橘园的标准模样。

重庆奔象果业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高武告诉我,这个果园是按照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彭良志研究员的规划设计建造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彭良志研究员

一个月后,当我再次来到广西南宁参加桢禧堂基地“091无核沃柑”的开园仪式时,就遇到了这家果园的总设计师彭良志,顺便就聊起了柑橘园的建园方式。

“我这趟在广西转了不少园子,行距最宽的6米,最窄的1.5米,各种各样的套路都有,这个你怎么看?”我先问行距的问题。

“如果是小果园,劳动力跟得上,可以种220株/亩。今年种,第二年亩产2-3吨,先把成本收回来。我们叫‘矮密早丰’,种得矮种得密,早结丰产抢市场。这是一种模式。”彭良志说:

“后期管理要跟上……”

“这种模式后期怎么办?我就担心这个。”没等他说完,我举了当天上午刚去过丁当镇另外一家 “沃柑”园的案例,800亩面积,行距3.5米,株距2.5米。

行距3.5米,株距2.5米的两年生沃柑园

“没事,过两年砍一行就行了,就变成6米的行距了,刚好;反过来隔一株砍一株,变成5*3米也行。”彭良志说:“这种模式是成功的,我们叫计划密植矮密早栽培。成功必须要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第一个劳动力跟得上,第二个舍得砍树。大量实践证明,第一条相对好办,第二条做不到。”

“对!”反正我没见过几家计划密植做得好的果园,都是舍不得。

“所有人都舍不得砍。计划密植隔一棵砍一棵,唉,一看这么好的树反而要砍掉了,差的还要留下来,砍不下去了。”

行距1.5米,株距1米的两年生沃柑园

“那像南宁这样的气候条件,3米的行距你觉得到第几年就需要砍啦?”

“如果你在每年采完果后重剪,不需要砍。”彭良志忽然换了一种说法。

“要多重?”

“每年把大枝条剪掉,保持树冠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3米行距是可以维持的。”彭良志话锋一转,说:“但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因为修剪工作量太大,找不到那么多的劳动力。所以目前全世界流行的模式就是宽行窄株,行距5-6米,株距1-3米。像‘沃柑’行距5米、株距2米是比较合理的,树冠容易控制,行间可以通机器。”

“2米株距以后需不需要间伐?”

“这个以后不需要间伐了。还有看品种、看砧木。枳壳砧的生长慢一点,株距可以在1.8-2米;香橙砧的长势旺,株距可以在2.2-2.5米,不等。”

“生产优质柑橘肯定行距要宽,通风要好,光照要好,人进出要方便,这是起码要求。密植果园很难生产出高档柑橘。”彭良志说。

“起垄栽培主要基于什么考虑?”除了宽行密株,起垄栽培也是现代果园的标配,前几日在来宾海升柑橘园也是相同的模式。

“起垄栽培是目前国内外现代果园普遍接纳的一种建园方式,特别在我们南方多雨天气,这个很重要的,不积水。”彭良志答道。

“另外,起垄栽培后,后期树体的撑果工作量会少很多,它中间高两边低,果挂下来不会拖到地面上来,就不用老去撑枝条。还有,机器打药时在下面行走,往上喷药,柑橘好多虫子都在叶的背面,效果会更好。”

彭良志建议的垄高是40-60厘米,垄面宽2-3米,在行间留出2米以上的机器通道。

“起垄之后基肥有机肥怎么施?”这是我的困惑。

“施到垄下面。第一年根系在垄上面,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全园都布满根系了,施有机肥没有任何的问题,用施肥机直接开沟施到垄下面。”

“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是撒施。”我尝试性地问了一个被绝大多数专家“感冒”的,但却是广大果农最常用的施肥方式。

“有机肥不能撒,磷肥不能撒,利用率很低的,只有尿素能撒。如果是起垄栽培,有机肥根本不用撒施的,开沟机的工作效率很高的。像我们重庆如果人工挖一条施肥沟,要5元一米,还没人给你挖;如果采用机械2毛一米都要不了。”

“那垄上的土壤改良要在建园时就做好?”

“那个在建园时已经改良完了。那么多磷肥和有机肥在下面,不用管它就行了。”

“滴灌和微喷哪个效果好?”除了基肥,现在绝大多数现代果园都采用滴灌或微喷的方式来进行追肥。

“滴灌和微喷我觉得在南方用处都不大,我不太建议用这个玩意,柑橘大树是干不死的,前两年小树还有可能,三年以上是干不死的。”彭良志这个回答让我颇感意外,几乎所有专家都在提倡水肥一体化技术。

“还有肥料的补充啊?”

“滴灌一亩地花一二千元钱,用处不是太大。只有氮肥下得去,很多肥料施不下去的……”

“现在很多水溶肥啊?”我怀疑彭良志说的肥效不好是指普通的复合肥。

“我们做了好多年的试验,滴灌只有氮肥是下去了,磷肥一般下不去的,根系吸引不到。”彭良志肯定地说。

“现在有种有机液肥。”我仍不死心。

“有机液肥也是一样的,大部分土壤的吸附能力很强。”彭良志的回答仍然不留半点回旋余地。

“如果不推荐滴灌,那怎么施肥?”

“施尿素是很快的,一个人一天可以对付100亩左右,就随便丢就好了。”

“复合肥也可以这样?”

“我们不建议使用复合肥,我负责的果园一般很少用复合肥。”彭良志这个回答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那用什么?”

“尿素、硫酸钾加过磷酸钙就可以了,自己配比复合肥便宜多了。”彭良志说:“磷肥一般两三年施一次,要挖沟施;钾肥一年最好二次,至少一次,要挖浅沟施,确实没劳动力撒施问题也不是那么大,钾肥固定能力没磷肥那么大。”

除此之外,彭良志还提倡行间生草和树盘覆除草布的土壤管理模式

“小树一定要弄除草布的,不弄前两年草长得快,小树长不起来。”

彭良志按行距算了一下每亩地需要覆盖的面积:“280平方米, 2元一平方, 560元用三年。如果你要去除草,三年下来哪怕前面加个1,1560元都不够。三年后就不需要防草布了,树下没阳光不长草了。”

“垄间必须要长草的,不长草不行的。”所以,宽行也为打药机,割草机等果园机械留出了通道。

“这些方面如果在建园时就设计好,后面那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如果在建园没设计好,后面所有的问题都会出来。”彭良志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